跳至主要内容

电影资料馆推出放映节目「影以载道──银都作品回顾」(附图)
*****************************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香港电影资料馆(资料馆)六月二十三日至九月二十二日期间举行放映节目「影以载道──银都作品回顾」,选映十六部银都经典作品,分别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及资料馆电影院放映。放映节目为首届「中华文化节」节目之一。

  银都机构及其前身(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凤凰影业公司和新联影业公司)从一九五○年至今制作及出品超过五百部电影,以多角度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变迁。

  开幕电影《父子情》(1981)(4K数码修复版)是新浪潮导演方育平首部电影作品,承继粤语片写实文艺的电影传统,平实细腻地描绘草根阶层家庭的父子情。该片入选第三十一届柏林影展,并荣获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及最佳导演。闭幕电影《彩蝶双飞》(1959)(复刻版)由红线女及马师曾等多位重量级粤剧名伶担纲演出四段折子戏宝,更是名伶白雪仙父亲白驹荣在资料馆馆藏中唯一的影像纪录,弥足珍贵。

  是次选映的银都作品不少以刻划大众生活面貌为题,呈现新旧文化的冲击。《说谎世界》(1950)以四十年代上海为背景,讽刺为金钱尔虞我诈的众生相。《败家仔》(1952)及《儿女经》(1953)均以家庭伦理为题,前者叙述被宠坏儿子在失去家人、朋友和居所后觉悟前非的故事,传递踏实做人、女性自强的正面信息;后者以一对夫妻在友人相助下教好调皮儿女的故事,鼓励父母多关注子女。

  《家家户户》(1954)及《我是一个女人》(1955)以现代女性为题材,前者透过婆媳之间纠纷,带出新旧时代女性的冲突、迷信与科学的矛盾;而在后者观众除了可以体会女性在家庭与事业中的挣扎,亦能欣赏红线女罕有以国语演唱的几首插曲。

  银都亦不乏融入传统艺术和各地风俗的电影。《三看御妹刘金定》(1962)是取材自经典上海越剧剧目的浪漫爱情故事,拍摄手法明快爽朗,巧妙结合越剧和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优点。《金鹰》(1964)是首部在内蒙古实地拍摄的香港电影,充满草原文化色彩和异域风情。

  此外,节目亦搜罗名导演朱石麟、杜琪峯、许鞍华、关锦鹏和张之亮的代表作。朱石麟执导的《中秋月》(1953)、《同命鸳鸯》(1960)和《故园春梦》(1964)分别以现代社会白领、古代状元夫妻和抗战期间的大宅主人,不同时代和阶层的角色同样因为守旧礼俗而遭遇不幸的故事,揭示封建礼教之害。

  杜琪峯首次执导的《碧水寒山夺命金》(1980)(4K数码版),上承古典文学及传统戏剧中常见的侠客题材,片中钟楚红首当女主角,但已散发着明星风采。《书剑恩仇录》(1987)是导演许鞍华至今唯一一部武侠片。电影虽然保留原著武侠与历史并重的精髓,但相对原著对传统道德价值存有质疑和反思。

  《人在纽约》(1990)由关锦鹏执导,汇聚三大影后张艾嘉、张曼玉和斯琴高娃,细腻刻划身在异乡的女性心理。《笼民》(1992)由张之亮执导,平实描写当时基层面对的住屋问题。作品获得第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及最佳男配角四项殊荣。
 
  除《父子情》外,所有放映场次均设映后谈,由粤剧学者阮兆辉教授、陈守仁教授及王胜泉、电影工作者泰迪罗宾和朱嘉宁、电影研究者吴国坤博士、何思颖、曾肇弘、郑政恒、乔奕思及登徒主讲。

  《败家仔》、《儿女经》、《中秋月》、《家家户户》、《我是一个女人》及《笼民》不设字幕;《彩蝶双飞》设中文字幕;其余影片设中、英文字幕。《笼民》被列为三级影片,只准十八岁或以上人士观看。

  票价四十五元,五月二十四日起于城市售票网(www.urbtix.hk)发售,电话购票请致电3166 1288。凡购买六张不同场次门票的人士,可报名参加导赏团,参观西贡坑口清水湾电影制片厂,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报名方法及详情将在资料馆网页(www.filmarchive.gov.hk)公布。

  有关节目详情,请致电2739 2139或浏览资料馆网页www.filmarchive.gov.hk/tc/web/hkfa/2024/silver/pe-event-2024-silver.html

  「中华文化节」由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呈献、康文署及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策划,旨在加强市民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以及培养国民身分认同和文化自信。首届「中华文化节」将于六月至九月期间举行,透过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表演艺术项目和延伸活动,包括「中国戏曲节」精选剧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肯定的本地优秀作品、文艺组织演出、电影放映、展览和讲座等,让广大市民和旅客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藉以弘扬中华文化,推广爱国主义教育,为「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作出贡献。详情可浏览www.ccf.gov.hk

  康文署一直积极推广中国历史和文化,透过举办多元化的节目和活动,让市民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想获得更多资讯,请浏览网页www.lcsd.gov.hk/tc/ccpo/index.html
 
2024年5月20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5时00分
即日新闻  

图片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电影资料馆六月二十三日至九月二十二日期间举行放映节目「影以载道──银都作品回顾」,选映十六部银都经典作品。放映节目为首届「中华文化节」节目之一。图示《父子情》(1981)剧照。(鸣谢银都机构有限公司授权使用)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电影资料馆六月二十三日至九月二十二日期间举行放映节目「影以载道──银都作品回顾」,选映十六部银都经典作品。放映节目为首届「中华文化节」节目之一。图示《彩蝶双飞》(1959)剧照。(鸣谢银都机构有限公司授权使用)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电影资料馆六月二十三日至九月二十二日期间举行放映节目「影以载道──银都作品回顾」,选映十六部银都经典作品。放映节目为首届「中华文化节」节目之一。图示《家家户户》(1954)剧照。(鸣谢银都机构有限公司授权使用)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电影资料馆六月二十三日至九月二十二日期间举行放映节目「影以载道──银都作品回顾」,选映十六部银都经典作品。放映节目为首届「中华文化节」节目之一。图示《故园春梦》(1964)剧照。(鸣谢银都机构有限公司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