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教育局局长就「全面落实正向教育,缔造幸福校园」议员议案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主席∶
感谢朱国强议员提出的议案,郭玲丽议员的修正议案,以及各位议员提供的宝贵意见。
我们完全同意全面落实正向教育,增加校园幸福感是非常重要,并且经已采取多元措施,但并不认同增拨资源就能够达至目标。
教育局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致力为他们缔造幸福的校园生活,开拓多元出路。政府每年投放大量资源,不断优化学校教育及校园环境,加强家校合作,为学校减负增能,支援教师全方位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启发多元潜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每一位同学都得到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活出丰盛人生,共建美好的社会。但是,正向教育的落实,幸福校园的缔造,不能够单靠增加资源,需要不同持份者共同努力,珍惜、善用珍贵的教育资源,让不同的政策措施发挥协同效应,才能全方位支援学生成长。
未来,教育局会加强与不同持份者、部门和专业的协作,并分别从学校、教学、家庭以及跨界别协作等层面,支援学校正向教育,为孩子缔造理想的成长环境。只有大家共同守护教育初心,才能防止扭曲、违反教育初衷的行为,以及一些危及学童健康成长的做法。
在学校层面,我们重点从学生正向思维的培养、作息考测安排的调适,以及辅导服务的加强等三方面推进。
有关培养学生精神健康,心理学家指出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而意义与价值观的关系非常密切,正如刚才李浩然议员分享了价值观教育系统。为此教育局特别重视正向价值观的建立,亦一如既往以多重进路,支援学校结合课堂内外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正面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现时,学校通过结合学科及全方位学习活动,通过校本生命教育课、德育课、班主任课、早会或学生成长计划等,推行正向教育;同时我们亦容许学校结合宗教科的学习或活动,增润价值观教育,以提升学生的抗逆能力和生命质素。
多位议员关注学童轻生的问题。众所周知,学生的精神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人(如遗传、思想模式、性格)、人际关系(如家庭、朋辈)、社区(如居住环境),以及社会医疗(如社会制度及文化)等影响。这些个人、人际及社会文化因素相互影响和渗透,成为学童精神健康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教育局一直与学校及持份者保持沟通,协助学校增加与学生精神健康相关的保护因素,例如建设和谐校园、确立正向思维教育、加强家校合作;又减少危险因素,例如非常重视校园欺凌事件、反歧视。我们鼓励学校与校本心理学家、辅导人员、学校社工和家长协作,并适时与社会福利署(社署)、学校联络主任等加强联系,强化「普及性」、「选择性」和「针对性」三个层面的策略与措施,促进学生的精神健康,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学生。
至于收集学生怀疑自杀个案数字,由于企图自杀者和家长多数不愿意主动向学校报告他们的敏感情况,基于尊重学生私隐,学校收集的数字或会与警方处理个案所得的数字不一。但必须强调的是,教育局与学校一直积极为已知的企图自杀同学提供协助,并且通过跨部门协作,及时适切介入,密切观察同学的表现,提供即时支援。对于有议员错误解读为教育局回避问题,我们十分遗憾。
而在教育局持续开发优质多元的学教资源方面,我们亦通过「生活事件」教案、短片、漫画和动画,资源套等,支援学校教学,丰富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的精神健康素养。我们亦同时强调让每个学生明白学习不是「考第一」才有意义,成绩不等于一个人的价值;生活不一定如意、完美,逆境不会永远存在。每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抗逆力是需要经过磨练,之后生命质素会有所提升。
学校亦可运用我们提供的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结合主题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体验和服务,引导同学关怀弱势,做好生涯规划,学会感恩珍惜,爱护生命,鼓励他们身体力行,贡献社会,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建立正向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
至于检视测考、功课及学生休息的安排方面,教育局一直强调家课的质比量更为重要。学校应该推行适切的课业政策,善用多元化及有效益的课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避免过量、无意义和机械式的抄写或操练。布置家课应有整体协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休息和个人成长空间。但是「一刀切」以时间作为硬指标,不但抹煞教师的专业,亦不利照顾学习差异。二○二二年公布的《小学教育课程指引》(试行版)内,强调学生身心健康均衡发展的重要性,提醒学校应该持续审视校本评估及课业政策,包括:检讨评估课业的数量和频次,探讨以其他的评估模式代替传统的纸笔评估,减少默书和测考次数,取消个别年级的学期考试,建议小一上学期应以多元评估代替测验和考试,为学生创造全人发展空间。
另外,教育局亦于二○二三年十一月发函,呼吁所有中小学审视学生的功课量,以及学校的测考和评估安排,以务实及专业的态度,按学生能力和需要调整,确保同学有足够的作息时间,有空间进行有益身心的活动,纾缓压力。同时,建议学校认真检视上课的时间表,确保学生在校内有充足的休息及放松时间,同时引导他们建立恒常运动和健康生活的习惯,让他们可以多与同学进行互动,增强联系感和归属感。
在加强学生辅导服务方面,我们非常重视预防胜于治疗,鼓励学校采用「全校参与」的训辅模式,推动跨界别专业协作,包括教师、学校社工和校本教育心理学家,为学生提供全面而广泛的辅导服务。另外,我们亦协助学校缔造和谐的学校环境,加强预防及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我们发出清晰的指引,提醒学校需要订定校本反欺凌政策,认真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以教育、辅导和保护学生作为出发点,即时介入、调停,深入调查及跟进,并为学生进行辅导和教育工作。教育局鼓励学校建构关爱校园文化;持续为学校举办学生成长计划及活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推出防止校园欺凌资源套,推广「和谐校园—反欺凌」运动,支援学校深化反欺凌工作。
不少议员都指出,教师在落实正向教育是关键因素。在教师层面,我们从加强教师培训和提升教师精神健康两方面优化工作。
在加强教师培训方面,我们除了在教师培训中加入正向教育元素,亦为了加强教师及早识别和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学生,教育局每年为教师开办60小时专题课程的「守门人」训练,又于二○二三年十二月为中学举办教师「守门人」网上课程,分享自杀行为和警告信号,以及如何回应自杀征兆。在二○二三/二四学年,为教师和学校辅导人员额外提供40多个工作坊,聚焦提升他们在照顾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提升专业能量。
至于教师的精神健康方面,我们特别设有「教师阳光专线」,为教师提供电话辅导及适切的支援服务;通过专业辅导服务、面谈和安排专业人士跟进有关个案,帮助有需要的教师。另外,亦为教师及校长举办压力管理和各类促进身心健康的课程,协助教师放松身心,纾缓压力。由二○二三/二四学年起,我们亦每年委托非政府机构,为教师举办有关身心健康的工作坊和网上课程。
另外,多位议员提出家长管教、家长教育、亲子关系的重要。在家长教育方面,我们主要通过组织家长培训,以及额外拨款,支援家校合作,提升家长身心健康,促进亲子良好关系。
在家庭支援和家校合作方面,教育局大力推动学校成立家长教师会(家教会),以加强家校合作。同时亦为家教会提供不同资助,推动家长教育。定期举办「『家』多点守护家长工作坊」,为家长进行「守门人」训练,工作坊的场次更不断增加。由二○二二/二三学年开始,为家长推出「守门人」网上工作坊,方便家长随时随地学习。为加强家长对子女的支援,我们与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家校会)、十八区家长教师会联会和各区地区校长联会合作,举办学生精神健康的网上实体混合模式的家长讲座,全面推广家长教育。另外,教育局亦持续制作与学生精神健康相关的家长教育影片,上载至「校园‧好精神」及「家长智NET」网站,方便家长浏览学习。
在提升家长的身心健康方面,我们知道要培养积极正向的孩子,家长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为学校及家校会提供「一笔过家长教育津贴」及「家长学生.好精神一笔过津贴」,协助学校举办各种推广学生及家长精神健康相关的家校合作活动、家长教育课程、亲子活动和家长讲座,建立正向的家庭文化,改善管教技巧,提升家长的身心健康。
有关跨界别协作方面,我们有不同专业人员提供全面的学生辅导及支援服务,亦持续通过不同平台,加强与不同政府部门及社区其他持份者合作,为学生提供跨专业及跨界别的支援。我们与卫生署合作推动「全校园健康计划」;亦联同医务卫生局、医院管理局及社署推出「医教社同心协作计划」,在参与学校成立跨专业团队,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学生提供跨专业的支援服务;与禁毒处推广校本禁毒教育项目「健康校园计划」;与警务处透过「警察学校联络计划」,于各区举行防罪讲座及多元化青少年活动,提高他们的守法意识,并宣传包括预防校园和网络欺凌的信息;与青年发展委员会协作,推动青年正向思维,全方位培养他们的正确价值观。
主席,我感谢各位议员对正向教育和正向校园文化的关注,亦特别感谢多位议员实事求是,对问题作客观深入、实证为本的分析,提出实际可行的建议。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幸福的秘密并不在寻求更多的资源,而在拥有享受有限资源的能力。」与各位发言的议员的看法一样,我们相信要全面落实正向教育,提升学生的幸福感,需要不同持份者同心协力。政府提供资源订定政策,不断检视优化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但是正如刚才朱国强议员问,教育局做了那么多,为什么仍然有这么多学生不开心。我相信刚才的辩论中,大家亦清楚看到问题的答案。其实需要多方共同合作,学校领导层有效管理,善用资源,全体教职员团队的专业和热诚投入,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想,才能营造幸福的校园氛围,全面落实正向教育。在未来的日子,教育局会继续与不同持份者及相关机构和部门加强沟通合作,与学校齐心协力,强化正向教育,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以回应数码虚拟世界、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等的时代挑战,培养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爱国爱家的终身学习者,为建设美好香港和我们的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我谨此陈辞。多谢主席。
完
2024年3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9时32分
香港时间19时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