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九题:香港发展的定位
*************
  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谢伟俊议员的提问和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有内地政治学者早前在一个粤港澳大湾区研讨会上,警示香港正「快速孤岛化」。香港大学首席副校长暨经济学讲座教授近日接受报章专访时亦表示,香港既有产业都面对困难,甚至在垂死中。另一方面,有意见认为,本月中国与新加坡实施30天互免签证新安排(新安排),便利国内人才、资金到新加坡旅游、置业及投资,变相增强及利好新加坡相对本港的竞争优势。有时事评论员更指,新安排只是第一步,让新加坡成为另一集资窗口取代香港,才是北京的战略目标。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有意见指出,西方多国已将香港视为「大陆城市」,国内城市又视本港为竞争对手,香港面对「内外交煎」,当局如何寻找发展方向;
 
(二)因应有专家意见指,以往政府官员常挂于齿的四大支柱产业已相继「陷落」,不惜工本投资的创科产业又未见明显经济回报,面对被指为「垂死中」的既有产业,政府如何去芜存菁,善用日渐紧绌的公帑作适当投资,为库房带来回报;及
 
(三)鉴于有市民关注,现时内地居民来港受签证限制,反而新安排容许内地居民免签证入境新加坡30天,当局有否研究新安排可能对本港造成的旅游、商贸、投资等经济负面影响,从而向中央反映及了解原委?
 
答覆:
 
主席:
 
  近年环球政经局势不稳,世界经济面临多重风险。尽管香港作为一个细小开放型的经济体,当前面对不少挑战,但基于香港稳健的基础以及祖国作为我们强大的后盾,我们仍能保持活力和韧性。政府积极巩固香港自身优势,寻求多元经济发展,着力提高治理水平,加上在「一国两制」下,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香港仍然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国际城市。
 
  政府欢迎各界就如何推动香港未来繁荣发展建言良策,并会小心聆听和研究,但对于一些过于悲观的言论,我们未能同意并须直斥其非。
 
  就提问的各部分,现回覆如下:
 
(一)及(二)「一国两制」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基石,也是推进香港向前发展的定海神针。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拥有健全的法律和金融体系,奉行简单税制及低税率,与全球紧密连系。对企业而言,香港是一个充满活力、安全、可靠且便利的营商之地。过去十年,香港一直位居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前七位。此外,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在二○二二年,香港是外來直接投资流入金额全球第四大的经济体。以上数字充分反映了国际社会对香港的肯定。
 
  为使香港能更好发挥独特优势,政府在二○二二年年底成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督导组),加强顶层统筹领导,宏观推进和督导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工作。督导组由行政长官亲自担任组长,主动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以及加强与内地不同区域的合作,为香港注入源源不绝的发展动能。
                       
  香港与内地省市的关系唇齿相依,透过合作优势互补,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现时,政府与北京、广东、深圳、上海、福建、四川、湖北、重庆及泛珠三角地区建立了区域合作机制。我们会持续深化与内地省市的合作,在现有合作平台推展更多项目,以及研究开拓新平台,积极用好香港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香港作为大湾区内最国际化的城市,会担起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重要功能,积极推进大湾区建设。政府会继续与中央相关部委保持紧密联系,并与粤澳两地政府优势互补,积极寻求更多政策创新和突破,致力促进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主要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为有意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的港人港企创造更大的机遇,同时加强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
                       
  外围环境存在不少变数,但环球经济重心东移,香港将继续从中获益。在国际新形势下,内地和海外企业积极开拓亚洲市场,物色地方设置地区总部,而香港是世界上唯一汇集中国优势和国际优势于一身的世界级城市、连接内地与世界的桥梁,更是海外企业进入内地庞大市场和内地企业走向国际的跳板,属内地和海外企业进驻的不二之选。随着内地经济稳步增长,香港可以更好地发挥「引进来、走出去」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发掘更多新方向和新机遇。
 
「八大中心」及「四大支柱」
 
  我们会继续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继续巩固和加强「十四五」规划下香港作为八个重点领域的发展中心的建设,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以及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确保香港的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发展。
 
  金融、旅游、贸易及物流和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是香港的四大支柱行业。按政府统计处的最新数字,四个主要行业在二○二二年为香港经济带来15,388亿元的增加价值,占本地生产总值56.3%,并雇用1 448 400人,为总就业人数约四成。
 
金融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金融市场的资金池充裕,产品和服务多元全面,投资者权益备受保障,法规有效透明,符合国际标准,能满足投资者及企业的不同需求。香港是环球主要上市平台,是全球领先的生物科技集资中心之一。香港亦是亚洲第二大的国际银行枢纽,保险密度为全球第二,全球100大银行中的73间和全球20家顶尖保险公司中的11家,皆在香港营运。以安排亚洲机构向国际发行的债券计算,香港连续七年居世界第一,二○二二年透过香港安排的发行量占市场约三分之一。资产及财富管理方面,香港行业二○二二年年底的管理资产总额近四万亿美元,为亚洲最大对冲基金基地以及亚洲第二大私募基金中心。香港并拥有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处理全球约75%的人民币结算。
 
  政府会继续加强金融市场体量和推动相关行业的多元发展,巩固股票市场竞争力、扩大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推展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支持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加快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发展。
 
旅游
          
  跨境旅游于二○二三年二月开始复常,在政府和业界共同努力下,去年的旅客达3 400万人次,远超去年年初估计的2 580万人次。政府一直积极推动香港旅游业长远稳健发展,早前成立了高层次旅游业策略委员会以吸取相关业界的意见,引领香港旅游业提速朝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推动盛事经济发展,政府会争取更多国际级大型盛事落户香港,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市民对盛事的认知;亦会积极推广特色主题旅游,为旅客提供更丰富且更具深度和质素的旅游体验。
 
  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根据《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下的四大长远发展策略,包括开拓多元化的客源市场,集中吸引高增值过夜旅客来港;培育及拓展具本港及国际特色的旅游产品及项目,包括文化、古迹、绿色及创意旅游,并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会议展览旅游目的地、地区邮轮枢纽及亚洲盛事之都的地位;推动智慧旅游;及提升旅游业服务质素,检视及更新相关项目和措施,制订《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巩固香港作为国际旅游枢纽的地位,成为世界级的首选旅游目的地。
 
贸易及物流
 
  香港拥有高度国际化的营商优势,在国际贸易中举足轻重。在二○二二年,香港商品贸易总额达94,591亿港元,全球排名第10。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一如既往支持香港提升国际贸易中心地位,完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同时支持香港参与、助力国家全面开放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功能平台;并支持香港与各国各地区开展交流合作。
 
  政府会继续积极拓展一个更稳定、开放、共融、互利及按多边贸易标准的国际经贸环境,强化作为国际循环下国家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连接平台以及「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尤其是连系大湾区和东南亚国家联盟,促进内地和区内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商贸往来,并为国家贸易活动走向更开放、更国际化作出贡献。
 
  凭借完善的海陆空运输网络,香港成为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为巩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地位,香港机场管理局与东莞共同推展「海空货物联运」模式,并于二○二三年下半年与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合作达成于香港国际机场发展新枢纽中心的协议。
 
  航运和物流方面,政府于去年先后公布《现代物流发展行动纲领》和《海运及港口发展策略行动纲领》,制定策略和行动措施,以支持海运和物流业的发展。其中,政府于今年一月推出「智慧及绿色物流专业培训计划」及「物流推广资助计划」,以加强物流业的人才发展和推广工作;并于今年二月优化「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资助先导计划」,协助业界把握智慧物流和电商业务的商机。我们亦会于今年起定期推出共四幅物流用地,以满足业界对物流用地的需求。政府将继续有序推进落实两个行动纲领,巩固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枢纽地位。
 
专业服务
 
  至于专业服务方面,政府于二○一六年成立两亿元的「专业服务协进支援计划」(支援计划),资助本港专业服务界与境外地方(包括内地)的交流、推广及提升专业服务水平的项目,推动本港专业服务对外推广的工作和提升其对外竞争力和专业服务水平。支援计划成立至今共资助超过100个项目,涉及总额达7,100万元。
 
  另外,为鼓励本港专业服务业界在新冠疫情稳定后加强向境外市场推广香港的竞争优势和专业服务,政府在支援计划下预留5,000万元,成立「专业人士参与活动津贴计划」(津贴计划),资助本港主要专业团体参加由政府及香港贸易发展局举办的相关活动。至今已有九个津贴计划活动获批,出访地方包括英美、东南亚以及多个内地城市,超过200位本地专业人士参加,涉及津贴总额约200万元。
 
推动创科发展
 
  推动创科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方向。近年,政府投放了不少资源聚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生物科技、医疗科学、先进制造业和新材料、金融科技等范畴。我们会继续努力以产业导向的策略,加速优势范畴的发展,为香港建立更蓬勃的创科生态,力求引领香港实现国际创科中心的愿景。
 
  政府正积极规划及开拓新土地和设施,为创科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当中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可以汇聚两地创科人才及技术,配合先进基础建设与顶尖科研设施,为企业创造无限商机,助力经济发展。港深创科园第一期第一批次首三座大楼,将于今年年底陆续落成。港深创科园公司正积极进行招商推广工作,以吸引优秀创科企业落户。第一批次其余五座大楼亦会尽快兴建。
 
  连同河套区港深创科园,新田科技城将提供约300公顷创科用地,可容纳700万平方米的总楼面面积,相当于17个香港科学园,将成为创科发展集群的枢纽,助力香港实现「南金融、北创科」的新产业布局。创科发展的前景将会无可限量。
 
「抢企业」、「抢人才」
                            
  推动产业发展需要企业和人才。政府在巩固香港自身优势的同时,积极推出「抢企业」、「抢人才」策略,大力吸引重点企业、世界各地人才和资金来港。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自二○二二年年底成立以来,已接触超过200家重点企业;近30间内地或海外重点企业已经或准备落户香港,或扩展其在港营运的规模。这些企业未来数年预计会在香港合共投资超过300亿元,创造超过10 000个就业机会,对香港带来实际的经济和社会裨益。
 
  另一方面,投资推广署在二○二三年已协助382间内地及海外企业在本港开设和扩展业务,比去年的300间增长27%。这些企业主要来自内地、英国、美国和新加坡,涵盖各行各业,其中主要来自财经金融和金融科技、创新及科技、专业服务等行业,反映了香港作为国际商业中心,对企业充满吸引力。
 
  人才方面,政府在二○二二年底起推出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招揽世界各地的人才,包括推出专门吸纳高收入人才和顶尖大学毕业生来港发展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等。各项措施自推出以来反应良好,截至今年一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申请数目累计已超过24万宗,而去年整年的申请数目是二○二二年收到的接近四倍,足见香港对全球人才具吸引力。政府会继续积极吸引世界各地多元人才落户香港,为香港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22条第4款:「中国其他地区的人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须办理批准手续」。内地居民因不同原因来港,须取得由有关内地公安机关所签发的证件和签注。政府一直与中央政府就不同来港政策保持沟通。 
 
  旅游方面,「个人游」计划自二○○三年七月起,按《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主体文件实施。计划发展至今,共有49个指定内地城市的合资格居民可申请「个人游」签注,以个人身分访港。
   
  来港作商务访问的内地居民,可向内地公安机关申请签发「商务签注」。「商务签注」的有效期由三个月至一年不等,可以一次或多次进出香港。
 
  政府一直密切留意各项措施的推行情况,适时检讨成效,并在有需要时作出适当调整。举例来说,政府一直关注和评估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的能力,范畴包括口岸处理能力、旅游设施容量、酒店接待能力、公共交通网络载客能力、社会民生影响及经济影响等方面。
 
  随着各项大型跨境基建、旅游设施、酒店及公共交通网络等在过去几年相继落成和优化,香港的旅客承载能力有所提升,政府有信心为更多来自不同客源地的旅客提供丰富多彩的优质旅游体验。另外,自从旅游业监管机构──旅游业监管局于二○二二年九月全面运作,透过发牌及监管制度并持续监察旅行团的运作情况和管理,旅行团旅客的活动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已减少。
                            
  政府会继续与内地相关部委保持沟通,有序优化「个人游」计划,为内地旅客提供更便捷灵活的方式访港和更丰富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游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政府已于二○二四年二月二十三日公布,中央政府积极回应进一步扩展「个人游」计划适用城市至陕西省西安市和山东省青岛市,措施由二○二四年三月六日起生效。
 
2024年2月2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6时50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