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教育局局长出席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大学领导论坛」专题演讲(附图)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今日(一月三十日)在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大学领导论坛」有关「院校的管治与校董的角色」的专题演讲:
   
雷添良主席(教资会主席)、黄玉山教授(研究资助局主席)、各位校董会主席、各位校长、各位嘉宾、各位校董、各位高教界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出席今日的论坛,与大家一起分享在「由治及兴」下的院校管治,以及特区政府对大学领袖的期望。这个论坛因为疫情停办几年,期间科技高速发展,世界大局急速变化,香港高等教育在当中经历了不少考验。我在此感谢UGC(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组织今日的活动,让大家集思广益,探讨院校的管治与校董的角色,凝聚共识,一起推动香港高校更高质量发展,回应社会的关注和时代变迁。
   
  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龙头,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国家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全球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建设一流大学,培育一流人才,是塑造未来的关键力量。目前,香港已进入「由治及兴」的阶段,人才培育,关系香港未来,关系「一国两制」行稳致远。行政长官在二○二三年《施政报告》提出:建设香港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未来人才摇篮」,以增强香港发展动能,贡献国家发展。人才的储备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支撑香港创新科技等范畴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校董会的领导力,是良好管治的关键。
   
  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对教育的投资,香港高等教育的质素更是享誉全球,目前是全球唯一拥有五所百强大学的城市。高等教育的出色表现,原因很多,最近外访,与国外高等教育界朋友交流时,他们都非常羡慕香港的大学有政府在财政上的大力支持;有稳定的发展环境、汇聚不少精英人才来港升学和进行研究;在《基本法》保障下,院校享有学术自由,在管治上高度自主;专家治校、自由开放都是香港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
   
  「创业难,守业更难。」香港高等教育的每一个成就,都是点滴积累,得来不易。要奠定扎实的基础,维持院校健康蓬勃发展,进一步建设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良好的管治是关键。有良好的管治,我们的高等教育才能发挥院校自主和学术自由的威力;有良好的管治,才能贯彻落实大学办学的愿景和使命;有良好的管治,才能善用资源,汇聚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科;而良好的管治,根本在校董会发挥作用。
   
  校董会是大学管治的最高权力架构,负责审视大学发展的方向、策略,重要决策,对院校发展至关重要,由来自不同背景和专业的校内外成员组成,代表社会不同持份者,监察、促进和支持大学发展,向社会问责。同时,担当大学与不同持份者间的桥梁角色,把社会对大学的期望、要求向学校管理层和教职员反映,确保大学按照使命良好运作。
   
  如果校董会成员没有好好履行责任,不单会影响院校发展,更会破坏社会对大学管治的信心,动摇大学的根基。面对全球激烈的竞争,香港高等教育慢进亦是退,丁点的分裂和内耗,都将对大学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过去几年,院校的管治经历不少考验,但实践证明,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各司其职,就能求同存异,引领大学向更优质迈进,走在时代和世界的前端,更好地为建设美好香港和中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特区政府将继续支持院校发展,支持院校优化管治,发挥香港高等教育的优势。我呼吁每一位校董会成员,体现问责精神,从以下三方面积极配合,推动院校优化管治,促进院校发展。
   
  一、完善治理体系

  根据《基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条:「各类院校均可保留其自主性并享有学术自由。」大学在学术和管理,包括课程设计、学术水平、收生标准、学位颁授、委聘教职员乃至内部资源分配等,都享有自主权。高度自主之所以可行,是建基于社会对大学管治的高度信任,而要赢得社会以及院校内外持份者的信任,靠的是每一位成员尽忠职守,高度问责,以及院校的良好管治。
   
  高度多元化是香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多元化体现在不同的人才汇聚,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更体现在院校治理体系的建设。香港每一所公营大学,因应其不同的成立背景和目标,订定自身的法例,规管院校,确保运作配合大学的背景、目标和办学方针,照顾学生多元学习需要,以及有效回应社会期望。
   
  据教资会《宋达能报告》:大学应以「切合所需」为原则,检视校董会的组成架构,其后,教资会又针对院校管治发表了《香港教资会资助高等教育院校的管治》报告,鼓励院校参考报告提出的原则,以及参照国际及本地的良好做法,与时并进,适时检视院校管治。近年,不少院校因应实际,就过时落伍的条文提出修订,精简校董会架构,引入更多社会贤能等,持续优化治理体系,体现问责自主,精益求精的精神,赢得公众和社会的肯定。
   
  同时,特区政府亦就支持院校提高治理水平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包括在二○一九年引入《大学问责协议》,配合大学三年期规划,因应需要更新,确保高等院校资源分配,人才培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事实上,院校管治的挑战日新月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院校发展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心怀「国之大者」,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完善「治理体系」是院校持续发展的一部分,校董会有责任不断检视、整合、优化,以至革新院校管治框架,确保管治有方。
   
  在此,我感谢大家为优化院校管治付出的努力与贡献,同时,我亦呼吁各位校董会成员,发挥院校领导的角色与作用,全力支持校董会的工作,促进院校健康发展。

  二、提高治理能力

  校董会是具领导地位和权责的法定管治实体,是院校最高管治及行政机构,对院校的整体方针、策略、人事任命及财务管理等拥有决策权。校董会的治理能力直接影响大学的发展。院校的治理主要靠领导和团队的集体能力,因此,良好的管治有赖校董会主席,以及所有校董会成员,团结一致,齐心合力,做好「当家人」的角色,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认真无私地履行职责。促进大学校董会和大学管理团队加强沟通,彼此了解,互相尊重,分工合作。
   
  中央港澳办夏宝龙主任谈到香港良政善治时指出:「爱国爱港力量要实现大团结,大家要海纳百川,抛开『门户之见』,善于团结协作,遇事多沟通、多交流、多谅解、多补台,容人、容言、容事。」在目前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领导团队应谨记「和气致祥,乖气致异」。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应用到院校的管治,校董会成员要以广阔胸襟,求同存异,包容共济,协力贡献院校发展。
   
  事实上,校董会成员都是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热心服务,有使命担当,出任公职,以自身专长和专业,贡献院校发展。除了日常在校董会会议积极进言和投入之外,我也见证不少校董非常努力认真,在校董会会议外,寻求合适机会,认真了解院校发展的历史、目标和方向,以及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与大学管理团队及不同持份者协力同心,主动关心支持大学发展,以自身专业增强校董会的治理能力。

  三、提升治理成效
   
  院校的治理成效,体现在对教育目标的落实以及资源的善用上。行政长官提出建设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通过推动大学扩容提质,吸引更多不同地方的人才来港留学,打造更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生态,提高院校治理效能,增强香港发展动能。
   
  现届政府强调「以结果为目标」,通过订立不同指标,包括KPI(关键绩效指标),监督施政进度和成效,定期检讨,适时改进。教资会两份报告开宗明义:大学每年接受庞大的公帑资助,目前三年期的经常性补助金达632亿元,所以,大学必须要有一套高效问责的制度,确保公帑用得其所。在提升院校管治效能上,财务管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大学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在教学、科研及履行社会责任上,做出好成绩,回应社会期望。
   
  因此,教资会通过《大学问责协议》,订明大学妥善运用拨款须遵守的原则及须负上的责任,明确列出约二十多项表现指标,再加上由院校自行制定的十多项表现指标,客观全面地评估大学的表现,并将评估结果与大学拨款挂钩,以体现院校问责精神,提升管治效能。
   
  最重要的是大学校董会必须以大局观,规划和推进院校发展,在竞争进步的同时,积极推动跨院校协作和跨界别交流,发展协同效应,共同面对全球人才和科技的竞争,人文和道德价值建设的挑战,提升院校治理效能,善作善成。
   
  总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国家高速发展,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高等院校任重道远。而推动院校完善治理体系,增强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效能,有赖各位校董会成员团结一致。今日的论坛,只是开始,院校的良好管治,需要大家持续的努力与不断自我完善。藉此机会,我感谢UGC举办今日的论坛,感谢各位分享嘉宾,另外要感谢在座各位校董会成员你们的无私付出。最后,我祝愿今日的论坛圆满成功!

     Since there are some non-Chinese speakers attending the forum, please allow me to briefly summarise my speech in English.

     The Chief Executive stated in the 2023 Policy Address, we would develop Hong Kong into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ub and cultivate talent for future development. With the immense opportunities ahead, university leaders must work together to strengthen institutional governance to better fulfil their missions and achieve this goal together. To this end, I call on everyone to support us from three aspects: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system, optimising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and enhancing governance efficacy.

     First,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system. Article 137 of the Basic Law states tha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of all kinds may retain their autonomy and enjoy academic freedom. Institutional autonomy is built on trust, which is based on responsibility embodied in governance. Since the UGC published the Sutherland Report, the universities' legislative amendments have all been passed to reform their council composition. Launched in 2019, the University Accountability Agreement (UAA) was renewed in 2022. Both instances mark our key milestones in governance system enhancement. Looking forward, university councils must continue to review, consolidate, enhance, and reform their institutional governance frameworks to ensure effective governance and respond to evolving societal expectations.

     Second, optimising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it depends on leadership and teamwork to achieve synergy. University councils are statutory governance bodies with leadership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University council members must have a strong sense of commitment and be visionary in discharging their important roles. Members of university leadership teams should also clearly delineate their respective responsibilities and show mutual respect to other members, demonstrating a strong sense of solidarity and embrace diversity when working together.

     Third, enhancing governance efficacy, the UGC-funded universities receive a huge amount of public funding every year with recurrent funding of over $63 billion in the current triennium. It is thus imperative for the universities to put in place an efficient and accountable system to ensure effective use of resources in teaching, research and fulfillm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n this regard, UGC has contributed tremendously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UAA, which is our key instrument that connects performance, accountability and funding. In essence, good governance implies embodying the spirit of accountability.

     In closing, let us be fully aware of the significant role that our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may play in realising national strategies and local policies. All in all, with their exemplary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we should treasure the UGC-funded universities and devote ourselves to their continual success. I look forward to the staunch support from all of you in striving for good institutional governance, thereby propelling Hong Kong's development as we advance from stability to prosperity. Once again, may I thank the UGC for organising this meaningful event today, and I wish you all a fruitful afternoon.
 
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9时30分
即日新闻  

图片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今日(一月三十日)在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举办的「大学领导论坛」致辞。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和教育局常任秘书长李美嫦今日(一月三十日)出席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举办的「大学领导论坛」。图示蔡若莲博士(第一行中)和李美嫦(第一行左七)与教资会主席雷添良(第一行右七)及其他嘉宾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