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十三题:电话智能卡实名登记制
*****************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梁文广议员的提问和署理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陈百里博士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电话智能卡实名登记制(实名登记制)实施后,市面上有不少怀疑以访港旅客个人资料或盗用他人资料登记的电话智能卡售卖。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现时在市面上已完成实名登记及启动服务的电话智能卡的数目,以及当中以访港旅客个人资料完成实名登记的电话智能卡的数目为何;

(二)有否统计,现时有多少个个人用户已登记10张(即个人用户的登记数目上限)电话智能卡;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三)自实名登记制实施后,涉及本地流动电话号码的骗案数目与去年同期有何变化;

(四)自实名登记制实施后,因违例而被检控的人数,以及涉及的电话智能卡数目为何;及

(五)自实名登记制实施后,政府有否主动抽查电话储值卡用户是否有违规情况;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于今年二月二十四日已全面实施电话智能卡实名登记制(实名登记制),规定所有在本地发出及使用的电话智能卡(包括上台月费服务和电话储值卡)均须于启动服务前完成实名登记。《电讯(登记用户识别卡)规例》(第106AI章)(规例)订明实名登记制的各项规定。通讯事务管理局亦已就实名登记制的具体运作细节和要求向电讯商发出详细指引。实名登记制有助堵塞过去以电话储值卡匿名性质进行不法行为的漏洞,是协助执法机关侦查涉及使用这些电话卡的罪案(包括电话骗案)的其中一个方法,以加强保障电讯服务的健全及通讯网络的安全,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防止罪案。

  就议员的提问,经谘询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通讯办)、保安局及香港警务处后,现回覆如下:

(一)截至今年十月底,约有1 390万张电话智能卡(包括上台月费服务和电话储值卡)完成实名登记并已启动服务。政府没有搜集访港旅客登记电话智能卡的资料,不过,根据电讯商提供的数字,已完成实名登记的电话储值卡中约六成以香港身份证完成登记,其余约四成以其他身分证明文件完成实名登记。

(三)及(四)自实名登记制实施以来,通讯办一直与电讯商及警方保持紧密联系,包括自二○二二年九月起与他们成立专责工作小组,从电讯角度配合警方打击骗案。按警方资料显示,今年首10个月电话骗案有2 717宗,平均每月272宗,与去年第四季电话骗案高峰时期的每月平均381宗比较,下跌两成九。警方没有备存当中有多少宗案件涉及本地流动电话号码的数字。

(二)及(五)为免不法之徒利用虚假资料进行实名登记,通讯办亦要求电讯商就已登记的电话储值卡用户资料进行定期抽样检查及就有怀疑的个案进行人工检查,包括以同一用户于同一间电讯商登记相当数量的储值卡。根据电讯商提供的资料,现时于同一间电讯商已登记10张电话储值卡的用户只属于极少数。被抽查的用户如未能按所属电讯商指示核实登记资料,相关电话储值卡有机会被取消登记而不能继续使用。截至十月底,电讯商已按实名登记制要求,合共取消了约100万张登记纪录未合规的电话储值卡的实名登记,亦有约36万张电话储值卡因客户未能提供合乎登记要求的资料而被拒登记。通讯办会继续与电讯商保持紧密联系,一旦发现可疑个案,会尽快交予执法机关跟进。警方早前亦根据电讯商举报的怀疑个案,成功逮捕了涉嫌利用假身份证资料大量登记电话储值卡的人士,当中涉及约六万张电话储值卡。

  此外,电讯商亦须采取不同措施以加强实名登记时认证用户的资料,包括面对面登记、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自动撷取身分证明文件资料,以及人手核对资料等,以有效辨认用户的证件,确保有关登记系统合乎规例及指引的要求。通讯办亦根据实名登记制实施以来的经验,要求电讯商持续优化其登记平台,包括引入政府的「智方便」应用程式以核实登记人身分,进一步确保实名登记制的有效实施。

  通讯办会继续不时进行突击市场巡查,以确保实名登记制切实执行,并会加强公众宣传活动,让市民了解实名登记制的要求,以及提醒市民必须使用自己的身分证明文件进行实名登记,不要在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来历不明或声称已完成实名登记的电话储值卡,以保障自己的权益,避免蒙受损失及需负上刑责。
 
2023年12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8时40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