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秘书处发表「低收入及中低收入住户特征」的《研究简报》
*****************************
下稿代立法会秘书处发出:

  立法会秘书处(秘书处)今日(八月四日)发表有关「低收入及中低收入住户特征」的《研究简报》。

  政府今年较早时间订出精准扶贫的三大目标组别,以加强对相关人士的支援。当中涵盖约五十六万人的全长者住户中,约有三分之二为低收入住户(其定义为住户收入五等分组别中最低的住户);而分别涵盖约二十一万人的劏房户和单亲住户中,则均约有四成为中低收入住户(即住户收入五等分组别中次低的住户)。《研究简报》利用二○二一年人口普查的详细住户特征数据,并与过去二十五年比较,从而了解低收入及中低收入住户的状况和挑战。

  在低收入住户当中,非从事经济活动住户的比例于过去二十五年间由33.8%倍增至二零二一年的74.1%,共达39.6万个住户。人口高龄化令全长者住户数目大增,于一九九六年至二○二一年间由8.6万个增加至25.3万个(当中23.9万个为非从事经济活动的住户)。至于有非长者成员的低收入住户中,非从事经济活动的住户数目在期内亦同样飊升约两倍,由五万个增至15.7万个。

  非从事经济活动的住户未能获得就业收入,成为低收入住户的收入未有增长的重要因素(当中第十个百分位住户的每月收入更由二○一六年的5,700港元下跌约17%至2021年的4,700港元)。加上其他中收入及高收入住户的收入基本呈向上趋势,本港住户收入差距因而扩阔。

  此外,上述15.7万个低收入而非从事经济活动的住户当中,达工作年龄而没有从事经济活动的成员共有20万人。其中有40.8%或8.13万位为料理家务者和提早退休人士,其同住家人中未有儿童、较年长的长期受照顾人士或残疾/病患者等需要受照顾成员。如能深入了解他们不投入劳工市场的原因,并协助克服相关障碍,将有望改善这些住户的入息,同时为本港释放一定数量的潜在劳动力。

  在多项扶贫政策下,政府恒常现金福利开支较一九九六至一九九七财政年度显著上升,于二○二二至二○二三财政年度达757亿港元。其中主要受长者生活津贴等长者相关恒常现金福利开支带动,其总额于二○二二至二○二三财政年度增至373亿港元,为一九九六至一九九七财政年度的12倍以上。连同政府近年推出多个全新或经优化的恒常现金福利计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低收入住户就业收入下降的负面影响,但社会福利开支的可持续性备受公众关注,尤其是相关经常开支预期在二○二三至二○二四财政年度将首次成为各政策范畴中的最大一项。

  住屋情况方面,在二○二一年合共有约17万个低收入和中低收入住户需要租住私人房屋,他们难免会受私人房屋租金上升的影响。在低收入并有非长者成员的住户中,就有从事经济活动并租住私人房屋的住户而言,其租金占收入比例的中位数于二○二一年跃升至93.1%,约为十年前的2.4倍,中低收入住户的相关中位数也高达42.8%。这些数据均显示,对租住私人房屋的上述住户而言,住屋开支负担十分沉重。

  这份《研究简报》由秘书处研究及资讯部辖下资料研究组编制,目的是加强为议员提供的研究及资讯支援服务,并旨在以简明扼要的方式阐明议员和公众人士可能会感兴趣的事宜。《研究简报》现可于立法会网页阅览app7.legco.gov.hk/rpdb/tc/uploads/2023/RB/RB02_2023_20230804_tc.pdf
 
2023年8月4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2时2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