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财政司司长在中总论坛----增强发展动能 提升竞争优势致辞(只有中文)(附图)
***************************************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一月六日)在中总论坛——增强发展动能 提升竞争优势致辞全文:

尊敬的蔡冠深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各位中总会长、朋友、各位嘉宾:

  大家好。很高兴再次来到这里出席一年一度的中总经济论坛,藉这个机会与大家回顾二○二二年香港的经济状况和二○二三年的展望。我知道稍后会有很多重量级嘉宾会和大家深入分享,我在此给一些资料作为抛砖引玉,与大家研究一下。

  在新年伊始,希望藉这个机会祝大家新年进步,身体健康,生意兴隆,生活美满幸福。

  二○二二年的经济环境如何,我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数。环球来说,整体可以说是漫天风雨,有地缘政治局势,包括中美关系、俄乌冲突,以及地缘政治干扰供应链、高通胀率,各地中央银行加息和收紧金融状况。

  这些事情都令到金融市场波动比较大。就各地而言,内地在过去这段时间内是环球经济的稳定器。虽然内地也受疫情的影响,但内地的政策空间亦比较多。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稳」字当头,要稳经济、稳增长。香港作为一个细小经济体,内地的经济情况与我们是最相关,亦为我们提供最坚实的支持。

  去年,美国加息加了七次,息率由原本的0%至0.25%大幅增加到4.25%至4.50%,在这么短时间内增加得这么急速是很少见的。这是因为他们的通胀率上升得很快。

  虽然美国近期的通胀率缓和下来,但看来不容易快速压下去,因为美国的工资增幅仍然相当大。然而,他们的经济状况已比欧洲好。欧洲通胀率高企,达10%,除了地缘政治影响,加息也收紧银根。

  亚洲其他地方又如何呢?二○二二年的表现都相当不错,直至到第四季受到外围影响,个别经济体的出口减弱了,甚至下跌。

  国际货币基金会或世界银行对二○二三年的经济展望并不太乐观。外围环境对于我们来说挑战仍然颇大。

  香港又如何呢?去年十一月时,我们估计在二○二二年全年经济负增长3.2%。十二月的出口比想像中还要差一些。大家知道,推动我们香港经济主要是三头马车,一个是出口,一个是资本投资,第三个就是消费。在出口来说,外围疲弱,加上去年有一段相当长时间我们与内地的跨境陆路运输受到很大的影响,由疫情前每天16 000架次货柜车来往,到去年跌至只有7 000至8 000架次,对我们的出口影响甚大。我们估计去年出口下跌了百分之十几,在预测经济负增长3.2%中,出口的影响占了大概六成多。由于经济环境不好,金融市场波动,再加上大家预期加息周期还未完结,所以商界投资都很审慎。去年来说,固定资本投资萎缩了差不多10%,对我们整体GDP(本地生产总值)影响了大概0.7至0.8个百分点。三头马车里,唯一比较稳定的是消费。我们在去年初制订《财政预算案》时,看到经济形势面对较大挑战,特区政府可以比较积极主动作为的就是消费。但因爲出口和私人投资受外围影响太大,即使政府支出一直支撑,都不足以抵销收缩的压力。

  大家可能都会关心失业率,失业率由去年二月的5.4%高位跌至十一月的3.7%,可以这样说,在去年的经济环境下,能够维持这个水平算是不太差。去年《财政预算案》,我们推出逆周期措施,包括「百分百担保特惠贷款」,以支持中小企业的流动性。我们也减低政府的各项收费,减轻他们的经营成本;又推出消费券,希望可以为中小企带来多一点生意。中小企去年是艰难,但未出现大幅倒闭潮,这对保住就业,尤其是中、基层的就业都非常重要。

  通胀率是如何呢?二○二二年通胀率大概是1.8%、1.9%左右。但是大家的「体感温度」就会稍高,觉得车费贵了、食物贵了、买衣服贵了。其实我们去统计消费物价指数时,是根据一个家庭一篮子开支的比例去计算,租金大概占了四成左右,租金在这两年无甚增加,甚至稍为下跌。另一方面,内地运送到香港的货物,尤其是生活用品,虽然价格有所上升,但升幅相对克制。

  资产市场是如何呢?股票市场去年乏善足陈,首10个月跌幅巨大,但随着十一月举办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再加上期望通关,整个社会气氛变得正面。加上外围环境亦趋稳定,港股在最后两个月上升了37%。但总的来说,全年跌了15%,是过去十一年来跌得最多的一年。

  物业市场中,大家最关心住宅物业。住宅物业直至去年十一月,大概跌了11%至12%左右,如果跟二○二一年九月历史最高点比较,大概跌14%左右。虽然楼价有调整,但是属于有秩序的调整,所以大家不需要过分担心。

  就去年而言,加息及楼价调整,使置业人士较为审慎。楼市在跌的情况下,成交量大概平均每个月3 900宗左右,全年计50 000宗都达不到。二○二一年时是72 000多宗。由二○一三年数到二○二○年时,在该八年中,平均每年都有大概60 000宗左右。在去年,虽然市场调整,但交易量相对比较小,某程度上是反映市场并不急于去货或散货。

  从金融安全、供楼人士的「脱供」的比率,以至是负资产的比率来说,与二○○八年环球金融海啸甚至二○○三年时作出较,我们还是在一个相对安全的水平。

  展望二○二三年,大家对欧洲还是看得很淡。因为利息、银根,再加上地缘政治都有很多不利因素。美国方面,大家是审慎,增长会比今年还要再慢一些。

  就香港而言,最近的发展令到大家的信心都有所增加。内地的疫情一路管控下来,我们亦都看到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的重点和政策措施。内地的政策空间,不管是财政政策或是经济政策,空间仍然是很大。内地的经济在二○二三年仍然会有稳定的增长,这个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香港来说,出口方面,外围环境虽然只是一般,但随着疫情的改善,跨境陆路运输问题得以解决;另一方面内地的经济持续增长,对于我们的转口,以至出口到内地的运输业务都会有帮助。随着通关有秩序落实,今年不管是消费抑或是投资信心,都预计会增强。

  随着与内地通关,我们不会期望立即回到疫情前的旅客量,但内地旅客陆续来到,对旅游、消费、零售、餐饮等都会有帮助。我们估计二○二三年香港的经济是正增长。通胀预计二○二三年会比去年高一点。相关数字我们会一并在预算案中公布。

  楼市又如何?加息周期还未完,楼市在短期内还会有多少压力,但最近有少许回暖的迹象。有一点是清晰的,就是检视过各种因素之后,我们并不认为有大幅下跌的风险。短期有秩序调整,其实对社会来说,只要不造成金融安全、社会稳定的影响,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

  股票市场方面,我没有「水晶球」,但总体来说,气氛偏软。去年的首次公开招股(IPO)并不太理想。今年随着经济情况会好转,我们相信数字也会好一点。

  政府的财政状况又如何?政府财政状况去到今年三月结算时,预计难免会有1 000多亿元赤字。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政府财政收入,包括印花税、卖地收益等也减少。由于疫情拖得比较长,去年开支会比较大。总的来说,都是我们能够负担的。我们估计财政储备都还会有大概8 000亿元左右,这都是相对健康的水平。

  今日论坛的主题是「增强发展动能 提升竞争优势」。我对未来香港中长线的发展是比较乐观,纵使我们面对各种挑战。挑战包括地缘政治紧张、利息继续高企、银根比较紧,以及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很剧烈。加上在发展经济方面,我们客观限制,例如有容量限制,譬如是土地不足、人才不足。此外,除了金融、地产,我们也希望可以做一些支持长期增长、提供优质就业机会的产业。在本届政府来说,我们采取一个更积极主动的管治模式,就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相结合。所以在《施政报告》里,行政长官提出,要发展经济,增加我们的发展动能,要吸引人才和企业前来,所以有「抢人才」和「抢企业」的举措。

  就「抢企业」而言,我们设立了「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办公室亦已经全面投入运作。我可以跟大家说,过去这段时间,一直有不少人士跟我们洽谈,我们希望可以吸引到一些跟我们中长线的发展重点相吻合的企业。初步来说,主要包括创科,但当然也不会排除其他产业。重点企业除了大企业外,中小企业如果它能引进一些技术或属于专门的领域,就算公司规模未必很大,我们都很乐意邀请它们过来。

  为了令我们招商引资时更有力、更有说服力,我们从「未来基金」拨出300亿,成立「共同投资基金」。我们会为要吸引的企业度身订造优惠条件,但它同时都要告诉我们,譬如带进什么技术、规模有多大、聘请多少人、对我们的本地生产总值有多大贡献。可以这样说,「共同投资基金」在有需要时,可以动用一些资金,大家共同投资在项目或企业,以表示特区政府有决心把他们吸引到香港落户。

  要克服我们发展时的容量限制,我们也积极「抢人才」。过去几年,我们流失的劳动力大概是170 000人左右,而当中有一些原本已退下来的人回到就业市场,大概30 000人左右,两个数字加起来,我们流失的人才大概是140 000人左右,而有六成多是中上技术管理人员。他们因为不同原因而离开的,愿意回来的话,我们非常欢迎。但与此同时,我们要推动经济增长,我还要更多人才,所以就有「抢人才」计划。当中世界100强大学(包括内地大学)的毕业生,欢迎他们前来,不需预先找工作。而在不同的输入人才计划里,以前有一个人才清单,我们已经扩阔了这个清单。过去在这个名单里的人要有工作才能前来,现在不用了。香港的不同大学,在大湾区的分校,都有不少内地学生,这些学生毕业,我们也是欢迎他们来港工作。希望透过这样,克服我们在发展中缺人才的障碍。当然,除了缺人才,还缺劳动力,所以劳工及福利局准备就着护理行业引入特别计划,可以更快捷地输入所需要的人力。如果这个计划进行得畅顺,在一些重点缺人的行业,都可以研究参考这个计划。

  特区政府在17个内地和海外办事处会成立专队,帮助我们接触企业和到相关地方的大学宣讲,吸引人才。

  土地房屋方面,我们正在全力推动快速造地建屋。未来10年,特区政府需要的土地很大部分来自北部都会区和中部水域填海等。我们会全力推进这些项目,以打破土地对发展的制约。此外,还要做好交通运输的前置部署,不单令搬入居住的人士觉得更方便,更可以将主要基建旁边的土地发展潜力释放出来,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利的。

  可以这样说,香港往后是挑战与机会并存,机会大于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大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大家上下一心,我们一起面对和克服挑战,携手同心,将香港发展得更好。多谢大家。
 
2023年1月6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21时07分
即日新闻  

图片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一月六日)在中总论坛──增强发展动能 提升竞争优势致辞。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一月六日)出席中总论坛──增强发展动能 提升竞争优势。图示(前排左四起)陈茂波、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博士、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王惠贞、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博士和其他嘉宾在活动上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