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医务卫生局局长在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会议就监测、预防和控制类鼻疽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今日(十二月九日)在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会议就监测、预防和控制类鼻疽的开场发言全文:

主席、各位议员:

  关于类鼻疽,我今日会就最近的一些情况,以及政府在监测、预防和控制类鼻疽的一些措施,向大家作报告。

  类鼻疽是一种由类鼻疽伯克氏菌引起的疾病。这种病菌通常存在于土壤和泥水中,特别是一些比较湿润的黏土,人类通过接触到一些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可以是经皮肤、呼吸吸入,或是饮用受污染的水或食物,而受感染。这些其实是环境中的细菌,类鼻疽在香港属于风土病,因为这种细菌长期在我们的土壤和泥水中广泛存在。这种病基本上是由环境细菌引起,而人传人是非常罕见。香港间中会出现零星感染个案,由二○一七至二○二一年期间,香港的类鼻疽个案数目每年介乎三至17宗。

  相信议员都留意到,由今年八月开始,类鼻疽个案明显上升。由今年一月一日至本月二日(即上星期五),香港共录得38宗人类感染类鼻疽个案。过去一星期,即该38宗之后,我们亦有另外四宗新呈报个案。这四宗个案由今年八月至十一月初发病,换句话说,不是最近感染的,只是经过近日的一些化验,最终确诊。所以直到现在,其实今年全香港录得的类鼻疽个案有42宗。有见个案由八月开始上升,而不少个案聚集于深水埗区,所以医务卫生局、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中心)和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展开了一连串的工作,处理这个问题。我在此向大家稍作介绍。

  第一,为加强监察,因发觉个案比较多,由今年十一月十一日开始,政府把类鼻疽纳入为《预防及控制疾病条例》(第599章)附表1下法定须呈报的疾病。任何确诊个案都须要呈报卫生防护中心作调查和跟进。一般来说,做了这个措施(作为须呈报的疾病)后,有助及早发现这些个案,同一时间,新增的个案数字,因为有了这个措施,会因此有机会在短期内上升。

  第二,为防控类鼻疽,卫生防护中心与香港大学专家团队──袁国勇教授的团队,就近期个案,特别是深水埗区的个案,进行了很深入的流行病学和环境调查。结果显示,深水埗区近来的22宗个案居住于20幢不同的大厦,没有迹象显示与他们的住所有关。另外,中心亦已排除传播与食物或产品有关。另外,患者发病前,没有饮用过未经煮沸的水,也没有迹象显示感染与食水有关,而食水中亦没有查到有病菌污染。不过,为了让市民更加安心,水务署采取了一系列的额外措施,包括增加了全香港供水区的食水余氯含量和在配水库的通气口加装滤网,为市民提供额外保障。

  第三方面,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医管局继续就可疑的类鼻疽个案作一些详细的调查,亦为确诊病人临床进行评估,为病人提供合适的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

  第四方面,要确保信息发放能做到及时和透明,卫生防护中心定期透过新闻公布交代是否有新个案出现,并呼吁市民提高警惕,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

  最后,为加强公众教育,卫生防护中心建立了一个关于类鼻疽的专题页面、为深水埗区的居民举办数场健康讲座,亦会按需要和情况再作更多安排,透过地区康健中心向市民发放相关的信息。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留意到最近的类鼻疽个案明显减少。根据发病日期计算,今年八月有12宗,九月有八宗,十月有11宗,而由十一月开始直至今日,一个多月以来也只有两宗个案发病,最后一宗的发病时间是十一月七日。

  类鼻疽其实是风土病,而潜伏期可能有长有短,可以长达数月,甚至数年。所以,未来仍然可能会继续有零星个案出现,希望市民不用过分担心,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包括当进行有机会接触泥土或泥水的活动时,要穿着合适的保护衣物,例如手套、鞋等的保护装置,以及不要饮用未经煮沸的水,或一些受污染的食物和饮料,这样可以有效预防类鼻疽感染。更加重要的是,如果市民出现病征,便应尽快求医。

  主席,我和我的同事会回答各位委员的问题。多谢。
 
2022年12月9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5时0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