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医务卫生局局长在《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有关医疗卫生政策措施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今日(十月二十一日)下午在《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有关医疗卫生政策措施记者会的开场发言:
 
各位香港市民、传媒朋友:
 
  大家好,我在此向大家简介《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中有关医疗卫生政策方面的措施。我们要建立一个健康活力的香港,在这方面,医务卫生局的一些政策希望做到重预防、早治疗、增加设施和减少轮侯。
 
  随着香港的人口老化,慢性病明显地越来越普遍,我们的公营医疗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重,专科服务的轮候时间亦不断上升,加上新冠疫情,我们看到多年来太过倚重公立医院系统,是会有一定的后遗症。在此,我们希望提升在基层医疗服务方面可以做到更好的预防作用。为保障公共卫生和加强服务水平,新一届政府在《施政报告》提出了八个范畴的工作,我在此逐一向大家报告。
 
(一)基层医疗
 
  首先在基层医疗方面,我们今年会推出「基层医疗健康蓝图」,透过一些地区康健中心,作为基层医疗系统的枢纽,与私营基层医疗界去同时推广「一人一家庭医生」理念,从而协调不同的医疗专业,在社区,而非医院内,提供一些更加全面、可持续、以病人为本的基层医疗服务。
 
  在管治方面,政府会成立「基层医疗健康管理局」,专责统筹管理公私营界别的基层医疗服务,制订标准,设立一些质素保证的机制。
 
  第二,我们会成立策略采购统筹处,统筹所有透过公私营合作提供的基层医疗服务。
 
  第三,我们会成立「医疗设施规划和发展督导委员会」,希望重整我们的硬件,在地区医疗方面的用地和设施,以推进相关发展和重建项目,从而令我们有更多的设备为市民提供基层医疗服务。
 
  在二○二二年年底前,我们会于18区设立地区康健中心或规模较小、属过渡性质的地区康健站,今年会做到「18区全覆盖」。
 
  基层医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项目,是慢性疾病的共同治理。我们会先推一个先导计划。这个「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是经地区康健中心,初步我们先选择了糖尿病和高血压,会识别有糖尿病、高血压的高风险市民到私营界别,在家庭医生及社区专职医护人员团队的协助下做筛查和检查,而检查和治疗的费用会由政府资助大约一半。透过改善生活模式、药物治疗及跨专业指导,更好地管理慢性病、预防慢性病病人诱发出并发症,这可以纾缓公营医疗系统的压力,亦可在长期医患关系上,为家庭医生和病人建立更长远的关系,达致在整个基层医疗服务很多的目标,病人有一个固定的家庭医生,不会自己(从不同渠道)决定一些不合适的治疗。
 
  策略采购统筹处将就市民所需缴付的共付额、政府向每位市民投放的资助金额、计划所需要额外的开支等进行研究。政府将适时公布细节,而在明年会推出的为期三年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是糖尿病和高血压。
 
  在医疗券方面,我们会推出一些措施以优化使用,长者医疗券计划占公营基层医疗健康资源的接近17%。我们在现时的基层医疗蓝图的框架下,希望进一步优化医疗券的使用,希望更好引导长者使用医疗券,用于基层医疗服务,从而达致预防疾病和健康管理的目标。优化计划包括:首先容许夫妻可以共同使用医疗券;第二是把现有医疗券的使用范围扩大至一些「认可医疗专业注册计划」,例如听力学家、营养师、临床心理学家及言语治疗师,以及经专业评定而需要的医疗设备,例如助听器等;第三是会实施为期三年的先导计划,把现有长者医疗券的(每年)2,000元,增加至2,500元,增添的500元,当长者使用至少1,000元医疗券于预防疾病和健康管理的一些特定基层医疗项目上,之后我们会发放至他们的户口,以鼓励长者继续使用基层医疗服务,特别是健康管理的各项目上。
 
  我们的基层医疗亦包括了中医药界的参与,我们期望要进一步深化中医药在基层医疗的角色,积极加强与地区康健中心协作,提供中医药服务。
 
  另一方面我们会善用跨专业医疗人员服务,包括我们会修订《辅助医疗业条例》,容许物理治疗师和职业治疗师可于指定情况下,免转介直接服务病人,提供基层医疗服务。
 
  牙科方面,政府都明白公众对牙科护理服务有很大的需求。我们会设立「牙科护理服务发展工作小组」,全面检讨政府提供的牙科护理服务。
 
(二)公营医院服务
 
  在公营医院服务方面,医务卫生局和医院管理局(医管局)会透过更多科技、整合跨专科护理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病人在公营医疗服务的质素及效率,从而达致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我们会多管齐下,缩短专科门诊的轮候时间,特别是在内科专科方面。目标在一年内把内科专科稳定新症的轮候时间减少百分之二十。我们会有很多的措施,多管齐下去达致此目标。
 
  我们亦会利用科技发展,善用HA Go的流动应用程式及其他平台,推广遥距视像诊症服务。遥距视像诊症服务在疫情下更能发挥作用,我们会利用好这机会去提升和推广这种遥距视像服务,让更多病人在足不出户、无须亲身前往医院的情况下,可以接受医管局提供的服务,更加便利。
 
  另一方面,医管局亦会推出一些新的药物送递服务,令病人可以在诊症后,未必需要等候很长的时间,药物可以直接送到这些有需要的病人的家中。
 
  另外,为加强对一些特别的、需要多学科合作治疗的疾病,医管局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成立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综合医疗中心,以多学科协作的模式治疗病人,令病人得到一站式的服务。
 
  另外,医管局会成立中毒控制中心,设立中西药协用安全中心以及毒品早期预警中心,这会优化本港在中毒方面的防控,以及为这些病人的救治工作。
 
  医管局亦会按照国家标准及采用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进一步加强和扩展香港的不常见疾病资料库,这会与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及香港基因组中心合作,就治疗不常见疾病及相关研究进行专业讨论和提升研究能力,从而加强对这方面的患者的支援。
 
  在医院的质量安全方面,在二三至二四年度,医管局会在两家公立医院重启国际认证的评审工作,这对提升医院的管理方面的质量安全是非常重要。
 
  我们亦会全力推动第一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增加约4 600张病床和约80间手术室,亦会在第二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中包括北部都会区的医院网络建设。
 
  我们亦会进一步推广「医健通」──第三阶段「医健通」──的发展,会研究立法规定上载更多种类的医疗纪录资料,进一步发展「医健通」成为公私营系统内的一个骨干系统,这亦是基层医疗内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医护人手供应
 
  在医护人手方面,我们会探讨要求合资格医护专业人员在公营医疗系统内服务一定年期,其中一个例子是一些非本地(培训)医生,他们来到香港,须要在公营医疗系统内服务一定时间,这是要确保我们的公营医疗系统能在未来有稳定供应及人手配置。
 
  另一方面,我们会为参考去年修订《医生注册条例》的经验,以立法方式为引入合资格非本地培训的牙科医生及护士,开辟新途径,让更多非本地培训的医护人员来香港,服务香港市民。
 
(四)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已经是香港医疗体系的重要一部分,我们会强化医务卫生局内中医药处的职能,设立「中医药发展专员」的职位,从而加强专业及政策层面的协调及统筹,全方位推进进一步的中医药发展。这包括制订中医药发展蓝图;增加政府资助中医药门诊服务名额,由(每年)60万个增加至80万个;我们会常规化及扩展中西医协作服务,在公立医院内会增加一些病种,提供中西医协作服务,未来七个医管局的联网医院都会提供这些中西医协作服务;我们亦会优化中医药发展基金的运作;深化香港与内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协作等。
 
  另外,我们的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的建设工作是密锣紧鼓地进行,我们会提速推展,期望在二○二五年起可以分阶段开始启用。这亦是政府在中医药发展的一个旗舰项目。
 
(五)精神健康
 
  在精神健康方面,精神健康是健康的重要一环,政府会考虑不同群组的需要,提升社会在精神健康方面的服务。医管局方面,会在精神科专科门诊试行公私营协作计划。在学校,针对学生方面,我们会加强跨专业「医教社同心协作计划」,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早识别和支援。在社区精神健康方面,我们会建立精神健康支援热线,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支援及转介。针对少数族裔方面,我们考虑到少数族裔人士的独特的文化背景及需要,计划与少数族裔团体合作,试行专为少数族裔人士而设的情绪支援及辅导服务中心。
 
(六)控烟工作
 
  在控烟方面,其实经过政府和各界的努力,香港在15岁及以上人士的吸烟率已经由八十年代的超过20%,大幅降低至现时的9.5%,这是历史新低,在这方面,政府已在《迈向2025:香港非传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动计划》订下一个目标,期望到二零二五年,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吸烟率由9.5%进一步减低至7.8%。
 
(七)与内地医疗合作
 
  在与内地的医疗合作方面,我们会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出的注册证明,让已在内地注册的药物,在符合安全、效能及素质标准等方面的时间,获批在香港注册及销售。这会和其他一些合资格的药物监管机构,共同在今年十一月一日开始生效。
 
  我们亦会就「港澳药械通」政策与内地有关当局保持更紧密的合作,希望能扩阔「港澳药械通」的使用,不论在使用点和药物、器械方面,更多品种我们希望提升,令更多身处内地的病人能够使用一些在香港已经上市的药物。
 
  至于中医药方面,我们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蓝图下,促进与内地的中医药协作,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八)走出「疫」境
 
  最后,我把这个放到最后,亦是特首在《施政报告》的结尾的一个重要题目。毫无疑问,过去三年,香港受到疫情的影响是非常大,我们的医疗系统亦受到很大的冲击。本届政府上任三个月,已经推行了很多以风险管理(为本)和「精准抗疫」的措施。我们的五大原则,相信大家都很明白。在考虑到现时整个疫情的防控下,其实世界卫生组织刚刚亦宣布,全球新冠作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其实并未完结。美国亦已经延长了新冠作为一个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警示90日。行政长官亦重复地提到,政府在考虑平衡疫情的风险和社会的发展动力方面,我们要做到一个平衡,希望在提升市民的生活和我们的经济活动的同时,不会走回头路。我们要确保一切是有序、稳妥,逐步地向前推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成效。
 
  我今日在这里的报告就此结束,多谢。
 
2022年10月21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20时32分
即日新闻  

图片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右二)和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左二)今日(十月二十一日)主持记者会,阐述《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中其政策范畴的相关措施。劳工及福利局常任秘书长刘焱(左一)和医务卫生局常任秘书长陈松青(右一)亦有出席。

网上广播

《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相关措施记者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