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出席「香港新坐标:大湾区机遇与角色」高峰论坛致辞(只有中文)(附图)
******************************************
  以下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今日(十二月十日)出席「香港新坐标:大湾区机遇与角色」高峰论坛的致辞全文:

张总裁(世界华文媒体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集团行政总裁张裘昌)、陈总编辑(明报总编辑陈锦强)、Dominic(明报执行总编辑刘颂阳)、各位明报的好朋友、各位嘉宾:

  大家好!很高兴出席由明报举办的「香港新坐标」大湾区机遇与角色高峰论坛,与各位分享对大湾区创科发展的展望。

  国家一直是香港的坚实后盾。今年三月公布的「十四五」规划赋予科技发展、自主创新一个核心的位置,奠定国家要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目标,提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并同时提出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便利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科技部于今年九月初的中央惠港科技政策宣介座谈会上宣布多项新惠港措施,加大力度支持香港的创科发展,充分反映了中央对香港以至大湾区创科的重视,而大湾区建设正好为香港提供一个融入国家的最好平台。

  过去四年多,本届政府循八大方向开展及落实一系列创科政策,并史无前例地投放超过1,300亿元,为香港的创科发展打稳基础,让香港在创科路上能行稳致远。随着各项创科政策及措施的顺利开展及落实,香港现时整体的创科生态环境可谓是生机勃勃。各项有关研发、人才、初创及投资的数字在近年都有非常非常理想的增长,同期更見证了十多间本地孕育的独角兽的诞生。近年,我们在一些与创科有关的国际排名上的表现亦相当亮麗。其中,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2021年世界数码竞争力排名》,香港位居亚洲之首、世界第二,当中在科技方面的表现更被评为世界第一。香港作为一座只有700多万人口的城市,拥有五所全球百大的大学,实力备受国际肯定。

  国家「十四五」规划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香港创科发展带来难能可贵的黄金机遇。特区政府将继续发挥香港的优势,以全新思维、全力全速发展创科,积极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从「外循环」及「内循环」两方面贡献「国家所需」,发挥「香港所长」。我们会继续完善香港的创科生态圈,全面覆盖科研、融资、生产以至市场化,同时加强与深圳以及其他大湾区兄弟城市的创科合作,让大湾区各城市的发展可以相辅相成,使创科成为区内新经济引擎,带动经济转型,创造更多元就业机会。

  研发为创科发展的根基。「十四五」规划提出瞄准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正是有充分的优势。香港有两所全球前50名的医学院和国际认可的临床试验中心,同时设有四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承认的临床试验基地,其符合临床试验相关标准要求的数据,亦广泛获国际有关机构认可。此外,香港的16间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有八间是从事与生物科技相关的研究。特区的创科旗舰项目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现时有28间实验室,当中亦有16间是从事与生物科技相关的研究。香港创科界可说是人才辈出,我们拥有多位世界级权威专家,获得海内外的多个科学奖项,其研发成果更获世界多国采用,成就广受尊崇。香港绝对有能力可以发挥在生命健康科技的优势,更好回应「国家所需」。故此,特区政府计划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设立一个新的中心,就是InnoLife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聚焦生命健康領域的科研工作,当中包括生物医学、化学、物理、工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应用于预防、诊断、药物开发、外科微型机械人、先进治療、康復等范围。事实上,要大力推动生命健康科技发展,臨床数据等配套是不可或缺的,而我们有一个很独特的优势,因为医院管理局(医管局)累积了40多家医院及100多间专科诊所超过20多年的臨床数据,医管局亦会与科技园公司探讨合作使用好这些数据,支持研发用途。

  如果说研发是创科发展的根基,人才就是发展创科的关键。政府一直循培育、挽留和吸引人才,多管齐下地壮大香港的创科人才库。在培育本地科研人才方面,我们充分明白要从小做起,故此今届政府在这四年多以来全方位由小学至大学毕业不同阶段,推出不少新计划,包括在近两年陆续推出中学IT创新实验室和奇趣IT识多啲计划,通过课外活动加强中小学生对创新科技的兴趣及认识,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另外,我们在二○二○年推出了创科实习计划。很多时有朋友提醒我,说很多STEM学生在毕业后因为对STEM或创科研发不是很认识,所以选择投身其他行业。这个创科实习计划正正以资助方式,让创科企业聘用STEM本科生及研究生在学期内进行实习,让他们在学期间便可体验与创科相关的工作,培养他们的兴趣并增进了解,在毕业后更愿意投身创科工作,计划至今已让超过4 000名学生受惠。最可喜的是,我们做了一些调查,超过九成创科公司的雇主非常满意这些实习同学的表现,有88%的同学在完成实习计划后,期望毕业后投身创科工作,所以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年轻人一个机会、一个体验,可以推动及吸引他们加入创科行业。

  当然,在毕业后仍然需要一定的支持。我们整合了研究员计划及博士专才库成为新的研究人才库,目的是资助合资格机构聘用本地研发人才。有时候有些老板跟我说:「初出茅庐的同学对工作不是很了解,我宁愿选择一些有经验的朋友支持我们的研发工作。我负担不起,亦没可能投放这样的时间培养一群刚毕业的学生。」我觉得这是公道的。因为这些人才可能在几年后会转到其他公司工作,对老板不是很公道,所以政府负担这个支持。我们连续三年,只要研发公司愿意投放时间精力培养毕业生,无论是大学本科、硕士或博士,政府连续三年,博士生最高每月32,000元,连续三年资助研发机构聘用本地毕业生做研发工作,从而解决刚才所说老板们有关「培养人才后他们会离开、我为何要投资培养这些年轻人」这个忧虑,不用担心,香港特区政府为香港社会、企业提供资助,令这些企业可以更加有诱因培养年轻人。这个计划亦非常受欢迎,自二○一七年至今,有关计划已资助5 000多个研发岗位,即是有5 000多位年轻人透过计划加入香港研发团队,壮大香港以至大湾区的人才库。

  至于吸引其他地方科研人才来港方面,刚才提到的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就是汇聚海内外人才的重要平台。首两个分别专注于医疗科技的「Health@InnoHK」,以及专注于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科技的「AIR@InnoHK」平台,已有28间由本地机构与世界级科研机构合作成立的实验室,汇聚过千全球各地顶尖科研人员,进行世界级及具影响力的科研合作。另外,大家都可能知道,政府于今年推出新的杰出创科学人计划,资助大学吸引国际知名的创科学者和其团队来港参与教研。第一批次共有超过100多名学者及其团队申请,我们选择了40多名杰出学人,他们及其团队正陆续来港支持香港的教研工作,壮大我们的人才库。

  科研基建亦是创科生态圈的重要一环。全面落成后的港深创科园将会是本港历来最大型的创科平台,有关基建正如火如荼地全速进行。第一批共八座楼宇预计在二○二四年年底起分阶段落成,我们亦正研究如何令节奏再加快。就长远土地和科研基建计划,行政长官于今年《施政报告》发表多项具前瞻性的政策措施,包括提出在《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发展策略》)下,港深创科园与落马洲/新田一带将会整合为占地约240公顷的新田科技城,成为汇聚创科人才工作及生活的宜居宜业综合社区,为创科发展提供更好的配套,并吸引海内外企业、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进驻,开拓新的产业,构建更大的发展平台。新田科技城亦可支援初创企业发展,为青年人创业提供便利环境,提供更多优质的发展和就业机会。就刚才提及的InnoLife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我们与不少生命健康初创或大型企业联系,它们均看好香港在这方面的优势和大湾区市场的潜力,而新田科技城正好可为相关的科研及先进制造业提供土地。

  新田科技城将会联动深圳河对岸的深圳科创园区组成占地共540公顷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可集港深两地优势汇聚海内外人才,极具条件及优势成为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我期望这540公顷的土地将会成为国家,甚至整个亚洲新的Silicon Valley(矽谷),我是绝对有信心。在未来的五至十年,我们将会见证新矽谷的诞生,期望大家大力支持。另外,《发展策略》亦建议升格为新界北近流浮山,兴建一个新的、媲美数码港的科技旗舰店。这其实是瞄准前海的发展,希望香港能更有力参与深圳前海的发展,这亦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方向。

  事实上,香港在创科路上一直和其他大湾区兄弟城市携手合作。其中,港深两地政府正共同推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建设,实现「一国两制」下,位处「一河两岸」的「一区两园」。今年九月,两地政府签订了合作安排,为发展区定下合作方向,并推出合作区的联合政策包,将深圳、香港两地相关的政策连结一起,做好推广,令有兴趣来大湾区发展的朋友,可以看到香港的优势连结深圳的优势,一同吸引他们落户大湾区。我们非常高兴,这亦是刚才行政长官所说,「四新」精神落地的实例。

  此外,科技园公司已率先在深圳科创园区承租及管理部分地方作为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让有兴趣开展大湾区业务的机构和企业可先行落户,把握发展先机。在港深两地政府的促成下,科技园公司与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就此已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科技园公司已启动设立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的工作,并在深圳园区内的深港联合办公室已开始运作,积极为进驻分园的创科机构及企业提供一站式落户服务。另一方面,科技园公司亦会在深圳分园开设大湾区创科飞跃学院(InnoAcademy),为大湾区创科人才提供资源中心、培训枢纽以及交流平台三个重要功能的全方位服务,并会设立大湾区创科快线(InnoExpress),培育初创和支援大湾区科技企业引进外资,走向全球,发挥香港「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角色。这些举措将持续培养新一代创科人才,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落户合作区,将大湾区打造成为创科人才高地。

  国家的大力支持及大湾区的庞大市场为香港创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及光明的前景。事实上,内地至今在科研资金方面,刚才行政长官已提到,已批出超过4.4亿人民币给本地的大学及科研机构。而科研物资方面,至今已有四所香港的大学在内地设立的分支机构获批,可独立申请人类遗传资源出境来港进行科研工作。同时,本港大学亦在大湾区内地城市陆续设有越来越多的分校,包括已开始运作的香港浸会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于珠海合办的联合国际学院及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合办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而香港科技大学亦正在广州南沙筹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预计在明年九月开始可以招生。我们会探讨扩展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至涵盖本港大学的大湾区所设分校,促进大湾区内人才流动。而科技园公司将与本港大学的大湾区分校建立香港的孵化中心网络,这些都是为便利为初创企业培训人才并提供支援,并为有意来港工作的创科人才提供资讯及相关协助。特区政府会继续推动人才、资金、物资、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有效流动,促进香港与内地的科研合作。

  展望未来,特区政府会继续抓紧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致力落实好各项创科措施、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建设高水平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深化大湾区内的创科合作,引领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高质量建设,为国家的创科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刚才行政长官在其致辞中呼吁大家十二月十九日一定要参与立法会选举投票。事实上,今次选举是完善特区选举制度后的第一场立法会换届选举,对香港的未来发展,尤其我自己觉得,对创科发展至为重要。我再一次呼吁,希望大家十二月十九日,用好大家手上神圣的一票,为香港选贤任能,为香港的发展作出贡献。多谢大家!
 
2021年12月10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9时01分
即日新闻  

图片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今日(十二月十日)在「香港新坐标:大湾区机遇与角色」高峰论坛上表示,特区政府会继续抓紧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引领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高质量建设,为国家的创科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