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在《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有关房屋及运输政策措施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附短片)
**************************************************
  以下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十月八日)在《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相关措施记者会阐述房屋及运输政策范畴措施的开场发言:

  觅地建屋是现届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我们一直持之以恒开拓土地,竭力增加房屋供应。我们现时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足以在未来10年兴建330 000个公营房屋单位,较去年公布的数字为高。今年年底发表的《长远房屋策略》2021年周年进度报告中,我们会交代房屋供应目标及相关数据,以及政府在增加房屋供应方面的最新情况。预计现届政府五年任期内的公营房屋供应量可达96 500个单位,较之前五年多30 000个单位。

  为争取尽快建成更多单位,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和香港房屋协会(房协)会更广泛使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和其他崭新建筑科技。房委会和房协现时已选定位于东涌、蓝田、安达臣道和洪水桥共六幢住宅大厦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并会积极推展更多适合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的项目。

  此外,房委会亦会在合适的项目引入由承建商一并负责设计和建造。在新的「设计及建造」采购模式下,房屋署会于招标时提供项目的基本布局及整体发展规范,然后由承建商进行详细设计并负责建造。有关安排可借助私营企业的资源和技术,优化整个设计及建造工作的流程;而同期进行设计及建造工程亦会给予承建商在采购物料、施工方法以至工作流程方面更大的弹性,从而可以在建造过程中提升生产力。

  房委会一直按既有政策及实际情况考虑重建高楼龄公共屋邨。有见及全港其中两个最旧的屋邨,即西环邨及马头围邨将有合适的迁置资源,以及原址重建有潜力供应更多单位,政府会邀请房委会研究重建这两个屋邨。我们亦会争取把周边土地纳入重建地盘,让这两个(屋邨)在重建过程中获得新增土地,可兴建更多公营房屋单位。根据我们初步评估,毗邻西环邨的加惠民道公营房屋发展项目,以及邻近马头围邨的土瓜湾道公营房屋发展项目可考虑作该两个屋邨的迁置资源。我们初步估算,重建后,两个屋邨可合共提供约5 000个单位。

  此外,市区重建局会与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合作重建大坑西邨,预计可提供超过3 300个单位,当中1 300个单位会用作重置现有租户,而其余约2 000个单位会作为「港人首次置业」单位。

  为改善居于不适切居所家庭的生活,现届政府推出过渡性房屋、现金津贴试行计划,以及立法订立「劏房」租务管制这三项突破性举措。我们早前已觅得足够土地提供原定目标的15 000个过渡性房屋单位。为了让轮候公屋多时、居于不适切居所的市民,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我们会将过渡性房屋供应目标上调至20 000个单位,以及将相关资助计划的资助金额增加至116亿元。过渡性房屋专责小组现正与不同非政府机构审视多幅政府及私人闲置土地作发展过渡性房屋的可行性。

  至于现金津贴试行计划,大家已在《施政报告》看到,我们至八月底已向30 000个合资格的一般公屋申请住户发放现金津贴。截至现时,我们已向超过50 000个申请家庭发放所应得的现金津贴,占已接获的申请个案数目接近八成半。我们会继续加快速度,为这些合资格家庭发放有关现金津贴。

  「劏房」租务管制的条例草案将于下星期三恢复二读,我们希望立法会尽快通过,让条例于明年一月生效,为「劏房」租客提供合理及有效保障。差饷物业估价署会负责条例的执行工作,正在成立一个约50人的团队,协助公众认识新的规管制度、处理查询以及就租务事宜提供资料、谘询和调解服务。在新法例实施后亦会发放已申报的「劏房」租金资料,以及采取适当的执法行动等。

  为配合条例的生效,政府亦委托非政府机构成立区域服务队伍,在地区层面为「劏房」租客和业主提供所需支援,以及设立有关「劏房」租务管制的资讯平台,让租客、业主明白在新条例下双方各有的权利和法定责任,并提供其他有关「劏房」租务的资讯。有关的招标工作已经展开,我们预期有六支区域支援服务队伍可在新法例生效前投入服务。

  以下我会扼要介绍有关运输方面的主要措施。

  为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港深政府已成立「推动港深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专班」),共同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特区政府正积极考虑通过北环线支线经落马洲河套地区接入深圳的新皇岗口岸,亦会通过「专班」与深圳共同探讨优化罗湖口岸的交通接驳之建议。与此同时,「专班」亦已展开连接洪水桥及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的研究,以加强香港及深圳西部的交通联系。

  就《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除了刚才提到的跨境铁路项目外,亦提出在现有罗湖站及上水站之间增设一个新铁路站和将北环线向东延伸。有关初步构想会因应发展局的进一步研究,考虑有关地区土地用途规划、预计新增的人口及就业数目及发展时间表再作详细探讨,务求以最有效方式满足当区居民及就业人士的交通需要。

  此外,特区政府与广东省政府和内地相关当局正在敲定「港珠澳大桥港车北上不设配额计划」的实施安排细节,并致力简化有关的申请程序和降低手续费用。两地政府亦同意计划可稍后延伸至另一个连接香港和深圳的陆路口岸,让香港私家车可以无须配额穿梭粤东粤西。

  本地运输基建方面,我们已邀请港铁公司就东涌线延线、屯门南延线、北环线及洪水桥站展开详细规划及设计。

  为满足预期新界西北的逐步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需求,政府正推展一系列「新界西北道路基建」项目,以加强区内区外的连系,并释放相关区域的发展潜力。主要有五个大型项目,包括(一)十一号干线(元朗至北大屿山段)、(二)青衣至大屿山连接路、(三)元朗公路(蓝地至唐人新村段)扩阔工程、(四)屯门绕道,以及(五)屯门区内主要道路增建工程。这些项目将在二○三一年至二○三六年期间分阶段完成。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亦提出要在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特区政府将会全力协助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加强机场中转枢纽功能,为国家以至大湾区发展作贡献。

  我们正全力推进机场三跑道系统的建设,以及「机场城市」愿景下于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上的多项项目,包括供来自广东及澳门的自驾旅客使用的自动化停车场,提供约6 000个泊车位,以及连接人工岛和航天城的「航天走廊」等。当三跑道系统于二○二四年全面运作后,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运及货运能力将大大提升,令香港更具备条件作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

  作为航空货运枢纽,香港国际机场锐意发展多式货物联运,进一步覆盖和服务大湾区的国际货运需求。机管局正积极推展的项目,包括设立上游物流园及空侧海空联运货运码头,让内地出口货物可无缝送达香港国际机场空侧的货运码头,透过香港的国际航空网络直接转运到世界各地。同样地,国际货物亦可利用相反路线进入内地。这种崭新的海空货物联运模式可以大大提升大湾区的全球通达性,亦有助香港拓展空运货源,进一步发挥香港的空运中转枢纽功能,同时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机管局将于今年年底试行与东莞之间的海空货物联运,以具体测试及设立项目操作流程。

  香港与珠海机场有多方面的合作空间。去年中央政府已经表明对机管局入股珠海机场的支持,以扩大服务港珠两地乘客的腹地。港珠双方正积极跟进入股事宜,务求优势互补,以释放两个机场最大的经济效益,驱动两地的长远经济发展。同时,我们亦正探讨与广东省在珠海共同打造一个高端航空产业群,例如飞机维修工程、飞机零部件代工生产和配送,以及飞机工程专业研究等。

  香港拥有优质高效的港口和发达的航运业务,亦因此汇聚了蓬勃的海运服务业群,造就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为更好实现《十四五规划纲要》机遇和融入国家的发展进程,政府会透过策划香港港口,与大湾区内港口加强协调,以巩固香港的国际海运中心地位。

  为进一步提升港口效率及推动高增值海运服务,运房局正透过香港海运港口局成立专责小组,与业界携手合作,研究推动「智慧港口」发展的具体方案。此外,我们即将开展法例修订工作,为指定海运业务,即船舶管理人、船舶代理人及船舶经纪,提供税务优惠,以吸引更多相关海运企业落户香港。同时,我们亦逐步在全球七个地点成立香港船舶注册处海外支援团队,进一步扩大注册处的服务范围和推广相关服务,为香港登记的远洋船提供更快捷、直接的支援。

  在物流发展方面,我们会透过完善海陆空多式联运及发展高增值物流以促进香港的物流业。政府会继续和业界携手合作,推动大湾区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积极发展和发挥香港区域物流枢纽的优势,抓紧《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大湾区发展机遇。

  我们将于今年年底分阶段通过招标形式出售两幅位于青衣和葵涌的港口后勤用地,当中的青衣用地会于今年十二月出售,以发展多层港口后勤兼现代物流设施,支援港口及物流业的运作。此外,我们去年十月推出总值三亿元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资助先导计划」,反应非常好,截至今年九月已资助101个项目,涉及款项达到约6,600万元。

  香港地少人多,为应付与日俱增的运输及交通需求,政府利用科技推行「智慧出行」,包括由明年中开始,向车主发出供其名下汽车使用的缴费贴,以准备由明年底起,逐步在政府收费隧道及青沙管制区实施「不停车缴费」。这措施既便利驾驶人士,亦可改善隧道交通。有关科技日后亦可应用于「挤塞征费」。我们亦正筹备建立新的电子交通执法系统,以提升执法效率及加强阻吓力,新系统预计在二○二三年开始分阶段启用。
 
2021年10月8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3时50分
即日新闻  

网上广播

《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相关措施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