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十题:热夜天气的影响
**************
  以下为今日(七月二十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廖长江议员的提问和环境局局长黄锦星的书面答覆:

问题:

  香港天文台近年录得本港热夜(即当日最低气温达摄氏28.0度或以上)的数目越来越多,去年有破纪录的50个热夜,而今年五月录得破历年五月份纪录的14个热夜及连续最长(即六个)热夜。有本地大学学者的研究发现,热夜(特别是连续热夜)天气对市民造成的健康风险比日间酷热天气的大,而居于挤迫、通风差的劏房和住宅单位的基层市民所受影响尤甚。该研究提议从城市规划和建筑物设计着手,改善城市和室内的自然通风,以及采取提高绿化比率等措施,以纾缓热夜的影响。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收集下述统计数字:过去三年每月18个区议会分区每区的热夜数目;若有,详情为何;

(二)有否研究热夜天气对市民(特别是基层市民)的健康和生活有何影响;若有,详情为何;

(三)过去三年,有否采取针对性措施,纾缓热夜天气对市民(特别是居于上述研究提及的热夜重灾区,即油尖旺、荃湾、中上环、元朗和天水围的市民)的影响;若有,详情和成效为何;若否,原因为何;及

(四)过去三年,(i)每年民政事务总署辖下各个夜间临时避暑中心的使用情况(包括每间中心开放的夜间数目及使用人次),以及(ii)该署有否收到改善有关服务的建议,并检讨和改善该等中心提供服务的安排;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综合相关政策局及部门,包括食物及卫生局、民政事务总署和香港天文台提供的资料后,我回覆如下:

(一)二○一八至二○二○年香港天文台在香港各区气象站录得的每月及全年平均热夜数目载于附表。整体而言,香港热夜较常见于六月至八月,而市区气象站(例如尖沙咀)录得的热夜数目较郊外地区气象站(例如打鼓岭)录得的热夜数目为多。

(二)在酷热的环境下,人体温度会上升,身体机能亦会自动调节以降温,例如增加排汗和呼吸次数。可是,当环境温度过高,以及生理调节未能有效控制体温时,便会出现热衰竭甚至中暑等情况。小童、长者、长期病如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以及过胖人士均较易中暑。

(三)香港天文台在二○一八年、二○一九年和二○二○年发出酷热天气警告的日数分别为57、53和67。香港天文台会在酷热天气时提醒市民,并提供有关的健康建议,包括留在室内而没有空调设备的人士,应尽量打开窗户以保持空气流通等。此外,民政事务总署设有19间夜间临时避暑中心,均设有空调,并有饮用水供应,供市民暂时休息。

(四)过去三年,民政事务总署的夜间临时避暑中心开放日数及使用人次如下:
 
年份 二○一九年 二○二○年 二○二一年
(截至七月十一日)
开放日数 44 58 30
使用人次 7 371 6 880 3 170

  民政事务总署不时检视开放夜间临时避暑中心的安排,以配合使用该项服务人士的需要。近年落实的优化措施包括:

(i)自二○一七年起,民政事务总署于酷热天气警告生效期间,于日间开放指定社区会堂/社区中心的公用地方,让有需要的市民避暑;

(ii)自二○一七年起,提供单次使用的床单予有需要的避暑人士,以进一步加强夜间临时避暑中心内的垫褥和被铺的清洁卫生;及

(iii)自二○一八年起,在湾仔区、南区、西贡区及离岛区共增设四间夜间临时避暑中心。现时全港18区均设有夜间临时避暑中心,为有需要人士提供服务。
 
2021年7月2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40分
即日新闻  

附件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