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出席「十面埋『服』社会创新服务大赛2016」大型服务日暨颁奖礼致辞(只有中文)
******************************

  以下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今日(七月十日)出席「十面埋『服』社会创新服务大赛2016」大型服务日暨颁奖礼的致辞全文:

行政长官、愿景基金会主席甄伟乔先生、活动筹委会主席郭浩景先生、齐心基金会执行董事张瑞莲女士、各位热心服务社会的义工、各位大朋友、小朋友:

  我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活动,既向来自社会各界的义工朋友致敬,亦为在场60户基层家庭打气。你们的默默耕耘和付出,值得社会肯定。因此,行政长官和我一起参与今天的活动,为大家加油、给力。

  我感谢愿景基金会和齐心基金会联手举办别具意义的「十面埋『服』社会创新服务大赛」,嘉许以创新服务方案向弱势社群送上关怀的义工队伍。比赛今年已踏入第四届,吸引共30队、分别由大中小学学生、职青,以至长者等组群所组成的队伍参加,反应踊跃,同时印证香港不乏热心人士。

  正如大会今年的主题「跃动『义』彩 大爱共融」点出,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努力下,香港近年的跨界扶贫助弱文化明显比以往更热烈。

  这个文化氛围上的转变,首先见诸社会福利署(社署)义工运动的登记数字。截至六月底,已分别有逾126万6千人及2 869个机构登记成为个人义工及义工运动参与机构;相比起二○一二年同期的99万位个人义工及约2 322间参与机构,分别增加了约27万6千位登记义工(增加28%)及547间机构(增加23.5%)。此外,社署义工运动二○一五年全年提供了超过2 424万小时的义务工作,亦较二○一四年的2 240万小时,高出超过180万小时。这些屡创新高的纪录,加上社会上近年成立的多个义工平台、组织,或愿景基金会这类推动义务工作的慈善团体的出现,一再说明参与义务工作的文化已经在香港的社区植根。

  近年,社会企业的兴起、企业义工队伍的持续壮大和商业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亦突显香港商界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和参与正不断提升。

  事实上,本届政府先后透过三个大型公众参与运动──「家是香港」、「筑福香港」及「欣赏香港」,凝聚民、官、商、学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扶助不同弱势组群,以改善基层市民的生活,共同构建和谐关爱社会。而劳工及福利局亦藉着携手扶弱基金、儿童发展基金及社区投资共享基金等鼓励跨界协作的政策平台,积极起动社会各界培幼、助弱、安老、扶贫。

  此外,单是本届政府投放于综援及公共福利金(其中包括俗称「生果金」的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和伤残津贴等)的公共资源,在二○一六至一七年的预算开支为448亿元。换句话说,政府平均每天用于综援及公共福利金的预算开支超过一亿二千万元,充分显示我们决心保障有需要人士的生活。

  本届政府亦于今年五月推出了鼓励自力更生、纾缓跨代贫穷的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低津),向没有领取综援的低收入在职家庭,特别是有儿童的家庭,提供财政支援。以一个合资格的四人家庭为例,包括父母和两名在学子女,父亲全职每月工作时数达144小时,这个家庭每月可得的津贴额为2,200元。若父亲每月工作达192小时,更可领取全额高额基本津贴1,000元,全家津贴总额便达2,600元。低津最近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高度评价,指计划将能鼓励就业,增加劳动力,协助在职基层家庭。我们单于本财政年度已预留29亿元推行低津。

  当然,像「十面埋『服』社会创新服务大赛」这类推动家庭和谐、促进社区互助的平台,可作为关爱社会的推手,凝聚不同界别的热心人士,更为社区注入更多正能量。多谢大家。



2016年7月10日(星期日)
香港时间17时38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