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改善民生措施记者会答问全文(二)
**********************

记者:我想问三条问题,第一问题就是你刚刚谈到推出的社福措施的一些细致和窝心,但今次的《施政报告》根据港大民意,其实是现届政府最低的得分的一份《施政报告》。为什么市民感受不到你那份窝心和感受不到你那份细致呢?原因何在?第二个就是想问,今年特首不断地说「一带一路」,其实都说了很多次,但刚刚司长你在场时说,基本上都没有讲「一带一路」,反而是说「一老一幼」,我亦想了解一下,其实是否在公务员团队或者在执行的部门里面,其实你们都不太认同「一带一路」?或者其实像CY所说,中学生要学识「一带一路」是什么,其实对司长来说,你知否什么是「一带一路」呢?你可否说得出,譬如「一带一路」里面哈撒克和乌兹别克的首都是那里?你会否认知得到呢?第三条问题,我想问张建宗局长,就是刚刚谈到CY在答问时提到,有考虑会退出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其实你们觉得是否支持呢?是否应该呢?是否要等待香港与北韩一样都不在这个《公约》的签署国成员内,会不会影响香港国际形象呢?谢谢。

政务司司长:三个问题,可能第三个都是我回答适合一点。第一,就是市民或者大众对於《施政报告》的评分是由市民大众来决定的,不过,我希望因为市民未完全掌握在这份《施政报告》里面的民生措施。今日我们四位是花了整整一小时,向大家介绍在这份《施政报告》里面的民生措施。我相信昨日纯粹坐听《施政报告》和传媒在今早的报道(的市民),并未完全掌握这些民生的措施,希望市民掌握了之后会更支持特区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工作,亦都认同特区政府多年来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决心。

  第二,行政长官多次提及,我完全同意的,我们要做扶贫、安老、助弱、房屋、环保,都要先搞好经济。刚才我们说的民生项目,在在都是需财,钱财的财,所以如果香港的经济没有一个好的发展,没有增长,实在再下去是很难再推出这么多的改善民生的项目。

  目前香港的经济发展,除了继续可以巩固我们的四大支柱和一些新的产业,但这些无论是四大支柱,以至新的产业,好像创新科技,都应该是抓紧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就是分别来自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的建设。所以,这件事是整个特区政府都认同的,就是先要做好经济,我们才能够可以有能力改善民生。不过,你要知道,今日这个记者招待会是(关於)改善民生(的措施),没有理由我又不断在这里向大家说经济方面的措施。如果你有兴趣,你可以找相关的司局长再谈经济方面的措施,但我可以对你说,这是特区政府共同的理念。

  第三,就是今次的《施政报告》提出,近年多了很多人士来到香港,提出一个酷刑声请。这个对特区政府是制造了一个很大的压力,我记得数字现时已经达一万一千宗,每个月都有接近四百宗这样的新声请提出。但这个工作与是否说我们退出酷刑公约是没有关系的,因为目前我们做的工作是要按终审法院,应该是两年前出了一个判决,就是我们必须要符合我们自己本地法例里面的人权条例来做。所以,《施政报告》里面所说,就是保安局会牵头来检视我们这方面的工作,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以有改善的空间,程序可以怎样做,来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除了人数,开支也是十分严峻的,至今每年我们估计都要六亿多的开支,人数增加我们的开支跟亦会增加。

记者∶我想问数条问题。首先问扶贫安老的措施,其实过去三年多政府在强积金对冲和标准工时,其实进展都不大,以及,昨日梁振英特首都说其实是要调和劳工界和资方各方面,而今日记者会主题其中之一是促进和谐。其实过去数年劳工界和资方的分歧似乎没有收窄,其实是否政府在调和的能力方面有所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问高医生的,关於农业园,其实可不可以说说要收那么多私人土地去发展农业园,其实收地标准会是什么?以及,在圈地时会如何避免被人说与地产商有一些利益关系?

  以及,最后一个问题,想问就是主题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但是李波事件,政府或者是特首至今的解说都无法令港人释疑,其实会不会有一个较好的说法,令港人不那么担心,可以令社会和谐一点?

政务司司长∶第一个问题我请张局长回应。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首先,我想回应你刚才说在过去几年,我们在调和劳资关系是否出现问题呢?答案是绝对不是出现问题。事实上你看看事实,这三年多以来,我们有些实质的进展,大家也可以见到,最简单的例子是去年(农历)年初八侍产假正式生效,另外,其实大家也没有留意得很仔细,在工伤赔偿,即雇员补偿的赔偿额亦大幅增加。这些全是劳资双方大家讨论出来的。当然远一点的,在二○一一年劳动节有最低工资的落实,至今已实施快五年,很多基层市民受惠。但是现在面对的挑战,为什么会到这样的一个地步,其实大家也明白是数个议题也是高度争议的。正如行政长官所说,是老、大、难的问题,积存在社会很久,很深层次的矛盾,但是我们也有勇气拿出来讨论,我们没有回避,没有说我们(任期)只剩下年半,我们做不到事情,我们便不提。我们不是这样。我们正正有个承担,是有胆量去打开盒子去看这些问题,摊出来讨论。第一,你不要忘记,劳工界的诉求亦不少,大家也知道,他们的清单是相当长的,我们说的是标准工时、假期方面要(法定假日与公众假期)看齐、(强积金)对冲的问题,当然现在亦有退休保障的问题出现,还有其他不同的劳工议题,(我们)是完全明白劳工界的诉求,因为劳工界真的希望能够打工仔的权益得到改善,而政府的立场,我们一贯在改善劳工政策的立场很清晰。我们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我们不时要配合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去检视我们的劳工的权益,循序渐进去改善。但是在过程当中,一定要平衡雇主的承受力和雇员的利益这些方面出发,亦要以香港整体利益为依归。首先,大家要明白这些问题,例如标准工时,现在正在一个关键的阶段,两年多以来,若大家有上网页有留意到我们在立法会的交代,有大量的数据分析,其实是在坊间存在的,亦看到市民如何看这议题,现在是到了最后第二期谘询的阶段,希望能够做完这个谘询阶段,可以动笔做报告提交予政府,所以这个阶段政府亦不应该、亦不可能表示政府立场,因为该(标准工时)委员会是一个高层次的委员会,有各方的代表,不是只有劳资双方,还有学者、社会人士,是全面性的。

  第二个便是退保,大家也知道由司长领导的扶贫委员会已经展开了谘询,(强积金)对冲方面我们也是主动把问题拿出来讨论,没有回避。所以大家请给予一些空间、时间,让我们可以在余下的时间,正如行政长官所说,一定要社会各阶层互谅互让,能够各有所得。在未来的日子,这一年半,我一定会在这一方面促进劳资双方的对话。因为大家,特别是商界,也希望能够可以全盘去考虑大家的改善的情况如何,不是零星落索,「斩件」去看。所以我们也希望大家一同坐下讨论,不是交恶,在过程当中多些沟通,可以建立多些共识。我们一定会做工夫,多谢。

政务司司长∶高医生。

食物及徖生局局长:关於发展农业园收地的问题,虽然具体收地的行动将由发展局负责,但我在此或许可以说说我们的考虑。实际上,较早时候我们就新农业政策进行公众谘询时已说清楚,将来我们发展农业园的这个选址,必须是政府有一段长时间都没有发展计划,我们才会进行。至於业权持有人,无论是地产商、个人或真正的农民,视乎他们不同的背景和因素,当然会对收地有不同看法;但若政府说得很清楚,将来作为农业园的地方的范围在可见的将来不会有发展的考虑,我相信业权持有人亦会有不同的考虑。

政务司司长∶就你第三个题目,特区政府对於李波先生和另外几位人士失踪的事件是高度关注的。香港市民对於这件事件表示担心,我们完全可以理解。综合行政长官和律政司司长数日前在本年法律年度开启(典礼)时候的说法,其实有几点我们都已经清晰说了。第一,就是特区政府坚决维护「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个宪法的安排,这是不容置疑的。第二,无论是跨境犯法,或者是跨境执法,都是不能接受。第三,行政长官已经说了现在我们正从多层级、各个方面向内地有关当局寻求协助和查询。第四就是,当我们未掌握情况,以及未有充分资讯的情形下,希望大家也理解,是很难有一个进一步的说法,或者是看法,但这个工作仍然在进行。

记者∶司长,其实刚才提到一些扶贫的措施,是特事特办,是政府内部预留了一些资源。但其实有一些措施就刚才被人批评是区议会化,即例如过绿灯,这些是一些well-intended,即出於良好目的的措施,但其实去到落实的时候,其实可能并不需要全港一起去做,为什么,例如你们已提到区议会是下放权力,为什么你们不将这些措施交回区议会去做呢?而第二方面就是特首提了很多关於「一带一路」的措施,但其实也没有论证过这个政策的成效,以至於提出具体的新措施,那我们不是反对,即是提出一个新的大势的评估,但其实有些措施是否应该经过一个政府内部评核,衡工量值的过程,才提出一些新的政策,以及新的方向呢?例如具体来说,司长本身,你自己都担当与内地合作委员会,督导委员会,即如果现在有了一个新的「一带一路」督导委员会,会否代表全部局长和全部司长又要再坐多一个委员会而商讨差不多的内容的事情呢?因为政府蕴酿政策的过程出了一些新的、偏离了过去的做法呢?

政务司司长∶第一,就是当然我们在进行建设长者友善社区的时候,是会和区议会通力合作的。事实上大家真的不要看轻这项工作名为「建设长者友善社区」,是在很多的城市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来的。当这个城市会面对人口极速老龄化的时候,她真的要很用心去看究竟这个城市在多方面怎样可以更有利於长者的活动、出入和生活等。所以我真的觉得形容它为区议会化是有点「无厘头」,因为这个工作是重要,这个工作要做得细致。这个工作做的时候,是会和地区的议会和地区的团体合作。例如我提到其中一个名为认证计划,是我们建议由地区做,而不是整个香港去做一个长者友善社区的认证,因为这也有一些难度,因为每一个区也是不同的。例如以长者人口来说,香港岛的老化情况就比较严重,例如东区的老化情况就特别严重,但跟一些比较年青的地区,例如元朗区、屯门区,做法上可能会有分别。第二方面,行政长官将会亲自主持「一带一路」督导委员会,跟我负责的香港与内地合作委员会性质是不一样。顾名思义,我负责的那个是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所以「十三五」的规划,以至粤港的合作、深港的合作、闽港的合作,或是於四川省援建的工作,几个自贸区,香港可以怎样参与?前海、横琴、南沙的工作,都是於我的委员会来做。正如你知道,或如果你不知道,你可以问邻座苹果(日报)的潘先生,「一带一路」沿线有六十六个国家。(与)那六十六个国家(的合作)没有理由於香港与内地合作委员会来做,所以一定要用另一个高层次的平台来方便行政长官领导各司、局长怎样就这六十多个国家里的「五通」的工作来进行,包括资金的流通、政策的流通、基建、民心等各方面的工作。所以我看不到我们两个的委员会有什么的重叠,亦跟特区政府,不只限於这届,因为我已做了三十五年的政府工作,一个那么大的议题,往往都是需要一个高层次的领导去做好这项工作的。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的英文部分。)



2016年1月14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1时2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