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出席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第六十八届周年会员大会致辞(只有中文)
******************************

  以下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今日(十一月十二日)出席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第六十八届周年会员大会的致辞全文:

Bernard(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主席陈智思)、海伟(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行政总裁蔡海伟)、各位社福界的同工、友好:

  我一向十分重视和珍惜与社福界同人,以及各位机构同工真诚对话、深入交流的难得机会。因此,当收到海伟的邀请时,我毫不犹豫,答应担任今天的主讲嘉宾。

  我亦非常高兴稍后有机会为今年的「卓越实践在社福」奖励计划颁奖,透过嘉许服务优秀的机构和项目,肯定社福界的社会贡献,与大家彼此激励。

  事实上,今天是我于一星期内第三次支持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的活动,其中两次是在这个礼堂。相信我每年来到社联大礼堂的次数,仅次于立法会会议厅。这说明了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劳福局)与社联关系之紧密,亦说明了社联凝聚社福界力量,促进民、商、官、学跨界合作的重要桥梁角色。

  近年,社联与政府的合作模式更进一步深化,踏入了一个新的里程。其中,劳福局、社会福利署(社署)、社联和业界自二○一二年起举行每年一度的「福利议题及优次会议」,已成为政府与社福界伙伴合作,集思广益,推动福利政策发展的一个策略性平台。

  本届政府一直有就社联提交的具体建议在《施政报告》及《财政预算案》内尽可能作出正面回应,例如我们决定制定贫穷线、实施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优化整笔拨款津助制度、筹划安老服务计划方案,以及加强幼儿照顾服务等,足证政府对社联以至整个社福界的意见高度重视。

  此外,劳福局与社联,以至社福界的深度协作,更在几方面取得突破。

  在福利基建的提升和服务供应的增加上,劳福局于二○一三年推出的「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别计划」,是政府与社福界共同创造互利共赢的最佳例证。我在此衷心感谢社联和逾四十个社福机构的鼎力支持,申请机构更提出超过六十个项目。而为突显承担,并确保有足够资源推行计划,政府已于去年向奖券基金注资公帑100亿元。

  特别计划鼓励持有土地的非政府机构透过扩建或重建,提供多元化服务和增加服务供应,以崭新思维开创多赢的局面:参与机构可藉此达到资源优化,地尽其用;政府亦透过灵活运用奖券基金,并协助相关机构「跑衙门」,与业界共同创造更多福利服务名额,以满足殷切需求。根据估算,特别计划可望于中、长期大幅增加安老和康复服务供应──当中约7 000个为住宿安老服务名额,约2 000个为日间安老服务名额;约2 000个为住宿康复服务名额,约6 000个为日间康复服务名额。硬件上的提升及服务名额的增加,当然意味着对前线同工、专业人员、督导,以至管理人才的需求将随之大增。可以说,福利服务大有可能出现前所未见的庞大机遇。

  在服务规划方面,「安老服务计划方案」工作的展开,是社福界与政府深度协作的另一突破点。

  社联曾于二○一三年八月去信行政长官,要求当局启动「安老服务程序规划」,以作出长远及全面的部署。及后,行政长官于二○一四年《施政报告》宣布委托安老事务委员会(安委会)筹划「安老服务计划方案」,在两年内为长者安老服务作出规划。就此,安委会已成立一个专责工作小组作跟进并聘请香港大学的顾问团队提供协助。安委会已分别于去年年底和今年年中举行两个阶段(分别为「订定范畴阶段」及「制订建议阶段」)的公众参与活动,以分别就计划方案的涵盖范围及处理各项主要安老服务课题的可考虑方向收集持份者的意见。顾问团队现正就第二阶段公众参与活动所收集到的意见,以及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以就各项主要安老服务课题提出建议供安委会作进一步讨论和考虑,从而拟订计划方案的初步建议,为下一阶段(即「建立共识阶段」)的公众参与活动奠下基础。预计下一阶段活动将于明年第一季展开。

  本届政府致力改善民生和推动福利服务的发展。我们的决心和承担,既体现于公共资源的投入,亦见诸施政重点的订立。

  因应高龄社会的来临,劳动力的萎缩,家庭结构的改变,加上政府建构关爱共融社会的施政目标的推动下,过去几年,我们投放于改善民生和社会福利的资源,有增无减。与此同时,正如我多次强调,安老、扶贫、助弱、培幼提升为本届政府的施政重点之一。

  政府于二○一五至一六年度的经常开支中,接近六成用于三个主要的民生政策组别──即教育、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本财年度用于社会福利的经常开支高达597亿元,占整体政府经常开支18.4%,仅次于教育所占的22%,较上年度的545亿元,增加9.5%;而医疗卫生则占整体经常开支的16.8%。

  在发展福利服务的方针上,多年来,政府也透过与社福界建立伙伴关系,共同为有需要人士和弱势社群的福祉打拼。劳福局一直非常重视与社福界的协作关系,过去如是,将来更甚。

  事实上,社署去年用于资助非政府机构服务协议单位的预算资助额便超过119.5亿元;并同时预留了超过16.5亿元,向私营机构和非政府机构,购买包括合约安老院舍、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等福利服务。可见社福机构作为香港福利服务的提供者,其重要角色和所占份额是不可或缺。

  另外,社署将于今年第四季透过奖券基金推行「到校学前康复服务试验计划」,便是政、社、医、学携手,共同解决老、大、难问题的好例子。计划突破既有思维的框框,希望及早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全面的介入及训练服务。

  为了让就读于幼稚园或幼稚园暨幼儿中心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尽早受惠,政府会动用奖券基金四亿二千二百万元推行到校康复服务试验计划。为期两年的试验计划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提供约2 900个名额。除了为就读于普通幼稚园或幼稚园暨幼儿中心的有特殊需要儿童提供到校康复服务外,亦为参与的幼稚园/幼稚园暨幼儿中心的教师/幼儿工作员提供专业谘询及协助;并为家长提供支援,提高他们对有特殊需要子女的接纳及了解,以促进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整体发展。视乎个别非政府机构准备的进度,我们预期试验计划下的项目快将陆续开展。

  这个跨部门、跨专业的外展到校的新服务模式有多个优点。第一,可及早识别和及早介入,让有特殊需要儿童得到适时康复训练,以免错过他们接受训练的黄金期。此外,计划能在服务营运者和幼稚园或幼稚园暨幼儿中心之间建立沟通平台,在学校环境中增加治疗师/社工和幼稚园暨幼儿中心的老师/幼儿工作员的沟通,以了解儿童的需要及给予他们适当的训练。试验计划亦可支援家长,加强他们的照顾能力,并让家长可在家居环境协助子女巩固训练所得。

  展望未来,我深信政府和社福界可以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深化和扩阔彼此的良性互动,以提供更到位、更适切的福利服务。

  最后,我祝愿社联能够继往开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与特区政府一起努力,让关爱文化在香港植根。多谢大家。



2015年11月12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7时30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