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今日(四月二十八日)出席国际扶轮3450地区各社联席午餐会议的致辞全文:
Eugene(方奕展总监)、Peter(彭志宏主席)、各位扶轮社友:
大家好!不知不觉,为期五个月的政改谘询,已进入最后一个星期。感谢你们的邀请,让我可以在谘询期的最后阶段,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五个月来的一些感受,和前瞻未来的工作。所以,很抱歉我不会再向大家介绍谘询文件的内容,反而希望跟大家谈谈我的感受,在稍后大家提问的时候,如果有一些关於我们谘询文件课题的看法和意见,我都很乐意聆听和解答的。
在这个接近五个月的谘询期内,我经常被社会人士和传媒朋友问,对政改的前景是否乐观。虽然我的确讲过,近来出现了一些力求符合《基本法》有关提名委员会规定的方案,是令人欣慰的现象;但政改要成功,除了要过法律一关,还要在政治上凝聚广泛的共识。在这一点上,大家都看到现在各个政党、各个阵营的立场仍是南辕北辙,距离达成共识,仍然是长路漫漫。有同事曾经说笑道,到下一个阶段,我们提出政改方案,寻求立法会支持的时候,现在我们使用「有商有量」的宣传口号可能要有所改变,变成什么呢?或许要借用政府另一个宣传短片,就是打击店铺阻街宣传片的口号:「畀条路行得唔得呀?」希望透过这样可以博取立法会各议员的支持,以求取得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当然,我不希望事情变得这么困难。但这种对於政改、对於实现普选的稍为悲观的感觉,不是我所独有的。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在三月所做的一个民意调查显示,超过53%的受访者预计,政改方案将不获通过,二○一七年行政长官选举办法将原地踏步。这正正显示出市民对於政界各方最终就政改方案达成共识,是缺乏信心的。
我们可以如何为这个困局找寻出路呢?我暂时没有答案。不过,近日我在读的一本我同事借给我的书,是一本谈判学著作、一本英文书,名为《Getting to Yes》,可能在座有很多朋友看过,因为据说是一本非常畅销的书本。看过这本书后,带来了一些启发。虽然我们现在的工作是公众谘询,尚未到「埋身」的谈判阶段。但从广义来说,任何化解分歧、谋求共识的工作,其实都是「谈判」的一种。《Getting to Yes》这本书的副题是这样说的--「Negotiating Agreement Without Giving In」。意思不是说,大家在谈判时要铁板一块、寸步不让;反而是指出谈判各方只要聚焦於彼此的真正利益,发挥创意,就往往可以达成双赢协议,而无须任何一方利益受损。我认为,书中提出的以下两个原则,值得我们在政改工作中作为参考。
「眼於利益,而不是立场」
-------------
第一个原则,就是「眼於利益,而不是立场」(focus on interests, not positions)。利益和立场有什么分别呢?我们用一个业主和租客商议租金为例子,业主开价,租客还价,两者的差距,就是立场上的分别。如果双方的谈判只眼於租金水平,谈判就成为一个零和游戏;遇立场强硬的对手,议价过程往往都是不欢而散。但业主和租客的利益,其实不单是金钱上的回报和付出。例如,业主会关心租金收入的稳定性,租客会关心单位的保养维修等等,双方利益在这些方面往往并无冲突,甚至是一致的。如果双方能考虑彼此立场背后的真正利益,寻找共同点,所得出的租约协议,往往既为双方满意,又能巩固双方关系。
这个分析,如果用於政改的场景,也可说非常合适。近日,不同政党、团体纷纷公布其二○一七年普选行政长官的方案,这些都是立场的陈述,而且彼此差距很大。但这些不同的立场所代表的真正利益究竟是什么呢?换句话说,大家真正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呢?不少人强调要依法办事,按《基本法》规定落实普选;有些人强调制度要让不同政见的人都可以参选;有些人希望提名过程尽量反映民意。这些利益,看似纷纭;但仔细一看,其实可以并行不悖。也即是说,大家表述的立场或许有差距,但大家真正追求的利益并不一定矛盾。如果大家能够致力去找出彼此利益的共通之处,而不是聚焦於立场上的分歧,就有机会可以增加达成共识。
一般人倾向按自己的「立场」来谈判,这是可以理解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谈判的人往往并非以个人身分谈判,而是代表一个群体,群体中较为激进的势力也会施以压力。在这个情况下,能否坚守立场,成为了谈判的人能否取信於支持者的指标。然而,坚守固有的立场,而忘记群体的真正利益,对达成一个互利互惠的协议,其实是很不利的。亦很遗憾,这情况在香港目前的政改讨论中似乎越来越明显。政治人物和政党往往受激进势力的牵制,不但在立场上难以调整,即使是与其他各方接触,尝试调和彼此看法,也随时被认为是出卖群体,动辄得咎。在这种缺乏互信的情况下,要谈共识,实在非常困难,亦可能需要一些勇气。
然而,如果因这些原因,让一个实现普选的机会白白溜走,我认为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因为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全港市民在二○一七年普选行政长官的机会,亦是二○二○年普选立法会,以及在以后继续按实际情况不断优化选举安排的机会。我在今次谘询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广大市民对二○一七年首次普选行政长官的热切期盼。刚才我提及的中大调查,也指出超过七成受访者不接受政制原地踏步。香港人在政改一事上的利益,其实高度重叠,非常一致。各政党、团体既然是代表市民大众,虽然各自对政改有不同立场,但都应该为这个更大的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努力。我想这就是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王光亚先生在上海呼吁立法会议员要「求大同、存大异」的意思,也呼应今日午餐会用「广纳多元、共建大同」这个主题。
因此,我呼吁社会各方,在这个影响深远的政改问题上,不要自限於固有的立场,而要努力寻求彼此相容的利益,更要追求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为一个共赢的普选方案而努力。
「针对问题,不针对人」
-----------
这本书值得我们参考的第二个原则,就是谈判的人应该「针对问题,不针对人」(attack the problem, not the people)。然而,对事不对人,知易行难。毕竟,谈判者都是人,有情绪,有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人与人的沟通又容易会有误解。那么,如何才能把问题和人分开,让我们可以客观理性地讨论呢?这本书提出几个有用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把彼此看成是伙伴,而非对手。如果用图像比喻,谈判者不应该是坐在桌子两边对峙,而应该在桌子的同一边而且要并肩而坐,共同处理面前的问题。这种定位很重要。我们把对方视为对手抑或工作伙伴,会直接影响谈判的互动,影响达成共识的机会。在政改的事情上,坊间把泛民和建制、泛民和中央描绘成敌对双方的论述相当多。但大家不应该忘记,其实社会各方都有一个共同问题要面对,就是如何按《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相关决定,让香港的政制能够进一步民主化,为香港带来普选。如果大家能调整心态,坐到桌子的同一边,摊开问题,携手处理,相信可以打开崭新局面。
第二个把人和问题分开的技巧,是「向前看、不向后看」。有过吵架经验的人都明白,我们和家人、朋友如果有争执,有时会花很多时间「向后看」,争论问题为什么发生,对方以往做错什么事,而不是如何共同处理当前的问题。
回归以来,两次政改的过程中,都令各个持份者之间,甚至在个别政治阵营内,产生了一些猜疑和不信任。如果让这种负面情绪和观感延续到今次政改,事情会很容易拉倒。我们可以选择停留在过去,亦可以选择展望未来,给各方一个新的机会,共同面对面前的问题。哪一个选择才符合彼此的利益,以及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事实是非常明显的。
避免人的因素影响我们处理问题的第三个方法,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就是透过沟通和聆听,增加彼此的互信和了解,避免误会和猜疑。谈判不能够没有沟通,如果谈判者放弃彼此沟通,只是和自己的支持者对话,谈判是不可能成功的。沟通也不能只有形式,要有实效。最有效的,莫过於直接的会面和交流。所以,在这五个月的谘询期内,我们政改谘询三人小组,加上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副局长刘江华,我们出席了超过170场谘询活动。我自己的经验是这样的,跟议员、政党人士、专业人士、街坊、年轻人面对面倾谈,和看报纸和读同事做的报告,感觉是截然不同的,亦是透过面对面的接触,那种感觉是非常实在。我们安排立法会议员和中联办代表开早餐会,访问上海与中央官员见面,目的也是一样,希望增加议员和中央政府之间的了解。我们常常被问,搞这些谘询会、这些会面,到底有没有缩窄分歧。这也许是问错了问题。直接的沟通,关系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涓滴成河、聚沙成塔,是朝达成共识迈出的第一步。
谈了这么多,不是说政改要达成共识很容易,只须几度板斧就可以。谈判是困难的,尤其是政改这么兹事体大的事情上,成功和失败影响深远,市民期望甚殷切,参与者,特别是将来要投票的议员,他们的压力是相当大的。不过,如果我们眼於如何实现各方的真正利益,而非彼此立场上分歧;致力於共同解决问题,摒弃一些猜疑和一些不信任,那么这条本来又窄又难走的普选路,相信会变得宽阔一点,平坦一点。
《Getting to Yes》这本书记载了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美国家庭到英国伦敦旅行,在海德公园玩起在北美流行的飞碟游戏,一个旁观的英国人问:「我看了你们很久,很想问一个问题:到底谁赢了?」这种传来传去的飞碟游戏,其实并没有输赢;也可以说,一家人度过游戏的欢乐时光,所以大家都是赢家。我真诚希望,社会可以同心同德,推进政改,不问谁输谁赢,谁作了让步,谁占了谁甜头,只问如何达致互利共赢。明年,政改方案能够顺利过关,二○一七年超过五百万名香港合资格的选民便可以首次行使选举行政长官的投票权,一人一票选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行政长官。有这样的结果,我相信大家都是赢家。所以,就让我们一起朝getting to universal suffrage这个共同利益和目标而努力吧!
多谢大家。
完
2014年4月28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7时4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