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昨日(二月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行政长官《施政报告》致谢议案(第三节:扶贫、福利、医疗服务、公共生及安老)辩论的致辞全文:
主席:
本节的辩论涵盖了扶贫、福利、医疗服务、公共生和安老的范畴,有二十多位议员发言,其中有十多位议员都有触及扶贫的工作,特别是建议的「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我身为扶贫委员会主席,会集中回应有关扶贫的意见。
我留意到在本节和在第一节辩论时,发言的议员提及在二○一四年《施政报告》里面的扶贫工作,大体上都是表示认同的,亦欢迎有关的扶贫的措施。我和我的相关决策局同事都受到鼓舞。我亦想藉此机会感谢扶贫委员会各个委员在过去一年多的努力,包括本会的四位议员,分别是冯检基议员、张国柱议员、田北辰议员和梁志祥议员。
政府将扶贫工作列为二○一四年《施政报告》的重点施政范畴,绝对不是好像梁耀忠议员所说的为行政长官或是为特区政府去挽民望,亦不是为博一时掌声走民粹主义,而是行政长官深深认为贫穷是香港社会一个需要重视和即时处理的问题。
事实上,在现届政府成立以来的一年多,我们都是按部就班地推出多项有助纾缓贫穷的政策和措施。早前谭耀宗议员在他的发言里面亦列举了这些重要的里程碑,我在这里不再覆述。
在各样工作里面,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制订「贫穷线」。这一条官方的「贫穷线」为政府了解贫穷的情况,制定政策和审视扶贫政策的成效,提供了客观及科学化的基础。事实上,「贫穷线」的分析对我们今次《施政报告》所提出的扶贫蓝图起了关键的作用,例如,其中一项重要扶贫措施,亦即建议的「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低收入津贴」),它的设计及安排亦是以「贫穷线」的分析为依据。如果说制订「贫穷线」是破天荒的举措,推出「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就突显了本届政府的破格思维。
冯检基议员和张超雄议员在他们的发言和分别在他们的修正议案里面,都提及到既然订定了首条官方「贫穷线」,为什么不订立一个减贫或是灭贫的目标呢?这个是否显示特区政府是有心无力呢?
在公布「贫穷线」的时候,我们已经清楚解释,「贫穷线」是有它本身的局限,例如,它只计及收入,而没有计及资产;又例如「贫穷线」是采用「相对贫穷」这个概念,所以统计上将无可避免永远会有一部人士被界定为贫穷,因此要以「贫穷线」为基准订立贫穷(减贫)的指标,并非最可取的做法。
我们亦坦白表明,「贫穷线」并不可以直接理解为「扶贫线」,意思是不能只以「贫穷线」的门槛水平作为领取援助的资格。大家可以想像,如果政府只是眼於减贫或是灭贫的目标,将无可避免地集中了公共资源在「贫穷线」下的家庭,令那些稍高於「贫穷线」上或者在边缘的家庭,将被排除在援助措施之外。这个跟社会普遍认为扶贫政策应该兼备有防贫作用的期望相违背。
我们认为扶贫政策应该有弹性及灵活性,适当平衡扶贫及防贫的功效。事实上,在建议中动用30亿元,可以让20万家庭受惠的「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受惠而处於「贫穷线」以下的大概是9万户,反之有11万户稍为高於「贫穷线」的家庭都会受惠於这个津贴,而起到这个防贫的效应。
大家会问,如果「贫穷线」不是「扶贫线」,它实在有什么作用呢?我可以在这里表明,有了「贫穷线」的辅助及贫穷情况的充分掌握,我们就有基础可以在提出新政策措施时,公布这些计划的减贫效应,例如,按二○一二年的贫穷情况,当时在除税和恒常现金福利转移之后,香港的整体贫穷率,是由百分之十九点六,下降至百分之十五点二。在我们建议推出这个「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推行之后,这个整体贫穷率再会下降二点一个百分点。同样地在儿童贫穷方面,在除税和恒常现金福利转移前的贫穷率是二十四点二。经过现存的现金政策转移后,儿童的贫穷率下降至十九点九。在我们推出「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后,儿童的贫穷率是会减少多四点四个百分点。这个也是邓家彪议员希望知道我们做了扶贫工作之后,如何可以监察得到这些工作的成效,所以我认为现在的阶段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贫穷线」这个政策工具,在整体公共财政许可之下,将资源集中去帮助有需要的家庭。「贫穷线」和香港贫穷情况的分析,以后会按年更新,让公众监察扶贫措施的成效。
主席,今次的《施政报告》提出的扶贫工作范围非常之广泛,受惠的群组亦很多。我想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今次制订扶贫蓝图的理念、信念和具体策略。因为一如张国柱议员所说,大部分的施政工作都应该是理念先行。
行政长官的扶贫理念,早见於他的竞选政纲,就是要鼓励青壮年人透过就业自力更生,而社会保障及福利服务则要在合理和可持续的基础上帮助不能自助的人。
我们亦本一个坚定信念:就是大部分香港市民都愿意自食其力,努力工作,不想依靠福利。这一点可以从以往综援的申领数字反映出来。在过去24个月为例,本港的经济畅旺,处於接近全民就业的水平,失业率长期低於百分之三点五,加上法定最低工资的实施,综援个案数目由二○一二年一月大约27万6千宗跌至二○一三年十二月26万1千宗,跌幅超过百分之五。因失业及低收入领取综援个案的跌幅更为明显,分别达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二十七。我刚才说这个坚定的信念和邓家彪议员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
按以上的理念和信念,我们采取的具体扶贫策略,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形容:支持就业、关顾儿童。
按「支持就业」的策略,我们建议引入「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去帮助大约14万无领综援的在职贫穷户,涉及49万人。儿童是我们的未来,也是让贫穷家庭有机会脱贫的最大希望。根据二○一二年五月发表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量度儿童贫穷情况报告》,我引述:「对儿童来说,身心健康发展的机会只得一次。因此,无论社会经历顺境或逆境,我们都必须坚守承诺,保护儿童,使其免受贫穷影响……各个政府都能够采取成效显著的措施应对儿童贫穷,也确实有这样做。」引述完毕。我认为香港也不应该例外,应该用有效的措施,应对儿童贫穷。
《2012年香港贫穷情况报告》反映儿童贫穷在香港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我们也没有回避。在计及现金福利转移后的102万「贫穷线」下的人士,约有20万9千名为儿童,儿童贫穷率高达百分之十九点九,比整体贫穷率百分之十五点二还高出四点七个百分点。这个现象必须尽快加以改善。
所以建议的「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透过为合资格家庭提供儿童津贴,应付他们生活和学习所需。事实上,「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估计所需动用每年30亿元,大约一半是用於超过18万名合资格儿童和青年。
除了「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外,《施政报告》还有不少关顾儿童的现金援助和服务,旨在更好照顾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需要,提供更多有助儿童全面发展的机会,并藉此减少跨代贫穷。我乐见我们这个工作得到张华峰议员的支持。这些新措施分别包括在扶贫助弱和培育下一代的范畴内。由於时间所限,我不一一列举。各位议员可以参考我们特别印制的「培育青少年」单张。
以下我会集中回应几位议员就「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提出的意见,包括工时的要求、单身在职人士资产的审查和在家庭里的其他成员。首先我必须指出,「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的构思是以本港贫穷情况为依据的。去年九月公布的「贫穷线」及《贫穷情况报告》的分析显示,大约有14万在职住户仍生活在「贫穷线」下,涉及49万人。他们没有领取综援,住户中有不少就业成员努力全职工作,但要独力抚养几口子的家庭,感到非常吃力。特别值得关注的就是这些在职贫穷住户中,六成需要抚养儿童,当中近半更有两名或以上儿童。对这批约15万名家境清贫的儿童或者在学青少年,如果他们能有更多资源用在学习方面,将有助他们冲破跨代贫穷。
有见及此,所以单身人士并没有列入「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的受惠组群里。因为单身人士他是如果按我刚才讲,是努力全职工作的话,在今日法定最低工资的保障之下,如果他亦能够满足我们「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的工时入门门槛,即是144小时,他的按月工资其实已经超越家庭入息中位数接近百分之六十,换句话说,也不会受惠於这个「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事实上,他也没有抚养其他家庭成员的压力,但是这位单身人士仍然可以受惠於我们的鼓励就业交通津贴。
第二个问题就是关於工时的要求。我在这里必须澄清,有资格领取「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的工时入门门槛是144小时,只要他的工作按月满足到这个144小时,就可以获得这个津贴的基本津贴额,标准金额是每月600元。但是为了鼓励多劳多得,对於能够每月工作达208小时或以上的在职人士,我们就建议将这个基本津贴金额提高到1,000元。
但是我必须要澄清,因为有一、两位议员都误解了,在这个计划之下的儿童津贴,他所拿到的金额是不会受到在这个在职家庭的工作成员的工时所影响的。儿童津贴只会按家庭收入,换句话说,在家庭中位数的百分之五十及以下,或者是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不高於百分之六十,分为全额津贴,每名合资格儿童每月800元,或者每名合资格儿童的半额津贴400元。
第三就是关於资产审查。我们今次的「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是参考了超过15份建议书。在这些政党和团体提交的意见书中,其中分歧最多的就是计划是否需要设资产审查?同意须审查资产的,亦提议资产上限应较其他社会保障计划宽松。我们有责任确保这项由公帑资助而且涵盖面甚广的扶贫措施,是在合理及可持续的基础上帮助基层人士,因此认为申请家庭须要通过资产审查。我们建议大致沿用申请公屋的资产审查限额。这个相当宽松的安排将鼓励低收入家庭可以积谷防饥。如果在这时候放弃资产审查,既不能够满足我刚才说,对於公帑运用得宜的考虑,恐怕亦令到有社会人士认为我们的福利援助计划太过宽松,而是引起社会上不必要纷争。
我留意到几位议员在发言里都是认为我们计划中要求的工时,特别是每月208(小时的)工时(要求)是过高,也都认为我们或许需要为这个家庭里的其他成员、长者、伤残人士和长期病患者提供额外的津贴。就工时而言,整个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的理据,是协助一批努力的去全职工作、仍无法支持整个家庭所需要的人士,所以减低对非单亲人士的工时的要求,将有违这个政策的理念,并可能会影响到劳工的市场。
至於低收入家庭中的长者、伤残人士和长期病患者,长者已经可以受惠於在去年推出的长者生活津贴,和残疾人士可以受惠於现金的伤残津贴,如果我们为这些家庭成员再提供额外的津贴,对於公帑有效运用,似乎并不适宜。
主席,「低收入津贴」是本届政府继「长者生活津贴」后,另一项重要的扶贫政策。《施政报告》公布后,社会上对这项措施的反应大致正面。我们会小心研究和考虑各位议员对这项计划的意见,敲定各项细节后会向立法会申请拨款。潘兆平议员希望知道究竟这个计划会在二○一五年的年头或年尾推行?由於这个计划是要惠及20万家庭,而且在执行上极为复杂,恐怕目前我不能够有一个确定的答覆,但无论如何,如果计划能够早日得到立法会议员的支持通过,相信有利於计划的早日推行。
主席,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和食物及生局局长稍后会分别就安老助弱、社会福利,以及医疗服务和公共生的政策措施发言。我最后只是想讲讲都是属於这节辩论里的有关少数族裔的支援。我留意到在这节里面只有张国柱议员和毛孟静议员有提及我们关於支援少数族裔的措施,而他们都表示欢迎和支持的。我可以很高兴地说,在《施政报告》公布后,整套支援少数族裔的建议都是得到平等机会委员会和关注少数族裔团体的正面反应。我知道下一步的工作关键是执行,我们承诺在日后会密切监察整套建议的落实和成效的评估,亦欢迎议员的监察,和我们一起把这个工作做好。
主席,行政长官在二○一四年《施政报告》勾划出本届政府的扶贫蓝图,体现了现届政府处理贫穷问题的决心和承诺,这一系列的措施是建基於可持续的公共财政,合理地去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群组,从而建立一个关爱的社会。主席,我恳请各位议员支持二○一四年的《施政报告》。多谢主席。
完
2014年2月14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0时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