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馆展出万青蓈珍藏之师友馈赠书画印章(附图)
***********************

  著名现代中国美术史学者及书画家万青蓈教授,珍藏多位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名家的作品,其中一百四十多项书画、印章及亲笔信札等,将由明日(十二月十三日)起至明年四月二十三日在香港艺术馆举行的「存念──万青蓈珍藏师友馈赠书画印展览」中展出。

  展览的开幕礼於今日(十二月十二日)举行,主礼嘉宾包括民政事务局副局长许晓晖、万青蓈教授、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冯程淑仪,以及香港艺术馆总馆长谭美儿。

  许晓晖致辞时表示,是次展览从万青蓈教授的私人珍藏中,精选了五十四位艺术家的书画印章作品和亲笔信札,全部都是恩师和前辈好友送给万青蓈教授「存为纪念」的礼物,这些作品和书信让人深深体会到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而且见证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艺术发展脉络。

  许晓晖说:「从展出的作品,观众可以看到吴作人夫妇对后辈的劝勉、李可染对学生的教导、陆俨少的画论与实践、黄永玉给『老徒弟』的处世格言等,这些作品立体呈现了多位赫赫有名的艺术家的真挚情谊,而这正是今次展览最独特和吸引的地方。」

  「正如万教授所说,收藏『是情谊的见证』,一件作品能够打动观众,并非在於其市场价值,而是作品背后的故事和蕴含的情感。」

  万青蓈教授於一九六三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下称美院),随后爆发文化大革命,由於家庭背景的关系万青蓈教授被囿入「牛棚」,就是关押被指为「牛鬼蛇神」的反革命分子的地方。因此能与比他年长很多的美院教授成为莫逆,当时的「棚友」包括李可染、吴作人、黄永玉、李苦禅、郭味蕖等大师,故他常以因祸得福来形容这段艰苦往事。

  其后万青蓈教授於一九七三年拜师李可染,一九七六年拜师陆俨少,跟享誉盛名的两大山水画家「南陆北李」问学。一九八四年万教青蓈授留学美国,一九八九年开始於香港大学任教,二○○六年任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建院总监及视觉艺术讲座教授,直至二○一一年退休,执教鞭二十多年,倾其所学,栽培香港一代又一代的艺术人才。

  是次展览分为五个时期,包括:
(一)「大师们的牛棚小友」(一九六三至一九七三年)──展出文革时期被关在美院牛棚时的师友如李苦禅、李可染、郭味蕖、吴作人、黄永玉等作品;
(二)「北京画院的日子」(一九七三至一九七九年)──从「上山下乡运动」至返回北京画院工作,展出画院前辈和同事崔子范、尹瘦石、潘隰兹、娄师白、周思聪、张仁芝、石齐等作品;
(三)「回归中央美术学院」(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四年)──考入美院研究院,并拜上海画院的陆俨少为师,展出陆俨少的山水画及亲笔信札作品显露出万青蓈教授对追求艺术的热忱;以及其他省市画院画家如林散之、费新我、方增先、卢坤峰等作品;
(四)「留洋博士国粹派」(一九八四至一九八九年)──当时自费留学美国,展出期间与吴作人、萧淑芳、陆俨少等互通之亲笔书信;
(五)「香港高校打工仔」(一九八九至二○一一年)──回港后於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任教,展出师友作品包括启功、杨仁恺、黄君实、胡永凯、卢辅圣、李庚等。

  展览还包括了石印篆刻艺术作品多件,都是万青蓈教授的好友韩天衡、吴子建、王镛、张子宁等馈赠的常用印章。此外,万青蓈教授更亲笔撰文述说每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和鲜为人知的往事逸闻,令观众彷佛回到那个沧海横流的年代,与各位艺术大师共尝甘苦,领略超脱现实的艺术精神。

  配合是次展览,香港艺术馆将举办一系列讲座,当中於十二月十四日举行的「那些年,我们一起成长的回忆」,万青蓈教授将与艺术家黄黑蛮、李可染画院执行院长李庚进行对谈,万青蓈教授并於十二月二十一日主持「存念──藏品背后的人与事」讲座,细诉他与展品之间的往事。两项讲座於下午二时三十分及至下午四时三十分在该馆一楼大堂,以普通话举行,费用全免。名额先到先得。此外,是项展览的彩色图录现於该馆一楼大堂发售。

  香港艺术馆位於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号。开放时间为平日上午十时至下午六时,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上午十时至晚上七时,圣诞节前夕及农历年除夕上午十时至下午五时,逢星期四(公众假期除外)及农历年初一、二休息。入场费十元,全日制学生、高龄人士及残疾人士半价优惠,二十人或以上团体可享团体优惠七元,逢星期三免费入场。

  有关展览资料,欢迎浏览香港艺术馆网页www.lcsd.gov.hk/CE/Museum/Arts/zh_TW/web/ma/exhibition.html#02,或致电二七二一 ○一一六查询。



2013年12月12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9时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