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长与传媒谈话内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长吴克俭今日(三月九日)出席欧洲高等教育展览开幕礼后与传媒的谈话内容:

记者:现时有不少(领取)政府资助(学生的)家长错误申报自己的薪酬,会否考虑要学资处(学生资助办事处)要求家长必须提供粮单,或到税务局取得证明?如果这样做会否扰民?现时大学生骗取资助或少报自己家长薪金的情况是否很严重,是否需要改善?

教育局局长:因为学资处管理大家、你及我的钱,所以有基本的机制,我相信他们有多年的经验,必定会很好地处理。而这多年来,学生及家长都认为这过程是公平公正,亦是可接受,所以我会交由学资处去处理有关程序。大家无需担心,他们有经验,都是你和我的钱,是可得以完善管理。

记者:如果要求家长必须提供粮单或到税务局取得证明,会否变成一个很扰民的措施?

教育局局长:我相信他们会看看哪一方面会比较容易一点实行,如果他们真的没有这些文件,也不可以要求。我相信学资处会与家长就这方面讨论,大家无需太担心。

记者:议员在电台节目中指出资助奖学金是缺乏远见,因为只要求学生回来担任教师工作,其实这么多的意见,会否考虑第一年都不设这限制?

教育局局长:大家看看教师培训奖学金的计划,叶刘淑仪议员的建议是很好的,是就香港整体全面的需求和发展方向。现在所做只是第一步,一个先导计划,特别针对教育这方面来开展。我相信在发展过程中看到相关经验,我们一定会作各方面的考虑。我再强调这计划的四亿八千万元只是一个种子基金,实质上,根据投资回报每一年约有二千万元,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每年二十名杰出学生或杰出学人,真的希望以教育为终身事业,在这方面作出人才的长远培训,特别在国际人才方面,我们认为这样做对香港未来是好的。作为一个先导计划,取得有关经验,然后再作长远的考虑和检讨。

记者:但未必每个人都适合做教师,为什么一定要尖子回流做教师……

教育局局长:其实杰出学生有很多途径,你看到工程、金融及医疗方面都有,所以他们有很多其他考虑。我们在这方面是特别针对那些有杰出表现、品学兼优,特别对教育方面有承诺的,所以不是有很多位,只有二十个,特别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有些人担心,(他们)回来后会否读书,会否留下教书,其实不用担心。因为,第一,如果他不是以教育作为终身事业,就不会用这个途径,有很多其他选择。第二,他回来时,我们在过程中都会与他不断保持联系,不断加强他对教育的认识,亦给予很多有关计划让他去参与,他很快就可以成为我们的一份子,特别是教育界的一份子。第三,我相信校长或很多学校,不同科目或不同性质的学校,特别是公营、资助学校,都会就这方面与他们保持联系及接触,以及一些计划及服务,大家互相认识多了,他们将来的投入感会更加强。

记者:李惠利方面,有否与浸大有进一步的联系?

教育局局长:有关李惠利方面,已经说了很多,又发了补充,所以我没有其他特别补充。我已提过,它有一个信件及最新的建议书,我已经收到,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又收到。我们会与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我们会不时接触。

记者:海外升学方面,文凭试推出后,不少家长会将小朋友送往其他地方读书,会否见到趋势比以前多了?知道四月时考评局都会作检讨,现时教育局有否就哪方向检讨新学制?

教育局局长:新高中过去三年的第一个循环已成功地落实。过程中,我们发现到外地就读的学生人数有7%,比过往5至6%多了少许,可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点,我们很高兴看到新高中、中学文凭这资历,是广泛受到国际的认可,因为如不认可,他们(海外院校)根本不会收我们的学生,所以这是从另一角度去看。我们觉得香港是一个国际城市,很多家长都有期望,有时在外地,有时在本地,暂时5、6%至7%,过往都有类似水平,所以我并不认为有特别激烈的增加。大家看到多些经验,希望新高中一直发展时,认受性及适应性一直不断加强,大家可以更明确地看到其功能。



2013年3月9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17时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