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十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何俊仁议员的提问和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的答覆:
问题:
据报,中央政策组(中策组)首席顾问最近在接受电视访问时表示,日后会投放更多资源和人手,密切留意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站和讨论区的讯息。此外,中策组获委派一项新任务,就是为数以百计的谘询组织及委员会物色人才。亦有报道指出,最近有政务主任收到通知,所有重要的法定机构和谘询组织公职的委任,均须向中策组一名新任全职顾问汇报。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未来五年,中策组会投放多少资源和人手,监察市民在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站和讨论区发表对公共事务的意见;会否增聘人手在社交网站和讨论区发表评论;若会,会增聘多少人手;
(二)有关法定机构和谘询组织公职的委任,过往各决策局是否须向中策组的顾问汇报;自该措施实施以来,各决策局共汇报了多少个公职的人选,以及该名顾问有否对任何人选提出反对;若有提出反对,有关的人选最终有否获委任;及
(三)有否评估中策组在委任法定机构和谘询组织公职的新职能,会否削弱决策局委任社会人士担任公职的权力;若评估结果是会,详情为何;若评估结果是不会,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中央政策组(中策组)的主要职能一直都是向政府最高层,即行政长官、政务司司长和财政司司长提供意见,属智囊性质。中策组除进行政策研究和草拟每年的施政报告外,亦深入探讨各项重大的政策议题,以及了解和分析社情民意,并透过委任非全职顾问的安排,鼓励社会讨论公共政策。近年,中策组亦为策略发展委员会提供秘书处支援服务。
现就问题的三部分,答覆如下:
(一)了解和分析社情民意,是中策组的一项重要工作。中策组一直通过多种渠道,例如中策组的非全职顾问和社会网络、报章杂志、电子传媒、定期举办民意调查等,以掌握社情民意。
近年网上媒体兴起,特别受到年轻一代欢迎。市民表达意见已不限於传统媒体。为与时并进,中策组需要扩阔收集、了解和分析的渠道至网上媒体,以更全面了解和分析社情民意。中策组较早前从现有资源调动一至两人负责网上意见的搜集,但有关人员不会在社交网络和讨论区发表意见或评论。
(二)政府当局并无要求各决策局在委任法定机构和谘询组织的成员前须向中策组的顾问汇报,也无赋予中策组审批、决定或否决决策局提出委任人选的权力或任务。
特区政府的谘询和法定组织,是香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辅助政府施政的重要作用。参与谘询和法定组织的工作,亦是有志人士服务社会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吸纳和任命社会各界人士加入谘询和法定组织,能加强政府与社会各界的连系,增加互相了解,亦有助政府掌握社会脉搏,以及听取不同界别和专业的意见,令政策的制订和推行更能反映社情民意。
行政长官已表明,政府委任谘询和法定组织非官方成员的原则不变,仍然是用人唯才。一直以来,各主要谘询和法定组织的主席和委员,皆根据有关法例或行政程序任命。各决策局会继续负责其辖下谘询和法定组织的任命程序,制订人选名单供委任当局考虑和决定。
多年来,中策组积聚了数百名非全职顾问,掌握一个可观的人才库。中策组过往不时直接向行政长官、政务司司长和财政司司长推荐人才。本届政府认为有必要培养更多有志服务香港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人才。中策组会加强这方面的政策研究,并更有系统地为政府高层就可供考虑获委派出任公职的人士提供意见。为此,当局提示决策局在制订重要机构或委员会的建议委任名单时,可谘询中策组。
具体来说,中策组会为各决策局在制订委任人员名单供委任当局(例如行政长官)考虑时提供意见。这种较往时有系统的谘询服务,可避免各局在同一时间各自敲定人选时出现的重叠,并有助吸纳更广泛的界别人士参与。
但我必须强调,中策组只是提供意见或人选,决策局局长和局内专职公务员同事可接纳或不接纳这些意见或人选。委任程序和最终建议的人选仍由相关决策局负责,而决定则由委任当局作出。中策组并无审批权,也无否决权。
(三)由於中策组只是提供谘询服务,既无审批权,亦无否决权,因此完全不会削弱决策局提名或委任社会人士担任公职的角色与权力。
完
2012年11月2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1时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