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玳瑁回归大海(附图)
************

  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今日(六月二十七日)在香港南面水域放流两只接近成年的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渔护署分别在二○一○年十月及今年五月接收它们。

  经渔护署人员的初步评估后,两只玳瑁被送到香港海洋公园(海洋公园)接受兽医治理。它们自此寄居於公园,接受密切观察和兽医定期检查,海洋公园职员提供的日常食粮有鱿鱼、鲜虾和鱼等,与野生玳瑁的食物相近。

  海洋公园首席兽医马伯乐表示:「首只玳瑁在二○一○年送到公园时,体重过轻,背甲亦有擦伤的痕迹。而第二只玳瑁在二○一二年抵达公园时,我们在其排泄物中发现异物,包括塑胶拉炼及吸管,它还有肌肉紧张的症状。幸好,两只玳瑁在兽医及动物护理团队的悉心照料及治理下,健康及行为状况已有明显改善,康复进度十分理想。」

  在康复期间,两只玳瑁明显长大及表现活跃,健康状况良好,显示它们适合重回大海生活。它们现时分别重十五及十公斤,背甲长约五十七及四十九厘米。

  回归大海前,渔护署替玳瑁的四肢扣上刻有独特编号的金属标记及植入晶片,方便日后识辨身分,同时在其背甲上装上徖星追踪器。通过追踪它们在海洋的动向及觅食地的位置,渔护署可制定适当的存护措施,以及与各地有关机构合作,共同保育全球极度濒危的玳瑁。

  渔护署特别感谢海洋公园兽医及职员的协助和努力,悉心照顾两只玳瑁。渔护署会继续与海洋公园合作,处理有关动物搁浅的工作。

  在本港,所有海孁品种均受到《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第170章)及《保护濒危动植物物种条例》(第586章)的保护。而在香港水域出没的五种海孁中,玳瑁最为罕见。玳瑁以其强而有力似鹰咀的喙部及呈蜜糖啡带有深棕色云石条纹的孁壳而闻名。

  渔护署呼吁市民若发现海孁的踪影或搁浅的海孁,可透过1823电话中心联络渔护署。为鼓励公众参与海孁保育,渔护署会继续透过教育活动及讲座向市民宣扬有关信息。



2012年6月2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