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局局长在市区重建局「需求主导」项目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附图)
******************************

  以下是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今日(四月二十日)在市区重建局启动「需求主导」项目记者会的开场发言:

  各位传媒朋友,早晨。我今日非常高兴联同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张震远主席公布第一批在「需求主导」下展开的重建项目。今日一口气开展三个重建项目。

  「需求主导」的重建模式是特区政府希望在市区更新方面为旧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重建模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事实上,今日亦是我与张主席就新《市区重建策略》下的工作举行第三次联合记者招待会。第一次是公布新《市区重建策略》的新措施;而上一次则是有关「楼换楼」安排和在启德用地进行第一个「楼换楼」项目。

  《市区重建策略》的工作大家也非常掌握。就「需求主导」的重建模式,我想在此先讲一个故事。二○○七年我刚上任不久,当时有些重建项目相当具争议性,当时张震远主席也曾感慨地说,市区重建局其实是为市民服务,我们都是为市民改善旧区的生活环境,为何我们不选一些市民欢迎我们的项目来做,为何好像令市民不开心呢?提到不开心,有时真的是不开心,张主席好像有一件新西装也被人扯烂,我亦处理过市区重建项目中富争议性的场面。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如何做到让市建局的工作广泛受到旧区居民的欢迎?随后,在二○○八年我们开展了两年多的市区更新的策略研究,我们很重视旧区居民的意愿。《市区重建策略》检讨的两年过程中,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构想」,我们与市民一起商量,听他们对市区重建的期望,我们在很早阶段已经听到刚才我提及张主席的那种感慨,旧区居民觉得为何不可让他们主导何时进行重建,以及如何重建。我们听到意见后,到《市区重建策略》的第三阶段「建立共识」,便具体在这本书内提出市建局回应的「需求主导」模式。当然,在旧区重建的多元化模式中,除了「需求主导」,仍以市建局作为执行者,我们另外有一种模式是以市建局作为促进者,我们都在这份文件内提出让社会讨论。我很高兴这些新构思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建立共识的工作成功做了。随后经过行政会议通过新《市区重建策略》,即这本书,里面写明市建局往后的重建工作再不是单一模式由上而下,由官方来决定在哪里重建。我们非常尊重旧楼业主,他可以自己联同相当部分的业主提出重建,希望市建局入场帮他们重建,亦可以邀请市建局作为促进者协助重建工作。

  自从我们在二○一一年二月采纳了新《市区重建策略》后,我是非常感激市建局的董事局和由罗义坤先生领导的管理阶层,马不停蹄为这些概念性的构思注入具体内容,及在执行上亦细化了。

  针对「需求主导」,已於去年提出邀请旧楼业主申请,截止时,市建局一共收到二十五个项目,今日我们一口气展开三个项目。大家或会觉得,会令很多业主失望,稍后张主席会介绍,其实因为很多仍未达到基本要求,例如业权的要求,因为虽然是「需求主导」,亦要有起码大部分业主的需求,因为在香港我们要有一个民主过程,如果只是很少部分业主在他们的地段上提出重建,或许亦会有很大争议性,所以「需求主导」的设计是要先过了某一业权的门槛才可请市建局入场。在今次的二十五个项目中,有很多仍未达至这要求,并不等於我们刻意不去回应这些业主的需求。但我觉得不需要失望,因为今年稍后市建局会进行另一轮申请的邀请。我希望经过我们今次的经验,和旧区居民见到原来真的可以做到,像今日的深水桋海坛街和在大角咀杉树街项目,我希望有关业主往后可以出来分享,原来真的可以透过「需求主导」,业主大家磋商后请市建局入场,是可以满足他们多年希望改善居住环境的诉求。下一轮申请,即使在今轮未能达至门槛的业主可以再次重新申请。发展局亦会积极配合,因为每一个重建项目都要得到财政司司长同意纳入市建局来年的业务计划。今次市建局提出了三个项目,即使较原先的计划为多,本来只做一至两个,财政司司长都全数接纳。所以我们今日能够向大家介绍一并展开这三个重建项目,稍后我亦会与张主席到其中一个项目的现场探访有关的业主。我现在请张主席向大家详细介绍今次这三个项目。



2012年4月20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6时0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