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发展局局长提交予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特别会议介绍规划及地政工作范畴的书面发言稿件全文
******************************

  以下是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今日(三月七日)提交予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特别会议介绍规划及地政工作范畴的书面发言稿件全文:

主席:

  我非常感谢各位议员关注发展局的财政预算草案。我辖下的管制人员已就有关规划及地政范畴的资源运用事宜,答覆了议员所提出的215条书面问题。他们会在今天的会议上,解答各位议员进一步的提问。

  在二○一二至一三年度,规划及地政范畴的经常开支为38亿4,793万元,较二○一一至一二年度的修订预算35亿3,760万元,增加了3亿1,033万元(8.8%)。增加的资源主要用於加强本港楼宇安全的工作,特别是对新界豁免管制屋宇僭建的执法和巡查分间单位,以及与增加土地供应和加强政府土地管理相关的项目。

  在二○一二至一三年度,我们将增设约100个公务员职位,包括开设三个首长级公务员职位。

  现在,我向各位议员简介本局在新财政年度在规划及地政范畴的工作重点。

土地供应

  社会上广泛认同持续供应住宅用地是稳定房地产发展的重要一环,政府在未来一年会继续采取有效增加土地供应的策略。

  二○一二至一三年度政府卖地计划包括可建约13 500个单位的47幅住宅用地,当中24幅是新增用地,23幅则滚存自去年度卖地计划。新增可供出售的住宅用地数量彰显了政府增加房屋土地供应的决心,亦反映过去一年在财政司司长主持的房屋用地供应督导小组的领导下,各政策局和部门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二○一二至一三年度卖地计划中,政府首次将启德发展区的私人住宅用地纳入卖地计划内。两幅在该区面积共约1.6公顷的用地可提供约1 000个单位。启德发展区完成发展后,将可提供土地兴建约17 000个私人住宅单位,包括市区重建局推行「楼换楼」计划而兴建的单位。

  二○一二至一三年度卖地计划的另一重点是把位於将军澳、屯门和大埔的四幅大型用地分拆出售,以增加市场竞争。我们将在不影响规划意向的前提下,继续把这做法应用在其他合适土地。

  为确保住宅单位的供应,包括中小型单位,我们将因应个别地盘特色和市场情况就合适用地继续施加限量或限限制。不过,正如我早前指出,我们在施加限要求方面会非常谨慎小心,以免对市场干预太大。这是由於政府已经复建新居屋,另一方面因为在铁路沿线,特别西铁物业发展项目,以及市区重建局(市建局)的项目,亦分别有相当数量属中小型单位。但我们会继续施加限量要求,因为土地是珍贵资源,需要花很多工夫开拓发展,限量措施可确保政府推出的土地有一定数量的房屋供应。

  我们亦将继续按季预先公布政府主动卖地安排。在二○一二至一三年度第一季度,即二○一二年四月至六月,政府将安排透过招标出售四幅住宅用地,分别为两幅位於将军澳、一幅位於沙田和一幅位於北角的用地,共可提供约1 400个单位。政府将就将军澳和北角三幅用地加设须提供单位最低数目的要求,以确保住宅单位供应数量。

  透过政府的卖地计划,西铁朗屏站(北)、朗屏站(南)、荃湾西站六区、元朗站四个西铁物业发展项目、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公司)拥有的大围站、天水围轻铁总站和将军澳三个物业发展项目、市建局的重建项目、土地契约修订/换地项目,以及无须土地契约修订/换地的私人重建项目,下一年度总土地供应量估计可提供约30 000个私人住宅单位。

  我们会继续努力建立土地储备。正如财政司司长在其财政预算案演辞中所说,我们将继续多管齐下开拓土地资源,这项工作不会受到经济周期和楼市上落的影响。

利用铁路沿线物业发展潜力

  适当增加土地发展密度,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增加住宅的供应;但与此同时,市民对优质城市环境的诉求与日俱增。因此,规划土地用途和发展密度时必须作出适当的平衡。政府大力投资铁路,让新界地区居民也能便捷地进出市区;因此,我们应尽量善用铁路沿线的物业发展潜力。

  为增加房屋土地供应,政府早前已邀请港铁公司就锦上路站及八乡维修中心上盖物业发展提交研究报告。由於锦上路站及八乡维修中心不涉及收地及已设有铁路车站,拟议的上盖物业可较优先发展。待改划用地的程序完成后,锦上路站及八乡维修中心的土地最快可於二○一四年批出作发展。在平衡发展潜力、环境、乡郊特色及其他限制后,建议兴建中密度的住宅发展。以总地积比率三倍计算,两幅土地可兴建约60万平方米住用楼面面积,提供约8 700个住宅单位,其中约40%为中小型住宅单位。

  除了探讨两幅土地的发展外,报告亦研究锦上路站及八乡维修中心周边约100公顷土地(注:有关土地范围不包括区内的「乡村式发展」地带。)的发展潜力。报告根据不同密度的发展方案进行了环境、生态、交通、渠务、污水、通风、文物、景观及公用设施等方面的技术性评估,并指出毗连的土地亦具发展潜力作房屋发展,包括公营房屋发展。规划署及相关部门正与港铁公司就有关报告的建议作进一步研究,并对区内的规划用途地带作出检讨,以配合发展需要。当规划用途地带检讨完成后,规划署会向城市规划委员会建议修订有关的大纲图,亦会广泛谘询区内人士的意见。初步估计提高发展密度后周边地区可兴建约100万平方米总楼面面积,提供共约15 000个(包括公营房屋)住宅单位。运输及房屋局亦会就公营房屋发展作进一步可行性研究。

  政府正邀请港铁公司探讨其他沿线可供进一步发展的用地,然而我们目前并未定出具体的地点。我们会与港铁公司商讨。

正进行的土地用途研究和检讨

  规划署正进行多个土地用途研究和检讨,涉及2 500多公顷的土地,其中较大型的研究和检讨包括:

* 新界东北新发展区:规划署正联同土木工程拓展署进行规划及工程研究,预计於二○一三年完成。新发展区最早可於二○一八年开始提供土地供房屋发展。

* 洪水桥新发展区:规划署正联同土木工程拓展署进行规划及工程研究,预计於二○一四年完成。估计新发展区最早可於二○二一年开始提供土地供房屋发展。

* 检讨北区/元朗可作房屋发展的土地:已选定四幅位於古洞南、元朗南、粉岭/上水第30区及缸瓦甫的土地进行规划及工程研究,以确定发展上述土地作住宅用途的可行性及规模。研究会在二○一二年年底展开,为期约18至30个月不等。

* 东涌新市镇余下发展: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规划署正进行详细的规划及工程研究,范围覆盖东涌及其毗邻地区,包括休耕地、前滨及海床,预计於二○一四年完成。

* 工业用地:规划署已完成最新一次的「全港工业用地分区研究」,检讨「工业」及「其他指定用途」注明「商贸」地带内仍未进行发展的工业用地,并了解这两个地带内现有私人工业楼宇的使用情况。研究建议改划大约60公顷工业用地作非工业用途,而其中半数约30公顷位於荃湾、元朗、火炭、小沥源、屯门、大角咀及粉岭的工业用地可改划作住宅发展。涉及荃湾及元朗用地的分区计划大纲图的修订程序已经完成,而涉及大角咀用地的分区计划大纲图的修订已於二○一一年八月刊宪,现正处理收到的申述和意见。其他大纲图的修订程序将陆续展开。如改划建议全部落实,全港的「工业」地带会由约297公顷减少至约241公顷,而「商贸」地带则会由约200公顷增加至约209公顷。

* 绿化地带:现时全港约有15 258公顷的土地被规划作「绿化地带」,约占法定规划图则涵盖的总土地面积的26%。其功能主要是保育自然环境,利用天然地理环境作为市区和近郊的发展区的界限,以抑制市区范围的扩展,并提供土地作静态康乐场地。首阶段的检讨工作已完成,主要集中在新界区一些没有植披、荒废、已平整或已被破坏的「绿化地带」土地,旨在找出适合出售作私人住宅发展的政府土地及可透过收地及清拆而作公屋/资助房屋的政府及/或私人土地。考虑到不同的因素,包括土地业权、地形、周围环境等,初步建议可改划共15幅「绿化地带」土地作住宅发展用途,分布在大埔、沙田、屯门、元朗及西贡区。将「绿化地带」土地改划作住宅发展用途前,必须先进行修订法定图则的程序。我们会在改划土地用途时,按既定程序谘询公众的意见。我们亦已展开第二阶段的检讨工作,集中在可透过改划土地用途容许发展商进行住宅或其他用途发展的私人土地。预计在二○一二年年中完成整个检讨。

* 「政府、机构或社区」用途土地:检讨已完成,结果显示24幅用地适合作为住宅发展。有关土地大部分位於「政府、机构或社区」地带内,我们必须先进行修订法定图则的程序,以便改作住宅发展用途。我们会在改划土地用途时,按既定程序谘询公众的意见。我们并会研究如何减低一些政府公用设施对周边土地发展的限制,以释放更多可用土地。过往的例子包括:前黄大仙警察宿舍已於二○○七年出售作私人住宅发展,有关住宅项目亦已落成;前红戛利工街前已婚海关人员宿舍已於二○一一年出售作私人住宅发展;前北角油街前政府物料仓库已於二○一一年出售作酒店及住宅/商业发展;前葵涌已婚警察宿舍、前沙田已婚消防宿舍和前沙田已婚警察宿舍已改作公共房屋发展。

楼宇安全

  我们於二○一○年十月宣布了推行一系列多管齐下的新措施,并同时向屋宇署增拨资源,以加强本港的楼宇安全。在过去一年,这些措施大部分已全面实施,包括推行小型工程监管制度、修订并加强僭建物执法政策、展开多项大规模执法行动、进行全港性的僭建物清点行动、将各项为业主提供的财政及技术支援计划整合,以及加强宣传和公众教育。其他工作亦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预期可於来年陆续实施。

  其中,在强制验楼和验窗计划方面,随立法会分别於二○一一年六月及十二月通过《2011年建筑物(修订)条例》及相关的附属法例,屋宇署随即由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起展开强制验楼计划下注册检验人员的注册工作。两项计划将於二○一二年全面实施。我们将在稍后向立法会提交生效公告,以实施《2011年建筑物(修订)条例》下其余条文,包括发出法定验楼及验窗通知的赋权条文,以至检验的技术及程序规定。

  此外,我们会全力配合立法会,尽快完成对《2011年建筑物法例(修订)条例草案》的审议,以落实多项新措施,进一步提升屋宇署的执法效率。同时,我们亦希望在本立法年度内完成另一项法例修订工作,将与分间楼宇单位(即浻房)相关的工程纳入小型工程监管制度之下,以加强在工程质量方面的规管。

  在执法方面,屋宇署会对新界村屋僭建物加强执法,有系统地取缔违例情况严重和构成较高潜在风险的村屋僭建物。与此同时,也会对违例情况相对较轻和潜在风险较低的现存村屋僭建物推行一项村屋僭建物申报和定期检核的计划,以保障有关村屋楼宇结构安全,并搜集资料以制定适当的后续工作策略。另外,该署亦会进一步加强对浻房的执法行动,将有关巡查浻房的大规模执法行动的目标楼宇数目提升逾30%至每年200幢。有关目标亦将首次包括30幢工业楼宇。而因应排档可对附近楼宇构成潜在火警风险,屋宇署会争取於今年年中前完成一项一次性特别行动,巡查邻近排档的旧式楼宇内的浻房,令该署在二○一二年度内巡查的浻房楼宇数目增至约370幢。

  为配合上述工作,在过去连续两年,我们大幅度增加屋宇署的资源,加强保障楼宇安全。连同屋宇署在二○一一至一二年财政年度所获得的额外资源,屋宇署在来年获得的资源总额将较两年前上升逾4亿800万元,令该署的公务员编制在两年内增加超过230人,增幅近四分之一。

「楼宇更新大行动」

  「楼宇更新大行动」於二○○九年五月推出,为当时金融海啸影响下一项「保就业」的措施,同时提升本港楼宇安全。政府先后四次一共注资32亿元,连同房协和市建局共三亿元的资源,为「楼宇更新大行动」共斥资35亿元,至今已协助约1 500幢旧楼业主进行楼宇维修,并开创了超过28 700个就业机会。

  我们预计总额达35亿元的更新行动,将可合共协助超过3 000幢楼龄30年或以上的楼宇及创造六万多个与建筑行业有关的就业机会。

市区更新

重建工厦「先导计划」

  财政司司长在二○一二至一三年度的财政预算案建议邀请市建局以「先导计划」的形式重建工厦,为活化工厦注入新动力。有关「先导计划」挑选工厦的准则及推展时间表,有待市建局董事会详细研究,预计会在未来一两年内推行。

  政府会在「先导计划」完成后作出检讨。如市建局将来大规模参与工厦重建,政府会考虑在有需要时建议向市建局另行注资,前提是不影响该局改善旧区居民生活环境的任务。

落实新《市区重建策略》

  新《市区重建策略》在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公布实施。在过去12个月,市建局董事会和员工竭尽所能,全面落实新《市区重建策略》,详情如下:

(一)「需求主导」计划和「促进者」计划

  市建局已在二○一一年七月公布「需求主导」计划和「促进者」计划详情,并接受有兴趣业主申请。

  「需求主导」计划在二○一一年十月底截止,共收到25份申请。经市建局董事会甄选后,由於多数的申请均未达计划的要求,故不获接纳。至於符合条件的申请,市建局已审议,并把合适的申请纳入市建局草拟的二○一二至一三年业务计划和二○一二至一三年至二○一六至一七年的业务纲领内,提交财政司司长考虑批核。

  至於「促进者」计划,自二○一一年七月开始接受申请至今,「促进者」计划共收到三宗申请。其中一份申请由於未达计划要求的业主同意门槛,不获接纳。至於另一份申请,市建局委聘的独立估价顾问已评订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市建局成立的附属中介公司正全力跟进申请。最新的一份申请只在二月中收到,公司正就这份申请进行审批。

(二)启德「楼换楼」计划

  行政会议去年底核准把启德发展区1G1用地的地盘A,以反映地契条款和其他限制的市价,批予市建局发展「优质实用」单位,作「楼换楼」计划,预计有关地盘最早可於四月交予市建局。地盘A将可提供约500个由400平方至650平方(实用面积)不等的单位,预计可於二○一六年落成。但凡在新《市区重建策略》公布后开展的重建项目,受影响的合乎资格的自住业主,均可选择「楼换楼」安排。市建局在二月二十七日举行传媒简报会,详述了向新《市区重建策略》公布后开展的第一个重建项目,即北帝街/新山道重建项目的受影响自住业主,提供启德「楼换楼」计划和原址「楼换楼」计划的详情,为他们提供现金补偿以外的另一个选择。

(三)九龙城「市区更新地区谘询平台」

  九龙城「市区更新地区谘询平台」在二○一一年六月成立,非政府成员共15人,另包括政府和市建局代表。去年五月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核的新增总城市规划师职位,已於同月开设,另设有三名非首长级人员,向平台提供专业支援和秘书处服务。平台已进行四次正式会议,并会於日内委聘顾问进行九龙城区地区规划研究,地区社会影响评估,以及第一阶段的公众谘询。

(四)「市区更新信托基金」

  「市区更新基金有限公司」在二○一一年八月中旬正式以担保有限公司形式注册。「市区更新基金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共10人,亦在二○一一年八月正式获委任,负责管理获市建局注资五亿元的「市区更新信托基金」,并推展新《市区重建策略》下基金支援范畴的拨款工作。同年十一月,「市区更新信托基金」获税务局核准其慈善信托地位并获豁免缴税。「市区更新基金有限公司」已开展工作,并已於去年与过往为市建局在港九提供社区服务队的三家社福机构续约,把有关服务合约延长至二○一二年年底,以便公司董事会检讨社区服务队现时工作及人手情况。董事会亦正检视九龙城「市区更新地区谘询平台」秘书处提交的拨款申请,稍后亦将公布向基金申请拨款以进行市区更新范围内文物保育和地区活化工作的详情。

海滨优化工作

  维多利亚港是香港人共同拥有的宝贵资产,市民对海滨的长远发展亦越趋重视。当局会继续全力推行优化海滨的工作,於维港两岸海滨建造连绵长廊及更多休憩空间供市民和游客享用。现时已动工或决定上马的项目,包括中环新海滨和憃鱼涌海裕街两个前期海滨长廊、邮轮码头侧的启德跑道公园第一期及观塘海滨花园第二期的发展工程,该等项目全部落成后,开放予公众享用的海滨长廊将会延长两公里。

  为了缔造充满活力及多元化的海滨,发展局正联同海滨事务委员会探讨成立一个法定和专责的海滨管理局,以具创意的思维、灵活的架构和企业的文化推行海滨的设计、建造、营运及管理等工作。当局已启动有关研究工作及讨论,预计可在本年中提出建议。若建议获得社会广泛支持,当局会在财务上作出配合。

跨界合作规划及基础设施

  在二○一○年四月签署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包括多项区域合作规划项目及跨界基础设施,而涉及发展事务并由发展局统筹的有落马洲河套地区发展、《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研究、莲塘/香园围口岸发展、及东江水的供应。

  就落马洲河套地区的发展定位、适用法律、土地管理及共同开发机制等重要事项,港深双方已达成初步共识,及於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的深港合作会议上签署《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开发工作的合作协议书》。双方同意河套地区的发展方向以高等教育为主、辅以高新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意产业用途。落马洲河套地区发展规划及工程研究第一阶段公众参与活动已於二○一一年年初完成。我们将於二○一二年第二季,就建议发展大纲图展开第二阶段公众参与活动。整项研究将於二○一三年完成,并争取在二○二○年开始运作,以配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至2020年)》的目标。

  《湾区研究》以「宜居」为目标规划策略,把「环珠江口湾区」建设成为大珠三角内一个既有优质生活、又有利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继粤港澳三方於二○一一年年初就《湾区研究》的初步建议於三地同步展开公众谘询活动后,该研究的第二轮公众谘询预计於本年年中进行。整项研究预算於本年内完成。《湾区研究》所提出的建议是以原则性和方向性为主,供三方制定各自的政策及措施时作参考,并不涉及个别发展或工程项目。我们会按香港的发展模式拟订建议工程,并按照既定程序进行谘询及研究方能再作决定。

  有关莲塘/香园围口岸发展及东江水的供应,我在上一节已提及过,在此不再重覆。

总结

  主席,我和我的同事十分乐意回答各位议员的提问。谢谢。



2012年3月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6时00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