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环境局局长就「政府牵头推动全民节能运动」议案辩论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为环境局局长邱腾华今日(二月十五日)在立法会就「政府牵头推动全民节能运动」议案辩论的开场发言∶

主席:

  多谢陈健波议员就「政府牵头推动全民节能运动」所提出的议案,和甘乃威议员、陈克勤议员及余若薇议员所提出的修正案。

  节能的重要性大家都讲得很清楚,对推动绿色经济及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是重要的。发电是香港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头,简单来说它占整体排放超过六成。我认同刚才陈健波议员所说,如要减少香港的温室气体排放,我们必须针对发电和用电,一方面当然是加强电力需求(管理),透过提升能源效益、推动节能;另一方面从电力供应手,在充分平衡安全、稳定、环保及合理价格等因素的前题下,优化现时的发电燃料组合。

  在电力需求管理方面,提升能源效益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政府对这方面非常重视,过往亦提出了很多政策及措施,这些是实质措施,已不单是口讲,而是实质上能推动节能。

  首先让我们看看一些实际数字,看看香港过往的用电量。如我们看看这方面的情况,节能工作在过往一段时间已逐步反映出来。如我们看看整体用电量,一般来说整体用电量通常会受几个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和基建发展等,这些是由需求带动。但近年,随蒥民环保意识提高及政府各项措施的推动下,香港的用电量增长已经明显放缓,逐渐与经济增长开始脱恥。香港在2006至2010年间这五年,人口增长是3.1%、本地生产总值增长是13%,而同期香港的用电量只增加了约3.8%,这与2001至2005年,即前五年的用电量增长7.5%相比,已较明显下降。

  我亦可用这幅简单的图向大家说明,我们看到在这幅图中,蓝色垂直的地方是过去二十年的用电量增长。当然,随香港人口增加、经济增长或基建发展,用电量一直上升。但我们看到每年增加的比率的红线,其实用电量在过往二十年大致向下,尤其在近五至十年放缓,刚才列出的数字亦提出这点。

  另外,如再看看细致数字,我们的主要用电组别的电力消费亦有微妙变化,例如2009年时,空调,即冷气的用电总量较高峰期减少了约6%,而照明的减幅更大,减少了26%,这多少与我们的照明灯具用上悭电装置有直接影响。这证明减排工作在社会上已逐步确立,获得市民的支持和响应。我会在及后时间,介绍几个重点工作项目,是整个社会和政府政策推动下,我们一起做出成绩。

建筑物能源效益守则
---------

  第一方面是强制施行建筑物能源效益守则,刚才有议员提到去年通过这新规例。这规例主要针对(建筑物),因在香港,90%的用电量用於建筑物。因此,如提升建筑物的能效是有一定帮助。我们打算於本年九月全面落实的《建筑物能源效益条例》,条例规定建筑物内四项屋宇装备装置须达到规例守则内的规定及标准。现有建筑物在进行主要装修工程时,亦要符合这些要求。另外,商业建筑物及综合用途建筑物商业部分的中央屋宇装备装置,亦须每十年按照规例进行能源审核。

  为达致更大的节能幅度,政府於《条例》在九月正式生效前多做一项工作,即进一步将《守则》内的水平收紧,及於上星期五透过刊宪将新的《守则》标准订定,这标准比以前更严谨。举例来说,大家最关注的照明能效水平方面,在新的《守则》中,不论是办公室、餐厅、课室、会议室、走廊等的照明标准,都比之前的标准收紧了百分之十。我们订出十多类新的地点,包括铁路站、楼宇大堂、电梯大堂等,为它们订出新的照明能效标准,使更多公用地方在将来需符合这更严格的标准。

  而在用电较多的空调方面,大部分的能效标准都比原先收紧了百分之十。整体而言,最新的《守则》内的标准已与一些欧美及区内国家相若,亦有一些标准,例如刚才提及的电梯能效水平,是其他地区未订定而我们透过这新准则订出的。

  我们原本估计在法例生效后,新建筑物於首十年可节省28亿度电,但随刚才提及的进一步收紧的标准,预期减少的能耗和最终碳排放减少均能高於原先的估计。我们亦会参考实际经验及科技发展,在适当时间不断收紧这方面的准则。

建筑物能源效益资助计划
-----------

  第二方面,在建筑物能源效益资助计划已进行三、四年。自2009年4月推出以来,反应非常理想。刚才有议员提及一些例子,可能亦是透过这个计划获得资助。截至2012年1月,我们已批准870宗申请,超过3.5亿元,受惠楼宇超过5 700幢,现时已有超过8000幢楼宇申请这个计划。

  获批核的申请预计每年可节省1.5亿度电,相当於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十万五千吨。计划亦成功地推动不同类型楼宇的业主采取实质措施,改善楼宇的能源表现,亦间接减轻了业主和居民的电费负担,刚才陈健波议员所提的例子在其他地方也有出现。以马鞍山恒安恏为例,在参加计划后,每年节省的电费达二百万,亦为屋苑在最低工资法例生效时,无须增加管理费。

碳审计
---

  第三方面,在碳审计方面,这是一个新发展。我们认为碳审计是一有效方法,使建筑物使用者能了解所用地方的耗能情况及碳足印。在推行建筑物碳审计方面,我们在2008年为香港制订了首部建筑物「碳审计」指引,亦同时开展了《绿色香港.碳审计》活动,伙拍包括来自地产发展、物业管理、银行、酒店、公用事业、大学、航空物流业等机构,开展减碳活动。现已有超过270个不同界别的组织及机构响应,签订「减碳约章」,及开始为辖下的建筑物进行「碳审计」。政府於2008年中推行碳审计指引以来,至今已有超过60座政府楼宇和其他公共设施进行碳审计,包括政府合署大楼、社区会堂、污水处理厂及空运中心等。

区域供冷系统
------

  在基建方面,政府亦作出一些新建设,即在启德区,议员可能记得曾批核拨款,成立全港首个区域供冷系统。工程第一期希望能於2012年下半年逐步投入运作,每年可节省高达约8,500万度电及减少接近60,000吨二氧化碳排放。我们会因应这机会,在其他适当的发展区内建立新的区域供冷系统。

强制性能源效益标签计划
-----------

  我们亦为消费者提供选择,为鼓励蒥民挑选具能源效益的产品,我们已於2011年9月开始全面实施第二阶段的强制性能源效益标签计划。将洗衣机和抽湿机纳入计划。连同首阶段的空调机、冷冻器具,即雪柜,及悭电胆,两阶段已将占家居内用电量七成的各类产品涵盖。我们估计(计划)每年可节省约1亿7,500万度电,和减少约12万公吨二氧化碳排放。

拟禁止销售钨丝灯泡
---------
  
  刚才有议员提过钨丝灯泡或其他悭电的照明设备,我们於去年年底就立法限制销售钨丝灯泡的建议,展开为期三个月的公众谘询。如我们的建议获得落实,估计每年可节省多达3.9亿度电,并可减少273,000公吨二氧化碳排放。我们现正分析谘询收集到的意见,以订定未来路向。

政府以身作则
------

  有议员提到政府要以身作则去订立目标,政府是同意的。除了推展全港性的节能政策,政府不时以身作则,节约能源。我们在2009年定下节能目标,政府建筑物须在与2007-08年操作环境相约的基础上,将耗电量在09/10至13/14五年内减少5%。最新的数据显示,2010-11年政府楼宇的用电量,以2007-08年相约的操作环境比较,减幅达到7.5%,即已超越原先订下的目标。

投放於节能的资源
--------

  让我们看看政府投放於节能的资源,除了刚才我所说用於楼宇节能的4亿5,000万元,元外,政府在过去数年在政府建筑物的节能工程投放了大量资源。2009-10年财政预算案增拨了两笔款项,一笔为数1亿3,000万元,在政府建筑物及公共设施进行提升能源效益的工程。另一笔为数4亿5,000万元,在政府建筑物进行一系列小型工程,以改善他们的环保表现。在相关工程完成后,每年约可节省六千万度电。

测试新的节能产品
--------

  政府不同部门亦一直致力测试并引入各种新的节能技术,例如,房委会已在三个公共屋恏试用发光二极管(LED)作照明工具,并正密切监察其效能。为进一步减少道路设施的耗电量,政府不但在路灯和行人天桥照明上试用LED灯具,更已将五千多个传统电磁镇流器更换为电子镇流器,以减低耗电量。

发出内部通告以呼吁部门节能
-------------

  政府不时发出内部通告,以呼吁部门节能。在发出技术通告后,我们已进行了超过500项提升能源效益工程,每年将可节省超过6千万度电,相当於政府整体建筑物及设施的总耗电量约2.4%。

  发展局及环境局亦於2009年4月为新建及现有政府建筑物共同订立一套综合环保表现的目标为本架构,就不同范畴的环保表现,包括能源效益、可再生能源、室内空气质素及温室气体排放等订立指标。建筑署相应订立了内部工程项目环保设计检查表,涵盖17项绿色建筑标准。此外,所有建筑楼面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的新建政府建筑物,均须以国际或本地认可的建筑环境表现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并致力达至这些评估系统下不低於第二高级别的标准。

节能示范项目及零碳建筑
-----------

  为示范最新的节能设计及技术,我们在2008-09年度《施政纲领》提及,政府会以一所政府建筑物及一所教育用途建筑物作为节能示范项目。当中,圣言中学的新校舍已经落成启用。校舍采用了不同的环保和节能装置,预计每年可节省约三成能源。我希望这项工程不但可以示范最新的环保和节能设计和技术,更可作教育用途。政府正与建造业议会合作,兴建香港首座零碳排放建筑物,以展示在本港及其他国家所采用的先进环保建筑设计及科技。

全民参与
----

  要有效推广节能,我们深信单靠政府并不足够,要有企业、家居、全民一同参与,才能达到目标。就此,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2011年8月至12月进行了「纾缓气候变化:从楼宇节能减排开始」的社会参与过程,邀请社会人士就不同的节能建议提供意见,当中在制度优化方面,建议包括收紧《建筑物能源效益守则》和扩大强制性能源效益标签计划涵盖范围等。在促使行为改变方面,建议推动业主为楼宇进行能源审核和碳审计,以及更多使用节能的管理系统等。在这个讨论过程中,我们亦向不同的社会团体、行业和界别人士,宣传节能减排的信息,例如通过电台节目,分享低碳生活的真实经验;训练学生成为「低碳达人」,身体力行实践低碳生活,以及推出计算碳足迹的电脑程式,为香港主要建筑物用户群组如住宅、办公室、零售业和餐饮业计算碳足迹。委员会正在整理收到的意见,并会在稍后向政府一篮子地提出进一步节能及提升能效的建议,我们会仔细研究有关建议。

  在宣传及公众教育方面,我们透过「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资助学校及非政府机构安装包括节能装置及可再生能源设施等环保设施,以起教育及示范作用。截至2012年1月底,「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已拨款超过3亿元资助超过900个项目。除了硬件,非政府机构亦可申请基金资助,举办节能的推广教育活动。在商界方面,环境局在每年春夏之间都会致函全港各大商会、物业管理业界和运输业界等,呼吁他们夏天时通过保持空调室温於25.5度,和鼓励员工轻装上班等,以及其他节能措施,我们今年会继续做。

  另外,机电工程署每年都举办推广节能的公众教育活动,并会为业界、专业团体、物业发展及管理公司就个别专题例如「强制性能源效益标签计划」及「建筑物能源效益条例」等举办研讨会,以推广有关计划。我们出版相关刊物,并在互联网上提供节能悭电资讯,方便蒥民参考。

总结
--

  主席,我留意到陈健波议员和三位提出修订的议员,提出了不少推动节能的建议。这些建议,大体与政府推动节能的方向一致,我们乐意听取意见,详细探讨。不过,就甘乃威议员建议搁置增加使用核电的意见,我们认为不需要在现阶段作出搁置的定论。福岛核事故后,社会各界对使用核能,有不同反应。在制定未来的能源组合时,我们必须兼顾安全、稳定、环保及合理价格四项原则。事实上,一个地方的能源政策,影响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民众的生活,需要检视详细的规划及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我们承诺不会作出仓促的决定。我们会参照国家在国际核安全发展所采取的标准、通报、及经验事故的检讨等,才会作出决定。我们明白议员所提的意见,但是现阶段未必有需要就使用核能加以全面搁置。

  在以下时间,相信各位议员会能就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意见,我很乐意听取,再和大家作进一步讨论。谢谢。



2012年2月15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0时32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