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十题:本地渔农业发展
*************

  以下为今日(二月十五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林大辉议员的提问和食物及徖生局局长周一岳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本港渔农业人士向本人反映,渔农业界(业界)的经营环境不断恶化,但政府当局多年来一直未有给予足够的支援,令业界难以生存和持续发展。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评估渔农业对本港经济、社会和民生的重要性;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二)本地渔业及农业的产量分别占本地市场的百分比、与十年前的情况比较如何,以及出现变化的原因;

(三)本地鱼类养殖场和农田的数目和面积与十年前的比较如何,以及出现变化的原因;会否考虑放宽更多土地和海域的用途,以改善渔农业经营和发展空间,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四)会否加强协助到远洋捕鱼的本港渔船;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五)会否加强协助本地农民提高生产技术及改良农产品的质量;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六)有否考虑将本港渔农业结合其他产业(包括餐饮业、旅游业)发展,以产生协同效应;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七)会否考虑成立一个专责委员会,由官员与业界代表共同参与制定渔农业发展政策,以协助业界发展、建立香港优质品牌和提高业界的质素及地位;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八)会否检讨所有与渔农业界相关的贷款基金的运作,包括调低申请门槛、减少以物业抵押作为贷款条件、提高贷款或资助金额等,以协助业界融资;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当局检讨渔业发展贷款基金的进度为何,何时按渔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建议,成立一个「渔业可持续发展资助计划」;

(九)会否检讨与业界相关的特惠补偿机制,包括受邻近工程污染的养殖场及种植场,与及受禽流感影响可获得的合理补偿等,以支援业界渡过难关;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十)鉴於发展局现就二十五个可考虑填海的选址进行谘询,当局有否与本港渔业界加强沟通,向他们解释有关情况及评估填海对他们的影响;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十一)是否有具体措施,协助业界转型发展具香港特色的休闲渔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包括成立跨部门的专责小组,协助部门之间的不协调问题和培训业界,为业界提供创业和再就业机会,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十二)如何协助渔农业打造具可持续竞争性的本地优质渔农品牌,开拓本港及海外更多销售渠道;及

(十三)是否有任何政策或具体措施,确保鸟类生态和渔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国家的经验是将其渔农业迁离人口密集的市区。但反观香港这人口稠密和面积细小的地方,尽管面对高速的城市发展,我们仍致力支援这第一产业,推动本地渔农业的发展,使香港这世界金融中心,能继续发挥本地天然资源和优质品牌的优势,创造出具本地特色的渔农产品。在二○一一至一二年度经修订作渔农业发展的拨款为1.15亿元。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不断透过提高技术,推动科技发展以增加产量及提高产品质素,以及为业界物色适宜在本地生长及具良好销售潜力的新品种,以协助业界迈向高增值。渔护署亦鼓励业界掌握发展本地市场的机会,为本地提供稳定的农产品供应。我现就问题的各个部分回覆如下∶

(一)本港的农业活动规模比较小,农场主要生产叶菜、猪或家禽。本港的渔业亦有悠久的历史,是象征香港特色的一个重要文化产业。在二○一一年农业及渔业的生产总值分别约为7.4亿元(较二○一○年的6.15亿元上升约20%)及25.13亿元(较二○一○年的22.75亿元上升约10%),占本地生产总值少於1%。本地渔农业透过精耕细作和现代化技术,提供新鲜、优质而安全的鲜活食品,在配合保育及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均有非常显著的成绩。

  从社会角度来看,现时本港约有4 600人从事农业;约有11 000人直接从事渔业。另外,有不少在与渔农业有关的辅助行业工作,例如产品批发、零售、运输、渔船补给等。

(二)二○○一年与二○一一年本地主要渔农产品产量及占市场百分比载列於附件。

  本地经济转型及城市持续发展令农业规模缩小。此外,政府为保障公共徖生及防止环境污染而推行的措施,包括禽畜农场自愿退还牌照计划,也是本地活猪和活憽农场的数目在过去十年下降的原因之一。由於近年人民币升值,有较多本地渔船直接把渔获在内地销售,这亦导致在本地消耗的渔产品市场占有率下跌。本地经济转型后渔农业致力发展高品质、高价值品种,故产量下跌并不代表产品的价值也同样下降。

(三)香港的农业主要在市区边陲发展。在二○○一年约有1 350公顷土地从事活跃农业生产(当中包括蔬菜、花卉、杂粮及果树),到二○一一年则约为730公顷。现时本地鱼类养殖场(包括淡水鱼塘及海鱼养殖牌照面积)的总面积比十年前有轻微增长,在二○○一年约有1 090公顷,而二○一一年则约有1 159公顷。

  政府一贯重视发展和关注环境变化,适时检讨各区的土地用途。就放宽更多海域作养殖用途方面,渔护署会与相关政策局/部门作出跟进,检讨现时停止向海鱼养殖场签发新牌照的政策。

(四)本地渔民主要在本港水域或南中国海作业,很少参与远洋渔业。然而,渔护署会为有志参与远洋作业的渔民,提供适当的协助,如技术支援和培训、信贷服务等。

(五)政府会继续向农民提供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援服务,以协助发展现代化、高生产效率、安全和环保的农业生产。其中包括不断物色适宜在本地栽种又具良好销售潜力的新品种,以迎合市场需求及提高本地农民的经济收益。近年开发的优质品种包括有机草莓、小果番茄/南瓜、红肉小西瓜及绿肉网纹瓜等,以及大力推动发展有机耕种,提倡以可持续的技术解决病虫害,处理园艺、土壤管理和留种等技术问题。在渔护署推行的「有机耕作支援计划」之下,现时全港共有182个有机作物农场,其中92个已获香港有机资源中心认证。

(六)市民近年向往绿色环保生活,亦为本地农业发展提供新机遇,不少农场利用乡郊田园风光及自然生态景观,把农场打造成集生产、休憩及教育於一身的休闲农场。随休闲农场的出现,本地农业在健康生活、生态教育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发挥功效,并朝更多元化的方向持续发展。

  渔业经营者为提高竞争力,亦寻找生产以外的发展和转型机会,纷纷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和模式,休闲渔业便是其中之一。目前香港已有各式各样的休闲渔业活动,包括休闲垂钓、渔民文化及海上生态旅游等,当中亦有不少渔民转型参与有关活动。

  请同时参阅答覆第(十一)部分有关休闲农场及休闲渔业的资料。

(七)政府为促进本地渔农业发展,在渔护署旗下设有「渔农业谘询委员会」,让业界及其他有关界别人士参与制定渔农业的发展政策及措施。

  政府於二○○六年年底成立了「渔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研究本港渔业的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策略及方案。委员会已就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事项提交报告,我们现正逐步推行委员会建议的措施。

(八)渔护署辖下的贷款基金为业界提供发展所需资金,数十年来对渔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农业方面,嘉道理农业辅助贷款基金、约瑟信托基金和蔬菜统营处贷款基金向本地农户提供贷款,作农业生产及发展用途。二○一一年,在农业方面的贷款达670万元,有效地支持本地农业的发展。现时农友可申请高达13万元的低息贷款而无需抵押。因应业界的意见,我们会不时检讨贷款基金的贷款条件。

  在渔业方面,因应渔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建议,我们现正检视相关的渔业贷款基金,包括贷款用途、抵押品、贷款额及申请的处理程序,以期为业界提供更合适的财政支援,从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我们会尽快把有关建议提交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徖生事务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考虑或批准。

(九)根据现行机制,农场若受公务工程影响(如污染或收地),农友可直接向工程部门(如地政总署等)提出及商讨赔偿事宜。另外,因禽流感而被屠宰禽鸟的补偿金额已纳入香港法例第139章《公众徖生(动物及禽鸟)条例》第6(4)条,如需修订补偿金额,必须经立法会讨论及修改有关法例。

  在渔业特惠津贴方面,食物及徖生局和渔护署现正检讨发放予海鱼养殖业人士和捕捞渔民的特惠津贴。当局已和业界沟通,并即将完成有关的检讨。

(十)发展局现正就优化土地供应策略进行公众参与活动,目标是就在维港以外适度填海及发展岩洞谘询公众意见并确立选址准则。在谘询过程中,有意见认为,初步选址准则较为抽象,希望政府提供一些填海例子,让公众有具体实例以作讨论。因此,发展局检视了全港的海岸线,经排除那些因严重限制而不适宜考虑填海的区域,提出了25个可考虑的填海地点,方便公众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从社会、经济及环境三方面考虑填海选址准则。及后,渔业界人士亦参加了二○一二年一月及二月举行的专题讨论及公众论坛,并发表意见。

  发展局尚未决定在维港以外填海及选址准则,而可考虑的填海类别及地点亦可因应公众意见作出增减。下一步,发展局将会考虑公众包括渔业界人士对填海的意见,订定选址准则,及物色可行的选址,然后再谘询公众及相关社区和团体。  

(十一)发展本地休闲渔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是近年的新趋势。据统计,目前本港休闲农场的数目已超过100个。这些农场为访客提供农产品采摘、自耕农园、农务体验等各式各样的活动。为优化本地休闲农场的营运,渔护署於二○一○年举办「休闲农场研习班」,除了介绍农耕技术外,还包括市场销售技巧和农场管理等内容,让农友掌握休闲农业多方面的知识。在二○一一年渔护署亦特别邀请外地的学者及业界人士与本地农友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藉此增进彼此交流。渔护署会继续向有兴趣经营休闲农场的人士提供技术协助。

  此外,为方便市民到访休闲农场,并加深他们对本地休闲农业的了解和兴趣,渔护署亦编制了《香港休闲农场指南》,向学校、区议会、图书馆等免费派发,并与新界蔬菜产销合作社有限责任联合总社,推出网上休闲农场搜寻网页(fedvmcs.org/farm_index.php),让市民以互动的方式,轻松浏览和搜集「休闲农场」的资料。市民亦可从上述网页下载《香港休闲农场指南》。

  休闲渔业方面,为协助业界发展,渔护署在二○○二年起推行计划,让养鱼户在保障养鱼环境和市民安全的前提下,在鱼排经营休闲垂钓业务。目前,有11个养鱼区共38名持牌人参与计划。此外,渔护署一直为有兴趣转营休闲渔业的渔民提供技术支援和培训,包括提供操作游艇或载客船、经营休闲渔业的课程,让渔民认识生态旅游概念及本港渔业旅游资源,并介绍有关休闲渔业旅游的基本操作、实施及营运的知识。过去两年共有约80名渔民已修毕有关课程。

  另外,二○一○年起,渔护署与本地渔民合作,在西贡、新界东北部及港岛南部推行渔业生态旅游试验计划,为转营生态旅游的渔民提供协助。当中较具规模的有南丫岛渔民文化村及大澳观海豚活动。此外,西贡亦有不少渔民转型,积极拓展水上旅游活动,包括经营出租游乐船、鱼排休闲垂钓、观赏珊瑚及生态旅游等。至今,超过200名渔民已在试验计划接受培训。渔护署现正探讨与其他各区渔民合作的机会,以期把计划推展至更多地区。

  渔民亦可以向海鱼奖学基金或持续进修基金申请资助报读相关课程。我们亦会检讨渔业贷款的条款及研究其他资助模式,协助渔民转型。渔护署会继续配合旅游事务署及其他政府部门在地区上的旅游规划,协助渔民发展具渔民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

(十二)渔护署一直积极协助业界推广本地渔农产品,建立优质品牌,包括设立假日农墟及举办大型嘉年华活动、在传媒刊登宣传广告、举行巡回展览、参加香港及外地的食品展销会及安排试食等。渔护署於今年初举办的第六届「本地渔农美食迎春嘉年华」吸引过百本地渔农户参加,逾20万市民进场参观。

  除了向市民作推广,渔护署亦推行「信誉农场」计划。从「信誉农场」出产的蔬菜都必须通过品质保证测试,确保农药残余符合食物安全标准,提高消费者的信心。计划推出至今共有259个本地农场登记为「信誉农场」。

  渔业方面,渔护署推行自愿性质的「优质养鱼场计划」,协助促进本地水产养殖业的竞争力。参加计划的养鱼场须实施良好的水产养殖方法并须於出售前通过品质保证测试,以确保符合食物安全标准。自计划推出至今,共有105个养鱼场成功登记为「优质养鱼场」,占本港养鱼场面积约21%。另外,鱼类统营处正积极研究筹划透过《内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把本地优质渔产品推广至内地市场。

(十三)渔护署一直与渔农户保持紧密沟通,提供技术支援,包括讲座及个别谘询,共同探讨及推行多项有效措施,以防止雀鸟捕食或损害渔农产品。这些措施既有效预防雀鸟滋扰,亦不会对雀鸟造成伤害,包括在农作物上加设具成本效益的简易防雀网,或在鱼塘上方架起绳索及悬挂彩带。

  此外,渔护署亦支持非政府团体与渔农户合作,进行自然保育管理协议计划。当中,长春社和香港观鸟会与荞原当地的农友及土地业权人合作,让农友可在荞原继续耕作之余,亦有助提高荞原的自然保育价值。另外,香港观鸟会现正与养鱼户合作以恢复和加强位於新界西北部的商业鱼塘的生态价值。

  渔护署会继续透过专业知识及资源协助渔农户,在确保渔农产品供应与保护本地生态环境之间取得平衡。



2012年2月15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7时09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