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支
208. 政府收入会因应外围经济环境而升跌,但开支却不宜随之大幅波动,因为我们的经常开支接近六成用於教育、医疗生和社会福利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范畴。如果经济不景即减少开支,只会为普罗市民雪上加霜。反之,我们会增加政府开支,而充足的财政储备正好提供所需的财政空间,让我们在收入随经济下跌时,不但可以维持市民所需的服务,还可以推出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措施,利民纾困、刺激经济及投资未来。例如,当我们预测本地生产总值会在二○○九年下跌百分之二至三时,我们就曾采取反经济周期的措施,增加政府开支,纾缓民压力,亦为其后的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
209. 在谘询期间,我们听到不少意见,都是有关公共开支与本地生产总值的比例。近年,公共开支的水平接近本地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我们一贯的政策是避免政府开支过大,窒碍私人市场发展。我们会在增加政府开支和保持低税的制度之间求取适当的平衡。如果我们的开支持久地超过这水平,我们便需要探讨如何增加收入来维持这个开支水平。欧美地区政府开支近年不断上升,以致发生债务危机,要采取各项财政紧缩的措施,正好说明紧守财政原则和政府财政稳健的重要性。
210. 然而,我必须指出,在有需要时,我们的开支是可以超过这个水平的。事实上,在过去十年中,有四年的公共开支水平是高於本地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二○一二/一三年度的预计公共开支亦超过这个水平。
211. 我们在衡量政府的开支水平时,亦须考虑到香港的财政是以现金收付制计算,并没有为负债、或有负债和已承诺的项目拨备,包括二○○四年发行的政府债券、中小企信贷提供的保证、基建工程的承担及公务员退休金等。在二○一一年三月底,公职人员退休金承担额的现值为五千三百多亿元,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上升。至於基建工程,已获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及预计今年内会提交立法会的基本工程项目已达四千亿元。中小企信贷提供的保证亦已超过七百亿元。如果经济在未来逆转,令政府收入下跌,我们便需要动用储备支付这些开支。
212. 此外,人口老化等社会结构转变也会对政府财政带来压力。我们预计,六十五岁以上人口会由现时的九十万人增加至二○三○年的二百一十万人。社会及政府需在各方面持续努力,以应对这个长远问题。我们在个别政策范畴推行的措施,例如医疗融资改革,将有助我们未雨绸缪。同时我们亦需要继续确保有足够的财政储备,应付人口老化带来的挑战。
中期财政预测
213. 中期而言,我估计香港经济在二○一三至一六年四年间的每年平均实质增长是百分之四,而基本通胀率平均为百分之三点五。在二○一二/一三年度,经营、非经营和综合帐目会出现轻微赤字。在二○一三/一四至二○一六/一七年度,经营帐目会出现盈余,但随基建项目支出持续上升,非经营帐目整段时间都会出现赤字。由於我们在二○一五/一六年度预留五百亿元支援医疗融资安排,综合帐目在该年将会出现赤字。在二○一七年三月底,我预计会有六千七百○四亿元的财政储备,大约相当於本地生产总值百分之二十七,或十八个月的政府开支。
结语
214. 主席,财政司司长是我的公务生涯中责任最重大的职位。有机会与广大市民共同迎接挑战,一起解决困难,是我莫大的荣耀。
215. 我不会忘记与市民一起抗击金融风暴的日子。当金融稳定备受冲击,本地出口录得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失业率随之上升,本地生产总值出现负数,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市民生计大受影响。面对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香港市民发挥了坚毅灵活的特质,我们不但安然渡过危机,更迅速反弹,抢先在其他经济体系前复苏。有赖市民同心同德,我们的金融体系保持稳定,本地生产总值重拾升轨,社会处於全民就业,零售市道更加畅旺。
216. 我们在恪守审慎理财原则的同时,也体现社会承担。在我制定的五份预算案中,政府开支增长接近百分之七十,超过同期百分之二十一的经济增长。这些开支,用於照顾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民生需要,亦用於投资未来和保持经济活力。增加开支体现我们对香港的承担,但我们亦不忘确保公共财政结构稳健,维持足够的财政储备,迎接未来的挑战,同时不会让我们的下一代背负沉重的财政负担。今年的财政预算案,我利用现时经济情况良好的空间,为可能来临的经济逆转作好准备。虽然本届政府的任期将於年中届满,但我们不会有丝毫松懈。在有需要时,我们会适时和负责任地推出措施,保障社会经济稳定。
217. 环顾现时多个先进经济体系陷入债务危机,根本的原因都在於财政纪律松懈,积重难返,以致要大幅削减开支或增加收入,造成种种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目睹这些因开支过大和过度借贷而种下祸根的实例,使我确信审慎理财是保持香港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确保公共理财可持续性,应该是明智的选择,不可轻废。
218. 展望将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将改变环球经济危机的频率、速度和深度。香港的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同时兼具小型开放特征,难免受到环球经济风风雨雨的冲击。我相信,面对未来的社会经济变化,恪守审慎理财原则,务实地纾解民困,将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
219. 信任和合作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特质,可以减低交易成本,同时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反之,就容易引来危机和冲击。所以,我们一直希望发挥大社会的力量,提供社会合作的平台,并且运用公共资源,合力解决社会问题。
220. 过去五年,我们本以人为本的精神,推出多项稳定经济和保障民生的措施。我们强调保障就业,不但重可以稳定社会经济的功能,更是从市民的角度出发。同样地,我们投资未来的项目,不单在硬件的基建,更重个人层面的教育和社会福利,纾缓贫穷人口的生活困难,即使经济环境艰难,也不会放弃。
221. 五年前接任财政司司长这个职位以来,我一直兢兢业业,全力以赴。正如一位智者说:「只要问心无愧,何惧人生的艰难困顿」。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确实崎岖不平,但最终也能化险为夷,而且在经济发展上再创高。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大家的意见不尽相同,但我深信,大家只是争论建设香港的方法,背后都怀共同的信念和感情。这份信念和感情,不但带领我们走过危机,共建一个足以令大家引以为傲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也让我们在环球竞争中,展示永不言败的香港精神。
222. 主席,我们有幸在香港这个不平凡的地方安居乐业,这里有不同的挑战。同时,种种机会总是令人振奋。每次危机过后,我们都能以更强大的姿态,面向世界。前路纵使并不平坦,我相信,面对未来的危机,只要我们秉持理念,本信任和合作,我们将会迎向下一个高。这是我挚诚的愿望,也是我坚定的信念。
完
2012年2月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