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食物及徖生局局长就「订立全面精神健康政策」动议辩论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为食物及徖生局局长周一岳今日(一月十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订立全面精神健康政策」动议辩论的总结发言:

主席:

  感谢各位议员就议案及修正案所发表的宝贵意见。我现谨就议员提出的主要问题作出回应。

  政府致力推广市民的精神健康,确保和促进大众的精神健康一向是政府公共徖生工作中其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在精神健康政策方面可总括为三个大方向。

  首先,正如张议员的议案中提及,精神健康政策和相关服务涵盖多个政策局及部门的工作。我们一直以来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政策方向是以跨专业和跨界别团队的方式,合力促进医疗和社福两个服务体系的协作,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一整套全面和具连贯性的精神健康服务,全方位照顾有需要人士。

  就此,食物及徖生局负责统筹有关精神健康的政策和服务措施,并与劳工及福利局(劳福局)、教育局、徖生署、医院管理局(医管局)、社会福利署(社署)和其他相关部门及组织紧密合作。由我担任主席的精神健康服务小组,成员包括具有相关服务经验的医疗、社福和其他有关界别持分者,协助制定和检视精神健康政策和服务。我们每年也研究应引入什么新服务。

  其次,我们留意到治疗精神病的国际趋势逐渐重社区及日间护理服务。让精神病患者於病情稳定时,早日出院返回社区接受治疗,可促进他们康复和减低复发机会。由於精神健康服务在社区层面日渐重要,我们近年推出了多项措施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医疗及社区支援服务,促进他们康复和重新融入社区,开展新生。

  第三,所谓「预防胜於治疗」,精神病与其他疾病一样,预防性的措施和公众教育不可或缺。为了更有效预防精神病,令患病人士能及早发现,以及减低对精神病患者的误解和歧视,我们特别重视公众教育,并已落实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市民对精神健康的了解和认识。

  自二○○一年起,政府不断推出新措施和计划,并致力加强及提升精神健康服务。医管局自二○○一年起推行「思觉失调」服务计划,对象是十五至二十五岁初次出现偶发性精神病的青少年。该服务的专责队伍在这些对象发病初期两年为他们提供一站式、针对个别阶段的持续支援。计划能及早识别思觉失调病患者,尽早迅速提供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和减少他们将来住院的机会。

  ○二/○三年度,我们推行「毅置安居计划」,为长期住院精神病人提供康复训练,协助他们重新投入社会生活。同年度,我们为怀疑有自杀倾向或抑郁症的长者提供速治服务。

  ○七/○八年,我们推出了社区精神健康协作服务,为怀疑有精神问题的人士及其家属提供社区援助。○八/○九年度,我们在医管局九龙西及新界东医院联网成立社区精神科支援小组,为经常入院的病人提供出院后的社区支援。另外,亦在九龙东及九龙中医院联网辖下医院的急症室试行精神科诊症联络服务,为精神状况突然出现问题的病人提供危机介入服务,以尽早纾解病人的病情和避免不必要的入院个案。○九/一○年度起,医管局的老人精神科外展服务的服务人次和覆盖范围逐渐增加,现时涵盖全港大部分受资助安老院舍及超过二百间私营安老院舍。

  在二○一○年四月,我们在三个地区率先试行「个案管理计划」,由医护人员担当个案经理,为严重精神病患者提供持续和个人化的深入社区支援。同年度,我们推行一项「综合精神健康计划」,在医管局辖下五个联网的精神科专科门诊诊所设立了一般精神病诊所,促进精神科专科门诊和基层医疗的协作,加强一般精神病的评估和治疗服务。

  本年度,「个案管理计划」已推展至额外五个地区,即东区、深水桋、沙田、屯门和湾仔;而「综合精神健康计划」亦已推展至所有联网。

  在下年度,我们会将「个案管理计划」进一步扩展至额外四个地区,即九龙城、中西区、南区及离岛区,计划扩展后将涵盖共十二区,预计将有额外约二千名病人受惠,为更多严重精神病患者提供持续、深入及个人化的支援。

  就议员建议政府应设立精神健康局,正如我早前提及,食物及徖生局负责统筹有关精神健康的政策和措施,并就此与有关政策局、政府部门和机构,透过综合和跨专业的模式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医疗和康复服务。另外,我们亦设有一个跨界别谘询机制─精神健康服务工作小组,持续检讨现有服务。我们认为现时的机制持之有效。我们亦会继续强化统筹角色,制度适切的政策和措施。

  大家亦有提出修定案,提议政府加强精神科药物使用。我们已向医管局提供额外经常性拨款,为更多有需要的病人提供新一代精神科药物。在二○一○/一一年度,医管局接近四万病人获处方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在社区支援方面,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综合社区中心)已於全港各区设立。它不但为精神病康复者、怀疑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士及其家人,提供更方便和整全的一站式社区支援服务,更有助在社区之中传达精神健康的重要信息。各区的综合社区中心自二○一○年十月投入服务至去年九月为止,已为约一万四千名精神病康复者及怀疑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士提供服务。

  四位议员的修正案均提及加强精神科的医护及社福人手。政府近年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处理人手问题,包括精神科的医护人手。於二○一一/一二年度,医管局已增聘八十名护士和专职医疗人员,以落实执行「个案管理计划」的推展工作。而社署亦相应地加强了综合社区中心的人手,以配合该计划。

  此外,政府一直不断增加各公立医院和诊所的精神科部门医务社工的人手,以配合「思觉失调服务计划」及为自闭症儿童提供的加强服务等措施。这包括在二○一一/一二年度增加超过三十名人手,相比○五/○六年度的一百六十多名,增幅超过四成。

  我们明白患有精神病的学生需要医护专业人员的诊治,亦需要学校和教师配合提供医护治疗和康复服务,为协助患病学生适应校园生活,学校内亦设有跨界别的专业团队,包括辅导教师、社工和教育心理学家,在其专业范围内为有精神病患的学生提供所需的支援和辅导。

  张议员的原议案和四位议员的修正案都提出政府需要加强公众教育。我们已在不同层面,透过不同渠道和媒介,加强学生及公众教育。

  现行的教育政策是确保学校教育以一个整全模式,让学生得到全人发展。学校课程涵盖有关处理压力、健康生活模式等内容,培育学生能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处理生活上遇到挫折或逆境的时间。

  为了促进市民大众的精神健康,增进他们对精神健康问题的认知与了解,以及接纳精神病康复者,建立共融社会,政府一直积极推广精神健康公众教育。

  医管局一直致力向市民宣传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其「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社区支援计划」通过学校及社区青年中心向青少年及其家长推广精神健康。

  徖生署亦已把精神健康纳入其整体公共徖生教育计划内,并制作了一系列包括精神健康的健康教育学习资料、资讯热线和网页等。

  为更有效支援在学精神病患者及加强专业培训,教育局有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课程内容包括认识、预防及处理有学习、情绪及行为困难的学生等,加强教师了解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

  此外,各区的综合社区中心会在所服务的地区内举办公众教育活动,让市民明白精神健康的重要,同时对情绪问题和精神病有正面的认知和了解,减少误解和歧视,从而令精神病康复者在社区中得到真正支持及鼓励。综合社区中心运作至今,已举办了超过二千项有关的公众教育活动。

  自一九九五年起,相关政策局和部门、公共机构及非政府机构合作,每年举办一项名为「精神健康月」的全港性宣传活动,提高普罗市民对精神健康的认识、促使他们接纳精神病患者,以及鼓励精神病康复者融入社会。近年的「精神健康月」活动亦特别加强与各区区议会、互助委员会及地区团体的合作,举办一连串的地区活动,提供有关精神健康、社区支援和求助渠道等相关资讯,并推动以邻里和家庭为核心的支援网络,促进精神病康复者重新融入社会。

  此外,康复谘询委员会亦透过资助非政府机构和地区团体等,举办各类公众教育活动,积极在社区层面推广精神健康和鼓励公众接纳精神病康复者。

  有议员提到要提高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培训,我们非常重视残疾人士,包括精神病康复者的就业支援和在职培训,以协助他们适应工作环境,掌握公开就业的技能,并为他们创造更多就业的机会。

  社署透过非政府机构提供多类职业康复服务,包括庇护工场、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精神病康复者训练及活动中心、残疾人士在职培训计划及「阳光路上」培训计划等。

  此外,社署的「创业展才能」计划,向非政府机构提供资金以成立小型企业,并藉以促进精神病康复者和残疾人士的就业机会。计划自推出以来,为残疾人士创造了超过五百五十个职位,当中接近一半的受聘残疾人士为精神病康复者。政府将会为计划注资一亿元,资助非政府机构成立更多小型企业,以提高残疾人士的就业机会。

  总结而言,正如议员在刚才的讨论中提到,精神健康政策及服务涵盖多个政策局及部门的工作,而且因应和配合社会不断转变、医疗科技的发展等因素而需要更多和加强。

  政府一直致力推行精神健康服务和相关工作。我们已在社区支援、治疗服务、人才培训等各方面推行不少改善措施,务求为市民提供更完善的精神健康服务。展望将来,我们会继续密切留意精神健康服务的使用情况,并透过现行的机制持续检讨现有服务,适当地调整或加强服务。

  要促进本港的精神健康,市民的参与共建一个和谐社会亦非常重要。我们必需要由自己出发,时常留意和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生活模式。倘若遇到困难或解决不到的事情时,可与家人或朋友倾诉,有需要时,亦可寻求专业协助。我们要多加关心我们的家人和朋友。家人和朋友的鼓励和帮助对面对精神问题的人士至为重要。同时我亦希望各界人士能够发挥互助精神,关怀和接纳精神病患者,共同推动社会的精神健康。

  主席,刚才我也留意到有数位议员互相指责,觉得他们患有精神病,甚至在议会内可能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患上精神病。但我刚刚才提及,不应歧视任何人有精神病,若有病便有病了,他本身患病便应接受他,要接受他的言论,我觉得并非问题。我希望大家要就这个概念想一想何以这样说。若议会的说法如此,社会的想法也会这样,我觉得这可说是我们最大的病源。

  主席,我们认为,香港今天的成就得来不易,有赖社会不同阶层人士的奋斗和努力,我在此鼓励大家发挥互谅互让精神,多些欣赏彼此的建树及珍惜人生,少些埋怨和计较,希望大家可以建立一个关爱共融的社会。

  最后,我希望各位议员会继续支持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主席,我谨此陈辞。



2012年1月1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0时2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