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图书馆举行「屈文中音乐作品展」 回顾他的艺术人生和音乐成就(附图)
******************************

  近代享负盛名的中国作曲家屈文中(1942 - 1992),於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乐曲,包括《十面埋伏》、《帝女花幻想曲》、《帕米尔绮想曲》、《广东民谣三首》、《黄山·奇美的山》等,其家人慷慨将他珍贵音乐作品手稿、奖项、唱片及其他收藏捐赠予香港中央图书馆的「香港音乐特藏」。

  为回顾这位才华洋溢作曲家的音乐成就,香港中央图书馆由明日(一月四日)起至三月三十一日於十楼艺术资源中心举行「屈文中音乐作品展」。

  开幕典礼今日(一月三日)於香港中央图书馆演讲厅举行,主礼嘉宾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副署长(文化)钟岭海及屈文中夫人王守洁,其他出席嘉宾有周凡夫、黄莹及屈文中学生梅广钊博士等。为缅怀与屈氏一起走过的日子,钢琴家王守洁、口琴家何百昌、女高音黄伟桦、钢琴伴奏邝家辉等联同天马合唱团演出屈文中的作品《帕米尔绮想曲》、《李白诗组歌四首》(作品第十七号)之《白云歌》和《行路难》,以及梅广钊博士的作品《灵犀》及《采莲歌》,以向此位德艺双馨的音乐前辈致敬。

  钟岭海在开幕礼上说:「屈先生毕生热爱音乐创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注入现代风格,作品力求雅俗共赏;又致力薪火相传工作,培育新秀,对本地乐坛贡献良多。」

  他指出香港中央图书馆的香港音乐特藏在二○○一年成立,十年来有系统地搜集香港音乐文献,为研究本土音乐的人士提供重要参考资料。适逢中央图书馆及香港音乐特藏成立十周年,是次的音乐作品展览,回顾屈氏这位著名作曲家的艺术人生和音乐成就,显得更具意义。

  他更感谢屈氏家人的支持及捐赠,令音乐特藏得以公诸同好。

  屈文中出生於广西桂林,五岁随父母定居北京,并接受音乐教育,早於八岁创作儿歌《早早起》,崭露光芒。他於一九六○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师随江定仙及杜鸣心等名家,毕业时适值文化大革命,他被分派到天津葛沽农场及中国铁路文工团工作,上山下乡采风,期间令他接触到丰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这些阅历成为他日后创作民族音乐的灵感宝库。

  一九七五年,屈文中举家移居香港,他的音乐道路变得宽广,谱写了大量不同体裁和意境的佳作,展现圆熟丰茂的音乐生命。十多年间他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乐曲除了为他赢得不少音乐奖项和荣誉,也奠定他音乐大师的地位。一九九二年二月,屈文中在台北逝世。

  「屈文中音乐作品展」除详尽介绍屈氏的生平和成就,亦罗列他移居香港后创作的音乐作品,如管弦乐、独奏曲及声乐作品等。并展出其音乐作品手稿、金唱片、书信、相片和奖项等珍贵文献,包括交响音诗《十面埋伏》手稿和镭射唱片、口琴及管弦乐合奏《帕米尔绮想曲》手稿、《帝女花幻想序曲》金唱片、歌剧《西厢记》手稿剧本、录音带、剧照和出版谱、合唱组曲《黄山·奇美的山》作曲金鼎奖证书、《李白诗四首》手稿等。

  展览免费参观,查询详情可致电二九二一 ○二五九。



2012年1月3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21时0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