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政务司司长出席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第六十四届周年会员大会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政务司司长林瑞麟今日(十一月十七日)出席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第六十四届周年会员大会致辞全文:

Kennedy(廖达贤主席)、Christine(方敏生行政总裁)、各位社联的朋友、各志愿机构的同事:

  大家好。Kennedy说得对,我是第一次以这个身分来到社联的活动。以往有其他不同的活动在社联这里举办,我也曾经参加。但是跟大家谈社会服务,确实是第一次。

  我要说的是,在座多位在社会服务界直接投身这方面的服务多年,而我正式参与是在近期。但是我有很多朋友、当年在港大的同学,时至今天,大家见面仍很频密,他们很多都从事社工,也有做教授的,例如在座的Sandra Tsang,这么多年仍保持联络,因此对香港社会的需要,我基本上是掌握和认识的。

  而我们七十年代的同学,毕业的时候加入SWD(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社会福利署)或者voluntary agencies (志愿机构),大家办事都很吃力,当年的工作压力不少,如果说case load (个案量),70、80个已经很困难。但是我听闻,现在的社工,如果是做个案的,超过一百个也有。所以香港社会的需要确实很大。

  要谈今日社会服务的伙伴关系,我想先说说我们成长的年代的情况。

  我们这一辈人很多都是战后出生,当年的香港社会百废待举,政府方面掌握的资源有限,非常依靠各个不同的志愿机构,NGOs在很多范畴为香港人提供服务,包括医疗、房屋、社会服务、教育等等。

  我自己就读的中学,有很多传教士从外国远道而来,对香港年青一代有教无类,提拔莘莘学子。我们从他们身上不但学到知识,更从他们身上触摸到外国社会、西方文化的影子。我们不但读外国历史,也从他们身上学到,在外国社会这些饱学之士如何做人。

  大家在五、六十年代出生,在七十年代入读大学或专上学院的,都有这种经历。

  七十年代开始,香港经济起飞,我们差不多已经全面工业化。过了七十年代,香港的工业化已经非常成熟,开始迁移到内地。也因为我们在七十年代开始经济腾飞,政府的资源多了,可以大量建公屋,可以有比较多的资源投放在医疗、社会等等的社会服务。亦从那个年代开始,政府资助非政府机构、志愿机构、NGOs等,比较有制度,每年的增长也不错。

  过去几十年,我们跟在座各位所代表的机构已经建立好伙伴的关系。对政府来说,这个伙伴关系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负责资助的机构差不多有170家。政府方面,我们订定整体的政策,订立一些安全网政策,作为政府面对所有几百万的香港市民。而这些一视同仁的安全网,不论是公共房屋、综援,还是其他服务,政府都作一视同仁的安排,这是合乎逻辑的。

  但是,社会上并不是one size fits all,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某一套政策。作为NGO,你们站在社会需要的最前线,每天在把脉,可以提供一些政府未能提供的服务,或者是有别於政府所提供的服务,那就更加切合市民的需要。

  最后,因为你们在社会上有这么多不同的经验,以及投身社会服务有这么多不同的触觉,你们可以向政府反馈意见,对我们厘定社会政策是很重要的。时至今天,香港的NGOs,也就是社联所代表的很多不同的机构,已经成为香港非常重要的元素。是香港social fabric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我第一个强调的信息就是,政府和社会志愿机构的伙伴关系,是我们服务香港市民最重要的一个基础。而这个基础,我们必须要继续强化,继续悉心栽培。在政府方面,我们非常看重;而各位投身社会服务几十年,都是建立这种伙伴关系很重要的元素。

  我第二个想和大家谈谈的信息就是,政府方面会不断投放更多的资源到各方面的社会服务,并且会不断培训更多人才去投身这方面的服务。谈到资源,在二○一一至一二年的财政年度,我们投放在社会服务方面总共有422亿港元,占每年经常开支大概为17%,仅次於教育;另一方面,比对一九九七至九八年度,当年的拨款到今天的拨备,已经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一十以上。这个当然是因应香港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才会有这个资源的增拨。

  除了投放资源,我们还要不断培训更多社会服务人才。所以,在专上教育方面,我们自一九六一年成立社会工作训练基金,在过去五十年不断支持大家有更新的学习,修读文凭专业课程。去年,这个基金共批出300多份申请。

  此外,我们在奖券基金下拨备了10亿元,成立「社会福利发展基金」,特别为资助非政府机构的朋友参加不同的培训、不同的专业发展课程等等。由去年初开始接受申请,时至今天,我们已经批准了2亿6千万元的资助。我们亦在培训方面的课程批出了1亿4,300多万元,这个占总拨款的百分之五十五以上。资源的拨备是不会停的,而人才的培训亦不可以停下来。因为我们的社会越富裕,我们的需要亦越大。

  说到这里,我要谈第三个信息,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信息。我们在提供社会服务,一方面要多元化,另一方面需要补漏拾遗。何谓多元化?相信大家都有留意行政长官在十月份宣布的《施政报告》,我们在各方面有一些新猷,特别是照顾老人家、弱势社群和残疾人士。

  第一,我们提出两元票价优惠计划。以两元乘搭公共交通,希望可以鼓励长者和残疾人士更加融入社会,更加mobile,更多出外活动。

  另一例子是,在商量一段时间后,我们最终决定了广东计划,让长期在广东居住的长者可以有相等於生果金的零用钱。我们选择广东是因为广东和香港毗邻,我们现在又正兴建很多大型的基建,包括港珠澳大桥、高速铁路等等。因为广东位处香港毗邻,如果有这方面的安排,我们希望在广东定居的香港居民可以在那里生活得比较舒适一些,安乐一些。

  在立法会,(在座的)张国柱议员也知道,有议员曾问我们,为何不包括福建?为何不扩阔一些?我们很小心考虑过这些,如果放得太阔,随时会有其他的要求。譬如说香港的永久居民,如果移居到外国,例如加拿大、澳洲,是否可以有同样的计划,不单是广东计划,还有加拿大计划、悉尼计划等等。所以我们现时是限於在香港毗邻的地区广东。而我们相信如果计算移居内地的长者,九成在广东,应该可以处理绝大部分的个案。

  我相信这个广东计划需要大家在座所代表的NGOs帮忙,因为稍后社会福利署要招标找一些机构来帮我们处理在内地的个案,跟进和核实身分等等。这些大家都是熟悉的。

  另外一个服务多元化的例子,就是社区照顾服务券,这是另外一个比较新的计划,是钱跟人走,希望长者需要的服务可以由他们决定去哪些机构购买或申请,希望可以更加体贴各位香港市民所需要的服务。

  除此之外,我们近年为了服务要多元化和切合香港市民的需要,成立了很多基金,例如「创业展才能基金」、「儿童发展基金」等等。我们希望可以更贴近社会上的需要。

  「儿童发展基金」获拨备3亿元,现在和社会志愿机构一起合办,鼓励年青人每月储200元。亦有商业机构资助,配合起来,不单储蓄200元,每个月可以储蓄400元。

  Christmas快到,各大商场在圣诞节期间会有一些诗歌队、诗班团为大家唱圣诗。他们如何筹款呢?就是在唱圣诗的时候,每一个诗班员要先捐200元给小朋友,才可以上台唱歌。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鼓励大家参与。要多元化,要补漏拾遗。

  补漏拾遗的还有近日我们的一项工作──关爱基金,是过去一年多开展的。我和Christine、社联蔡海伟,我们开委员会的时候有机会见面倾谈过,我说:香港有一个不错的安全网,有综援、公共房屋,照顾到香港人大部分的需要。免费教育有12年,但是始终每个基层家庭市民,他们的需要不尽相同。

  所以,我们要防止人们从安全网的空隙中掉下去,我们要有补漏拾遗的方法去承接。关爱基金现在有立法会支持的50亿元,在商界筹得18亿元,这是一个开始,将一些有可能有风险跌落空隙的人承接一下,用我们现在已批准的、经大家商量的十多个措施,试图承接一下。这包括什么措施呢?例如家境不太好的小学生,吃午饭时不用付午饭钱;又例如我们希望可以让他们去香港以外的地区,不论是大陆或其他地区去游历一下;对一些轮候综合家居照顾服务的长者,向他们提供家居清洁和陪诊服务等。在最近举行的会议,我们也同意,如果有人所住的工业大厦浻房要被迁拆,就给他们补贴,帮他们搬家。补贴不一定很多,可能只有几千元,但是可以帮助他们。

  关爱基金希望做到的是在大的安全网以外,补漏拾遗,承接一下这些人。如果我们的试验场、我们的措施奏效,政府就要积极考虑是否将这些措施纳入恒常社会服务所要提供的政策范畴之内,让有需要的市民较长期可以得到照顾。

  说到较长期可以得到照顾,我想跟大家讲一讲,我很感受到,我们在香港做社会服务已经好几十年,大家在座各位积累的经验很宝贵,你们看到社会上的需要,提供的意见是精髓。关爱基金的十多二十位朋友,每一位都像大家一样,无私地向政府、向相关的政策局、向我提出大家认为当做的事。我很鼓励大家,既然都是政府部门的伙伴,继续无私地、无保留地向政府提出意见。我们未必每一项都可以做到,但是我们一定要很细心聆听和积极考虑。

  我觉得香港社会是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我们的GDP per capita人均收入是32,000美元一年,在亚洲区内名列前茅;说到政府的资源,我们单是财政储备已有数千亿元滚存。每一年如果香港经济有增长的话,往往都有几百亿元的年度盈余。只要香港经济继续增长,我们在香港就有条件继续照顾更多弱势社群的需要。

  我们不需要像西欧各国般弄得政府赤字累累,因为目前我们依然有盈余,依然有经济增长,失业率只不过是百分之三点二(今日最新公布数字为百分之三点三),但如果大家看年青人的失业率,由十六岁至二十五岁就比较高,是双位数字,约为百分之十。对於这些需要,我们有责任共同照顾。香港社会比较富裕,而现在继续有增长,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将香港有需要的人士照顾好,隔代贫穷问题一定要收窄,要让香港的下一代能够走出贫穷的困境。所以不论做社会服务,或是做香港的教育事业,我们做政府、做NGO的,都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照顾好香港的下一代。

  我很高兴,社联已经服务香港超过六十年。Kennedy和一批朋友是香港很重要的基石,香港未来的栋梁、下一代有怎样的前景,我们做政府的与你们都共同有这个使命,要好好照顾、悉心照顾他们。多谢大家。



2011年11月17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1时09分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