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就行政长官《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第三环节)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今日(十月二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行政长官《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第三环节)的致辞全文:

主席:

  我感谢各位议员就「关怀社会、投资社会」的环节发表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今年的《施政报告》在劳工及福利政策的范畴,已有一系列承先启后,配合中、长期策略性规划、突破传统思维和有针对性的措施。我以「竭力为民、开创前路」八个字来形容这些政策。以下我会重点回应议员的关注。

劳工及就业
-----

  在劳工政策方面,我一直坚信就业是改善民生的首要条件。

  在本届政府任内,我们分别推出了两项惠及在职基层劳工的突破性政策措施。我们成功落实了最低工资立法,保障基层工作收入,又为有需要劳工推出「鼓励就业交通津贴计划」。这两项计划标志特区政府思维上的大突破─在无损自由经济的前提下,适当介入市场为基层劳工提供有效的支援。

最低工资
----

  最低工资已推行了近半年,整体上情况畅顺、满意。工资方面,六月至八月的数据显示最低工资推行之后,最低收入「十等分」组群的收入明显按年上升了14.4%,扣除通胀后仍有6%的实质增长,远高於整体雇员平均7.2%的名义升幅,可见法定最低工资对於基层劳工带来正面的作用。

  此外,女性明显受惠於推行法定最低工资。在劳动参与方面,七月至九月期间的数字显示,成功就业的女性人数比去年同期上升5.9%,即有九万七千人就业,其中较低技术女性的就业人数上升四万一千二百人。

  刚才有几位议员要求政府尽快在明年初便检讨并提高法定最低工资的水平。事实上,法定最低工资在香港是崭新的制度,最低工资委员会需要分析及评估首个法定最低工资水平对社会、经济及就业的实质影响。当实施法定最低工资后的工资分布数据於明年第一季备妥后,委员会须就这些工资分布数据及其他调查所得的结果,以数据为依归的原则,进行详细及审慎的研究及分析,并要充分考虑各界人士的意见,独立、客观、持平地检讨法定最低工资水平。无论如何,根据《最低工资条例》,最低工资委员会最迟须於明年十一月中之前就法定最低工资水平向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作出报告。

「鼓励就业交通津贴计划」
------------

  「鼓励就业交通津贴计划」的目的,是减轻低收入住户在职人士上下班的交通费负担,并鼓励他们持续就业。计划刚於十月三日开始接受申请,我们会尽快向首批合资格的申请者发放过去半年最高达三千六百元的津贴。

  刚才有议员提到,由於法定最低工资的实施,「鼓励就业交通津贴计划」的受惠人数可能会减少,因而要求政府尽早检讨计划,以提高申请住户的入息上限。我们有留意这个问题,亦会密切留意这些有关数据的变动,若有需要,不排除提早检讨。

就业情况
----

  目前香港整体就业情况大致上是平稳的。最新七月至九月的失业率维持在3.2%。总就业人数连续七个月上升到三百六十四万多人,是一个新纪录。

  虽然现时香港可说已接近全民就业,但未来的就业前景充满隐忧和挑战。欧元区债务危机及美国持续疲弱的经济状况日益令人关注,加上本地出口亦呈现下降的趋势,正如叶国谦议员刚才指出,我们一定要提高警觉,密切留意事态发展。

劳工权益及保障
-------

  在劳工权益和保障方面,我想强调,我们一直不遗余力保障并促进劳工的权益。在现届政府内,我们的最大突破是成功解决一个困扰劳工界四十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把故意拖欠劳资审裁处或小额薪酬索偿仲裁处裁断的款项,列为刑事罪行。

完成有关标准工时的政策研究
-------------

  大家也很关注标准工时的问题。我一再重申,政府现时正密锣紧鼓进行政策研究的工作。标准工时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具争议性的课题。雇主、雇员及社会各界对於香港应否立法订立标准工时意见不一,存在很大的分歧。我们一定要充分明白立法订立标准工时对本港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亦要平衡各方面,特别是劳资双方的利益。研究报告希望於明年年中完成,然后会第一时间提交劳工顾问委员会及立法会人力事务委员会与大家讨论。相信报告会提供很好的基础给社会作深入的讨论。

法定侍产假
-----

  至於侍产假的建议、劳工及福利局正在进行政策研究。我们的时间表是在明年第一季把初步结果谘询劳工顾问委员会和立法会人力事务委员会。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小心衡量对於中小企的影响和对香港整体经济的影响,最重要是如要立法,一定要建立社会共识,亦要掌握具体细节,例如在婴儿并非婚生或并非在香港出生的情况下,雇员是否可得到侍产假等。

社会福利
----

  在社会福利方面,《施政报告》重点改善对长者和弱势社群的支援。除了长者及残疾人士的两元公共交通票价优惠、高龄津贴「广东计划」、社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等新猷外,还有很多惠及老少及家庭、从质到量的服务加强措施,我形容这些都是既务实又具前瞻性的措施。

人口老化
----

  面对未来二十年香港人口急剧老化的挑战,我们必须作好部署。这方面我们采取多管齐下的六大策略:

* 继续改善安老服务的量和质;
* 发挥私营机构潜力,提升质素;
* 引入「钱跟人走」模式,催生多元服务;
* 推动居家安老;
* 善用粤港融合及区域发展;及
* 鼓励长者过积极和健康的生活。

安老服务
----

  政府的安老政策,是以「居家安老为本,院舍照顾为后援」,这符合绝大部分长者的意愿。然而,现时社区安老的支援配套确实不足,服务市场的发展亦未成熟;长者缺乏选择,他们的照顾者也承受不少压力。有见及此,我们决定采纳安老事务委员会的建议,尝试突破现时资助服务的拨款和运作模式,推出社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这是一项在社福资助方面的开创性措施,我们真的跳出框框去构思。「钱跟人走」的新资助模式,不但让长者在选用服务时有更大弹性,也有助吸引不同类型的服务提供者─包括社会企业─加入市场,为居家安老缔造所需要的环境;长远来说,更可以促进社区照顾服务的健康发展。

  我想在这里重申一点,我们在推行试验计划的同时,仍然会持续改善现有服务,包括增加和优化院舍和社区照顾服务,在这方面的承担绝不会减少。可以说,我们是在现有的院舍及社区照顾服务双线行车之余,再以服务开辟新的行车线。

长者及残疾人士交通优惠
-----------

  《施政报告》建议了一个大家形容为「有惊喜」的两元公共交通票价优惠计划,除了发挥关爱共融精神外,还可鼓励长者和合资格的残疾人士多些走进社区,长远更可发展丰富社会资本。

  刚才有不少议员对这计划有正面的评价,但亦促请政府尽快落实这个优惠计划。我跟各位议员作出保证,我们同样热切希望能够早日落实计划,让长者和残疾人士早日受惠,但是我们不能低估落实这个计划所涉及不少复杂的筹备工作,是需要时间的,这包括政府需要与港铁公司、五间专营巴士公司及多家持牌渡轮服务营办商磋商具体的行政和财政安排、要求营办商继续承担现时为长者及残疾人士提供的票价优惠、确保八达通公司及各营办商在其硬件和软件以及电脑系统上的配合、修订《残疾歧视条例》附表五、以及向立法会申请拨款等等。由於计划涉及不少公帑并属恒常性质,我们必须确保计划运作的机制及各项细节是稳妥的。政府两局一署,即劳工及福利局、运输及房屋局和运输署,经已联手展开各项筹备工作,并已接触各公共交通营办商及八达通公司。我们会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务求在明年下半年尽早推出计划。

  有议员建议扩大优惠至小巴。我们认为现阶段把计划扩展至小巴有一定的困难。由於小巴营办商数目众多,而且一般规模较小,营运的模式亦各有不同,加上并非所有小巴都有提供类似的票价优惠,为免耽误推出优惠计划的时间,我们计划先行在铁路、专营巴士及渡轮三种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上推行计划,待这个计划运作成熟后,再考虑是否需要扩展适用范围。

康复服务
----

  至於康复服务方面,我明白各项康复服务需求殷切,所以我们会继续增加学前、日间及住宿康复服务的名额,以照顾残疾人士在各方面的需要。

  宿位供应是一个很大的压力点,我们会继续稳定地增加资助宿位名额。目前有一万一千多个住宿服务名额,我们在去年及今年会陆续提供一千零四十六个津助残疾人士院舍宿位。政府亦已找到适当地方在未来五年视乎进度提供多约一千个资助宿位。

广东计划
----

  至於广东计划,大家都对此建议予以正面评价,我对此表示感谢。此计划可说是情理兼备、回应诉求的政府施政好例子。政府是从体贴老人家的角度出发,同时顾及了社会、经济、法律、财政等方面因素,经过深思熟虑,最后订出这个便利香港长者移居广东的计划。我必须强调,计划并不是要鼓励长者离开香港,不是输出长者,而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尽量为他们提供便利。我们明白不少香港长者早年已定居广东,虽然他们符合其他申请资格,但难以先回来连续居港一年,因为现时规定要住满一年才可申请。我们打算在广东计划推出初期,真正体贴长者,为这些长者作出一次性特别安排,让他们无须先回港居住一年,亦能参加广东计划。

  有议员建议将计划扩展至福建省,让更多长者受惠。正如行政长官在刚发表的二○一一至一二《施政报告》中解释,我们决定在广东省推行此计划,是基於四个独特的理由。首先,现时长居内地的香港长者主要集中在广东。同时,粤港两地在地理、经济、交通和社会各方面都具有特殊和紧密的关系。配合《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以及多项大型运输基建相继落成,未来两地往来更为方便,粤港会更进一步融合。最后,长者即使迁居广东,与香港亲友仍可保持紧密联系,容易得到家庭支援。

  我们认为现阶段广东省具备合适条件推行此计划。我们期望能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尽量便利香港长者到内地养老,相信广东计划是务实的安排。

  我们已开始积极筹备广东计划。由於这计划属恒常性,规模相当大,涉及不少公帑,我们必须小心和仔细规划,以确保运作顺畅。我们打算在不迟於明年年初把具体建议公诸於世,并会谘询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然后会尽快落实这个计划。

扶贫
--

  在这次辩论当中,有多位议员就政府在扶贫工作方面发表意见。

  扶贫一直是政府高度关注及努力处理的课题。政府一直抱持积极、务实的态度,推出各项措施,帮助有需要人士。

  现时,超过57%香港特区政府的经常开支投放於教育、福利、医疗和公共房屋。单是福利范畴,一九九七年回归时,经常性开支只有二百亿元,时至今日已经倍增至四百二十二亿元,增幅达二百二十二亿元或111%。

  我们一直以三管齐下的策略,务实地推动扶贫工作:

(一)发展经济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二)透过教育、职业训练和再培训,提升劳动人口竞争力;以及
(三)为有真正需要的弱势社群提供可持续的安全网。

  前扶贫委员会的五十三项全方位建议,政府已经一一落实和跟进。其中,在协助弱势社群,包括儿童及青少年、失业人士和长者,和推行地区为本的扶贫工作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展。

  面对通胀压力,财政司司长今年宣布了一系列纾缓措施。今年《施政报告》亦有同类建议。

  另一方面,关爱基金亦为有需要的基层市民提供支援,例如向低收入长者提供家居清洁及陪诊服务津贴、为领取综援的租者置其屋住户和居於私人楼宇的综援住户提供津贴、为严重残疾人士提供特别护理津贴,和为正在轮候资助学前康复服务的儿童提供学习训练津贴等。

  此外,实施法定最低工资、推出鼓励就业交通津贴计划,在一定程度上纾缓在职贫穷人士的生活压力。我们亦即将向立法会申请动用已预留的一亿元拨款,以延续和改善短期食物援助服务,例如增加食物种类及供应新鲜食物。日后如有需要,我们会再增加拨款。

  总括来说,政府会继续默默耕耘、积极投放资源,推陈出新,扶贫纾困。

退休保障
----

  退休保障亦是很多议员关心的问题。我想指出,香港并不是没有退休保障制度,只是我们的制度不是单靠一个计划,而是参考世界银行的多根支柱模式,由三根支柱组成,分别为无须供款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综援、高龄津贴和伤残津贴、强制性公积金制度以及个人自愿储蓄。

  至於所谓「全民退休保障」,其实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不同人可以有不同理解,可以演绎出不同方案。正如行政长官在刚发表的二○一一至一二年《施政报告》所述,香港刚实行法定最低工资,也正研究自愿参与的医疗保障计划及检视如何优化强制性公积金,现时本港基层市民在退休及基本生活上都有一定保障。若把制度作根本性改变,很难在短期内取得共识。因此我们认为更有建设性、务实及更易取得成果的做法是优化、巩固及强化现行的退休保障制度,充分发挥三条支柱互相补足的效用。

  我想指出政府绝对没有回避退休保障问题,中央政策组正持续进行其深化研究工作,当中包括在明年第一季开展有关退休计划及老年经济状况、涵盖一万个住户的全港性住户调查,以了解本港长者的经济状况及对退休计划的安排的最新情况,预计最快在二○一二年稍后时间有初步调查结果,供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此外,中央政策组会继续透过不同渠道,收集社会大众的意见,包括举办焦点小组会议,邀请学者、专业人士、智库组织及相关团体等参与。在中央政策组完成其深化研究的工作后,政府会考虑未来路向。

结论
--

  代主席女士,今年的《施政报告》,在劳工及福利范畴,方方面面都有墨,充分展示政府团队的诚意、勇气和承担,真正做到「竭尽所能、福为民开」。我期望在落实各项措施的过程中,能够继续得到各位议员及广大市民的支持及理解。

  代主席女士,我谨此陈辞,恳请议员支持原动议,多谢。



2011年10月27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1时02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