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环境局局长邱腾华今日(十月二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行政长官《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的致辞全文∶
主席,各位议员:
《施政报告》内的第123段,特首很清楚指出在今届任内进步发展观是我们一个主导思想,我们希望在发展的同时,亦要协调对环境的保护,目的是要让市民得享一个美好的城市生活。今年《施政报告》的重点可总括为四个方面,一个是改善空气的质素,尤其集中路边空气。第二是多管齐下,以减废、增加回收、引入现代化设施来处理都市废物。第三是继续要节能减排,改善能源组合和供求两方面,以建立低碳的社会。最后我们亦特别提到要推动环保产业,加强跨境合作,使环保产业能成为香港的优势产业。我亦有留意到大家提到保育政策如何落实。主席,我想在以下就这几个方向作出回应。
我先用自然环境保育作为一个引子。我相信过往几年,香港这个社会一方面有好好的经济发展,城市的建设亦逐步改善,很多基建逐步确立,但同时现时市民对自然环境保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亦无怪於在一些敏感地区,如西湾,如果有人在土地运用上违规的时候,社会有很强烈的反应,亦见到市民对自然景观,好像新界东面特别的岩石和自然景观能够获得世界级的评级时有很大的欢欣。我相信这一方面反映了市民对於香港作为一个城市,既要发展,但同时要保留一些特殊的生态和自然景观的价值,政府的保育政策亦是朝这个方向去做。
我们在过往两年很清楚讲出我们在保育政策依赖多方面去做,一方面当然是依赖在我的政策范畴内郊野公园的工作。过往这几年内,郊野公园无论在面积和质素管理提升方面都有做这个工作。在西湾事件后,确立了一些地区原本未将其纳入郊野公园范围内,我们亦希望透过公开、透明、有市民参与的过程之中,将其纳入,以确保这些特殊的地区受到保护。但同时我亦会联同发展局局长一齐用其他如在土地运用、城规的方式以加强保育工作。无论用哪种方式,过程必然有很多讨论。有议员提到保育是否大过天,当然保育不是大过天,如果是的话,保育工作会做得容易很多。但保育也不等於将所有土地收归政府所有,或者禁止原有一些可以容许的土地运用。保育政策可能是要多管齐下,透过好像我刚才所说郊野公园条例或者是一些城规的条例,将具保育价值的地方纳入一定的规管内。在这过程中,站在我们的保育工作中,很希望当区的居民或一些原有的文化和民生的景点获得保留。在保育的过程中,如果村落继续破落或原有居民要迁出或未能得益时,而放弃他们的村落,我相信这不是保育的真正原因。我亦同意有议员提出很多人关心保育时亦要尊重原有居民的地权或产业权,我们希望在两者之中求取平衡。最近我们将西湾尝试纳入郊野公园亦是希望启动这个过程,期间亦会谘询村代表、乡议局、乡事委员会、区议会和郊野及海岸公园的委员会。我亦希望在过程之中,可以透过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在过往一年内我们注资了五亿,我们希望透过基金,透过以往我们恒之有效的管理计划,可以和当地居民,甚至引入其他团体一齐帮他们保育,希望居民能透过保育计划有所得益,令保育工作能继续持续下去。
在环境改善方面,市民最关心空气的问题,当然亦有很多议员提到香港的空气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大家亦迫切希望我们改善标准等等。我亦希望议员看到过往几年空气质素有实质的改善,我很高兴有议员引述单是发电这范畴,我们看到透过规管的方式,单单在香港发电所引致的污染物,三种主要污染物的改善由37%至71%,证明这些政策有效,但当然未必每件事也顺风顺水,因为亦要付出一定代价。电力市场方面,由於我们在2008年新的规管协议减少了电力公司的准许利润,所以虽然加入环保措施,但未必对电力构成很大的负担。但在未来的日子内,若电力能源的更新,少不免我们要在经济的效益、环保的要求和稳定的电力之间寻求平衡。环境局必然会如议员所要求,做好把关工作,既要达到较好的环境要求,但亦要考虑市民的负担。在整个空气质素内,大家看到,可以做的工作我们在过往几年已展开。
今年《施政报告》集中改善路边空气,因为我们看到主要市区地方主要的污染确实来自商业用车辆,因此我们在这项工作内特别集中巴士的改善。一方面我们看到未来专利巴士会在未来几年有一个主要的汽车更新,因此希望他们可以及早试用电动车,因电动车没有尾气排放。与此同时,有些工作已经开展了,例如将接近一半现有欧盟二、三期的巴士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能令它们符合较好的标准,就是催化器的更换。去年我们推出了(加装催化还原器的)试验计划,如果完成时,我们会全数资助巴士公司进行更换。
有人提到绿色运输试验基金的申请,其实反应与我们最初设想相近。因为我们希望用这三亿资金,在未来三年为香港的非专利以外,其他公营交通工具换上较环保车辆。在第一期的申请中大部分能批准,所以在短短的第一次申请能够有十多个申请获得批准,而且涉及不单是屋村巴士,亦有学校巴士、有客货车,我们认为这起步是重要的,亦平衡了除专利巴士外,其他交通工具的转型。我们希望在引入电动车时,长远会为香港公共交通工具引入较为低排放的车种。
我们不能单单做这几方面,因为其他石油气的士、小巴亦确实有车龄较大,而一向以来其保养是有改善空间。亦因如此我们今年除特别引入遥距测试外,亦希望用一笔过拨款帮助它们更新。
主席,有人提到废物处理,早於今年一月四日我已在立法会内清楚说明,如要处理香港的都市固体废物的问题,是三管齐下、缺一不可的。如有议员觉得,一方面不喜欢堆填区,另一方面又担心焚化设施,当我们讲到一些减废措施时,亦涉及一些界别利益,可能大家亦有些担忧时,我也希望议员能帮手想想,应用什么方法才能做到刚才所说的三管齐下。
在下个月的环境事务委员会我会提交两份重要文件,向立法会取清晰指引,即胶袋征费全面实施时,议会是否愿意和赞同我们现时提出的方式。因为如能获得清楚的方向,我们才能做法律草拟的工作。同样,在电器及电脑回收,我们亦会提出两个主要方案,一是在弃置这些电器时会收取费用,但同时在香港确立一个回收中心做无害处理。两方面会涉及政府工务工程和法例草拟,我亦希望这方面能给予我们清楚方向,使我们能进行草拟工作。
但在减废、回收同时,包括刚才有议员提及在厨余回收方面,我们希望无论在商业或在家居方面逐步做好。在做所有这些工作的同时,如果我们今日不及早引入现代化焚化设施,我相信这问题只会延续,而且可能大家将来要承受的负担比今日更大。我希望在明年年初向立法会提出拨款申请,在香港兴建现代化焚化设施时,而这些设施将来亦会转废为能,有助减少碳排放,我希望议员能充分支持我们。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在香港实行时,不单只要做能源改造。有议员刚才提出能源改造方面,大家对核能很担心。我们亦很清楚说明我们必须参考福岛事件对国家,以至国际上核能使用安全的问题。同时我们不能否定,现时的能源组合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必须更新。天然气方面,我们已及早在2008年做了一些工夫,否则我们没有可能在未来十年将现时百分之二十五的天然气供应,增加至百分之四十至五十。大家可以看到这空间未必能再增大一点,其他比较清洁、低碳能源,如何取代现时百分之五十燃煤这组合?正正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这不单只是空气污染的问题,亦是香港本身碳排放的问题。
我们期望在能源组合更新的同时,我们发觉在需求方面,尤其是在个人、家庭、以至企业、社会整体,无论在城市设计、楼宇设计或重组时,其实有很大空间做节能工作,从而减少碳排放。在这方面施政报告提出继以往的四亿五千万元,在超过五千幢楼宇进行节能工作后,下一步希望企业可以同步去做。我亦很高兴听到有议员赞同这种方式,我们希望除能减排节能外,亦能为香港能源效益这行业提供商机。因此,如果在行为上改变、意识上改变、企业文化上的改变,这会对逐步建立低碳经济的社会有帮助。
最后在推动环保产业方面,在过往几年,香港本身的环保产业,由最初大家以为只是做回收、废物处理、废水处理的专业行业,其实已扩展至较阔的层面。正在举行的环保博览会,今年已是第六届,由几年前可能只有几十个参展商,至今日接近二十个国家和地方,接近三百个参展单位,亦吸引了超过八千人参加的展览会,可见环保产业在香港有一定的空间和机遇,过往几年,正如刚才陈健波议员提及,我与业界和专业团体,以至其他商会一起为香港这行业开拓香港以外的商机时,大家有很好的默契,就是香港本身除了提供机会外,香港企业其实能作中间人、作为一个好伙伴,让环保服务业可以推展至内地,以至外地。清洁生产计划透过九千三百万元的资助,亦引进很多香港环保服务公司到内地工作。因此在今次环保企业中,我们会清楚讲明用三个方式,即透过基建投资带动这行业;透过政策推动,使环保产业能有更大空间;和透过协助建立香港品牌的环保行业,使他们能在香港、在邻近地区,以至在世界其他地方,作广义和集体推广,我们愿意投放这些资源。
主席,我知道在环保工作方面仍有很多不足,因为我们的工作不单只要处理昨日产生的污染,亦要处理未来市民对我们的期望,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只能克尽自己的责任和能力,我们会继续与立法会就大家关心的问题继续努力。
主席,我谨此陈词,谢谢。
完
2011年10月27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8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