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急切质询二题:猩红热在本港及邻近地区的情况
************************

  以下为今日(六月二十九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张文光议员根据《议事规则》第24(4)条提出的质询和食物及徖生局局长周一岳的答覆:

问题:

  近月猩红热感染个案急增,出现两宗幼童死亡个案,且香港大学研究发现猩红热的病菌基因出现变种,增加细菌传播能力,有微生物学者指细菌基因变异与滥用抗生素有关,政府应积极正视。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是否知悉其他国家或地区有否发现基因变种的猩红热病菌;邻近地区近期有否出现猩红热感染个案急增的情况;本港的个案主要是本地传染还是由其他地区传入;当局有否研究是否需在出入境方面加强监控;

(二)过去半年,每个月因感染猩红热出现并发症甚至死亡的个案数目分别为何;严重个案所感染的是否变种病菌;变种病菌对治疗方法有否影响;若然,当局是否已向公私营医生提供有关资讯;及

(三)有何紧急措施预防疫情恶化;针对大部分患者都是幼儿,幼稚园、幼儿中心及小学且已出现集体感染个案,当局有何措施防止猩红热在学校和举办暑期活动的机构大规模爆发;在何情况下会要求幼稚园、幼儿中心及中小学停学或提前放暑假?

答覆:

主席:

  就问题的三部分,现回覆如下:

(一)徖生署徖生防护中心一直监察猩红热在本港及邻近地区的情况。徖生防护中心留意到,和香港同样将猩红热列为须呈报疾病的中国内地和澳门,均同时出现猩红热个案数目上升的情况。因此,本港猩红热个案数目增加可能属於区域性现象。今年至今呈报的637宗猩红热个案中,只有十宗在潜伏期内曾到访中国内地,其余均属本地个案。

  猩红热在许多邻近国家,例如新加坡、澳洲、新西兰及马来西亚,并不属须呈报的疾病。

  徖生署会继续在各出入境口岸对怀疑猩红热个案保持警觉。如有需要,会建议有关人士求医或将严重个案转送医院。

(二)截至六月二十八日,本港今年分别有四宗感染猩红热而出现并发症及两宗感染猩红热而死亡个案。详情载於附件。

  化验调查结果显示,两宗死亡个案属於两株不同的甲类链球菌细菌株(emm 1型及emm 12型)。

  徖生防护中心联同医院管理局及香港大学,就引致猩红热的细菌合作进行化验,包括就细菌耐药性、血清型、毒性基因及香港大学所呈报的新基因组段进行测试。有关研究将继续进行,以找出基因变异的影响及普遍程度,以及预测日后爆发的程度。

  直至目前为止,所有分离出来的甲类链球菌细菌株均没有对盘尼西林出现耐药性,显示属盘尼西林类或第一代头孢菌素的抗生素仍是对猩红热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

  本地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显示,在二○一一年分离的约50%至60%的甲类链球菌对红霉素产生耐药性(并因此预期对阿齐霉素及克拉霉素同样有耐药性)。因此,不应使用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例如红霉素)治疗猩红热。有关猩红热的最新情况及临床诊断和治理的资讯已透过给医生的信发放并刊登於《传染病直击》双周刊内。

(三)大部分猩红热个案为零星个案,当中只有7%涉及学校群组,而在每一群组染病的人数亦不多(由二至七人不等)。徖生防护中心将会调查猩红热爆发的情况,并就这些个案的治理和适切的控制措施提供意见。在特殊情况下,徖生防护中心或会建议出现猩红热个案的个别学校停课,而在作出建议前会参考流行病学评估。

  我们预计猩红热高发情况可能会延续至夏季。徖生署已召开跨部门会议,与会者来自社会福利署、教育局、民政事务总署、食物环境徖生署、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政府新闻处及医院管理局,为即将来临的暑假筹划防疫策略。各政府部门会携手合作,在各个场所加强防范猩红热的徖生措施和宣传。

  徖生防护中心自今年六月以来就预防猩红热加强了宣传及徖生教育。徖生防护中心一直与各持份者和医护工作者密切沟通联系,又去信各院舍和学校实施猩红热的防控措施,以防疫情在学校和院舍蔓延。

  至於公众教育方面,当局制作了新的电台宣传声带以增加蒥民对猩红热的认识。有关猩红热的医疗资讯会经多种渠道发布,包括专题网页、海报和单张。徖生防护中心亦举办了新闻简布会和安排访问,告知大众最新的预防措施。这些风险通报活动在未来数周仍会继续进行。



2011年6月29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40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