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局将於七月十四日至十六日首次举办「国际教育论坛与博览」,以介绍香港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新学制与世界各地不同教育体制衔接的多元出路。
「国际教育论坛与博览」以「拓展学习之旅,共建全球一体」为主题,一连三天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活动包括部长级圆桌会议、国际会议和教育博览。
教育局副秘书长陈嘉琪今日(六月十日)向传媒介绍「国际教育论坛与博览」的详情时说:「这次盛事将标志香港新学制正迈向国际与各地教育制度衔接。」
她说:「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有来自十个国家及地区,包括奥地利、中国内地、德国、印度、印尼、韩国、新加坡、英国、美国及澳门的教育部长级代表团出席部长级圆桌会议。国际著名的教育专家米高.巴伯爵士将主持会议。」
陈嘉琪表示,七月十四日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主要讨论不同国家如何培育优秀的人才,推动可持续发展,并探讨应付全球一体化带来千变万化的挑战所需的才能。
她说,在应对全球一体化的挑战上,新学制采取了「学生为本」的学习模式,为不论是升学或就业的学生提供迈向成功的机会。她同时指出,香港的教育枢纽的特质,亦能令新学制更具优势。
至於七月十四日举行的国际会议,陈嘉琪说将集中讨论世界趋势以及学校和高等教育改革如何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届时有多位知名的教育家会作出专题演讲,包括许美德教授、米高.巴伯爵士、杰夫.海沃德教授、郑慕智博士和高彦鸣教授。
大会将於七月十五日及十六日为学校及家长安排超过六十个分组环节,详细介绍香港在新学制下让学生迈向成功之路的学习机会;新高中教育与海外国家的教育制度衔接;新高中课程如何为学生作过渡的准备,并成功迈向多元出路。教育局及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并会为本地及海外的参加者举办工作坊,介绍新高中课程及香港中学文凭。
陈嘉琪说:「是次活动预计会有大约七千位来自本地和海外的教育界人士和一万一千名家长参与。」
七月十四日举行的国际会议欢迎所有中学校长或其代表参加。邀请函将於六月中旬寄出。七月十五日的分组环节供中学校长或老师参与,他们可透过「教育局培训行事历」登记。而七月十六日的分组环节则为家长们而设,教育局将向学校寄出门票,由学校派发予有兴趣的家长。
「教育博览」将於七月十五日及十六日举行,约设有六十个展览摊位,将介绍新学制与本地及海外大学的衔接。欢迎公众人士参观,费用全免。
另一方面,「国际教育论坛及博览」的网页於今日正式启用,公众人士可浏览(cd.edb.gov.hk/IEFE/TC)以取得活动的最新资料。
完
2011年6月10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6时3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