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出席2011陆家嘴论坛发表演说全文
***************************

  以下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今日(五月二十日)在2011陆家嘴论坛全体大会四:「新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上所发表演说全文:

各位嘉宾、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我很高兴再次获邀出席陆家嘴论坛。中国去年晋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带来无数新的机遇,这一节全体大会正正提供大好良机,让我可以与各位分享我的看法。

十年后的中国
──────

  要预测中国十年后的状况,最合理的方法莫如鉴往知今,从过去一段时间所得到的经验作出推算。

  二零零零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2万亿美元;到了二零一零年,数字已达5.9万亿美元,十年间增加到原来的五倍。二零零一年年初,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总市值为2.7万亿元人民币;到了二零一零年年底,已增至14.3万亿元人民币,同样是增加到原来的五倍。根据中国的增长数据和经济展望,有人预测,在十至二十年后,中国的经济规模将与美国相若。

过去一年的进展
───────

  去年,也在这个论坛上,我们探讨过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及它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当时我提出了以下的意见:

  「人民币国际化是这区域的金融新秩序的其中一个环节,并会为中国金融市场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我国与贸易伙伴、海外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联系,会增加对中国的国际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会更多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上海的金融市场会越来越开放,越趋国际化。上海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步伐,也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相连。」

  现在,让我们回顾人民币国际化在过去一年的进展。

  去年这个时间,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人民币存款额约为890亿元人民币。今天,香港的人民币存款额超越4,500亿元人民币。

  一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市场─包括中国及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策略上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十二五」国家规划亦已阐明这项政策的愿景。

  很多人的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在资本帐没有开放的情形下,我国又如何能鼓励使用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国际市场现在越加体会我国打算如何落实这项策略。

离岸市场所担当的角色
──────────

  答案就是容许人民币从内地流入离岸市场,用作贸易结算货币,同时吸引人民币资金在该离岸市场流通,多加发展。

  离岸市场的建立可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扩大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融资和投资货币的需求。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凭独特的地位,已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离岸人民币市场。

离岸市场的发展
───────

  中国在外汇尚未可自由兑换之际,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此举在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上,史无前例。但事实证明这是一项成功的尝试。自上次我在这里发言以来,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步伐一直令人振奋。在政策的鼓励下,再加上市场力量的牵引,人民币资金流向离岸,顺理成章地衍生了多项人民币服务,包括离岸银行同业市场、银行贷款、人民币债券及股票产品。

  经香港办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交易总额由二零一零年第二季的230亿元人民币,激增至二零一一年第一季的3,108亿元人民币,增幅高达12.5倍,升势持续强劲。

  人民币贸易结算是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的主要资金来源。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录得非常可观的增长,由二零一零年六月的897亿元人民币,增至二零一一年第一季季末的4,514亿元人民币。

  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即「点心债券」)市场较近期才兴起,但已有各类发行商使用我们的平台。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步伐之迅速,举世瞩目,这反映出离岸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强大投资意欲,而国际社会对於在贸易及投资往来方面使用人民币结算亦日趋习惯。凡此种种,可见国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就算是并无人民币自由兑换仍可取得成功。当然,我们往后还有大量的工作,才可维持目前的发展势头。

上海
──

  对於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来说,人民币国际化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首先,上海拥有内地最庞大的流动资金,亦是公认的在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没有上海的支持,人民币国际化难竟其功。

  一如我刚才指出,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进程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直接相连。过去一年,随人民币业务的急速增长,上海在世界市场的影响力亦与日俱增,上海的金融机构亦把服务范围扩展至世界各地,促进贸易和投资。

开放资本帐自由兑换
─────────

  随人民币日趋国际化,下一步要处理的问题,是何时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加大境外资金进入我国资本市场,和我国资金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程度,这对於上海的进一步发展相当重要。

  国际资本流入带来不少好处,令中国筹集资金的成本因而下降,投资者的层面和人数也会扩大。另一方面,资本帐开放后,中国投资者就能够直接投资於国际资本市场,扩大投资机会。

  此外,这些措施会令在岸市场估值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资金融通及金融创新的效率。

  一直以来,国家深明局部开放资本帐的好处,这正好解释为何早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开展前,国家已推出合资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计划(QFII)及合资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计划(QDII)。

  可是这些现行的计划所涵盖的范围非常有限,同时或已不再能完全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随人民币日趋国际化,现在是否合适的时机让资本帐进一步以较快的步伐开放?

  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帐逐步开放两者当然有合理的关连。第一,人民币在离岸市场沉淀后,需要透过外国直接投资或者以在岸资本市场投资的方式,寻找回流在岸市场的途径。第二,随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以及我们应对有关国家金融安全的关注的经验及信心增加,容许国内投资者在海外资本市场的政策空间将会随之扩大。

  在制定人民币国际化策略上,这是需要考量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上海来说,就更重要。开放资金流动将为促进上海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带来突破。

  掌握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经验,开放资本帐应可以按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行。如何才能做到?我有信心只要专心致志,我们一定能够设计各种可行的计划,不过,最直接及明显的一步是扩大和延续合资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计划及合资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计划。举例来说,这些计划在额度和合资格机构数目方面都可以扩大,或者在为投资者提供足够保障的前提下,合资格投资者的定义可以扩大至包括专业个人投资者。此外,也可以增加证券投资流入内地的渠道。容许海外投资参与一手市场,可增加流动性及为首次公开招股提供国际估值。

  要把本地市场与离岸市场连系起来,方法很多,场内交易产品(例如交易所买卖基金)跨境上市就是另一个例子。期货市场产品跨境上市也属此类。

  随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日渐扩大,资金流动不一定要局限以外币计价。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国直接投资及合资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是现有安排的延伸,也是顺理成章的发展。这些发展有助离岸人民币市场继续扩大,让市场上有更多投资产品来满足离岸投资者的需求。

互补和互动关系
───────

  上海是中国最主要的在岸金融中心,香港则是中国最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我们相信,随内地逐步开放资本帐,在岸和离岸资金透过这两个中心进行融通的情况会与日俱增。这两个中心会继续壮大,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市场会全面国际化,定价模式也会与世界各地接轨。去年,我把上海和香港的关系比喻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双引擎。在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定当更紧密合作。

  我们期盼与上海携手合作,勉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确保国家经济稳定增长。下星期,香港与上海会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开展联合推广活动。港沪两地往后定有更多机会合作,同心协力,为配合国家发展需要作出贡献。

  毫无疑问,中国在未来十年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及金融发展的中枢。香港和上海正好担当离岸和在岸市场的角色,各展所长,并肩合作,使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的经济金融实力等量齐观。



2011年5月20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9时29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