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财政司司长就《2011年拨款条例草案》二读辩论的致辞全文
******************************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今日(四月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2011年拨款条例草案》二读辩论的致辞全文∶

主席:

引言
──

  自从财政预算案发表以来,议员和市民在不同的场合和渠道,包括上星期连续两日的辩论中,表达了很多宝贵意见。

  刚才几位司局长已经就个别政策范畴作出详细回应。作为总结,我会简述最新经济情况,然后就几个市民关注的议题,从宏观层面提出一些看法。

经济情况
────

  踏入二○一一年,香港经济活动继续蓬勃扩张,消费市道畅旺,货物出口及零售销货量在今年首两个月都录得强劲增长。劳工市场持续改善,失业率进一步下跌至最新的百分之三点六。香港整体经济在今年首季继续有可观增长,而全年的经济增长将可达到百分之四至五。

  经济向好带动全港市民收入上升,基层市民亦受惠。最新数据显示,以收入分布中最低百分之十的全职雇员为例,在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一月期间的每月平均收入按年上升百分之七,在扣除通胀后,仍有实质改善。

  不过,我们今年仍会面对不少挑战。随香港接近全民就业和经济继续蓬勃扩张,工人薪金及市场租金上升,加上最低工资的推行,本地通胀压力正逐步显现。外围方面,食物、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持续上升,欧美日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令输入通胀压力高企。

  今年一、二月合计,香港的基本消费物价通胀率为百分之三点六。我预计基本通胀率在短期内会继续上升。我在发表财政预算案时预测全年的平均通胀率为百分之四点五,已大致将这些情况考虑在内。

  美国的复苏进程较预期为佳,但全面复苏条件仍未完备,失业率近日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然处於较高水平。欧洲的主权债务问题未全面解决,其中一些国家正面对重大的财务和社会危机。日本大地震和引发的核危机会减慢当地的经济增长,对区内贸易亦会构成负面影响。中东和北非局势不稳,令环球能源价格飙升,可能加剧通胀压力。

  环球经济环境不稳定将会延续一段时期,市场亦会继续波动,令香港经济前景存在不确定性。我会密切留意各项事态发展对香港经济的影响,适时采取应对措施。

应对通胀
────

  应对通胀是政府今年主要的工作之一。虽然香港不能以利率作为调控通胀的工具,我们已经推出一篮子财政措施帮助纾缓市民的压力。短期而言,政府除了会推行多项一次性措施之外,并会继续为楼市降温,以及防止信贷过度扩张。内地实行宏观经济调控,以减低通胀压力,这亦有助减轻香港的输入通胀。

  通胀持续升温,加重市民生活负担。我在预算案中提出了多项纾困措施,包括补贴电费、宽免差饷、代缴公屋租金、发放额外综援津贴、增加供养父母、祖父母和子女免税额,以及预留款项延续资助短期食物援助计划,以期适时帮助市民。我的调整方案,建议退税和向合资格市民发放款项。这些藏富於民的措施,也可增加市民手上可支配的资金,提供纾缓,帮助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楼市泡沫风险
──────

  楼市发展一向是市民关心的议题。对於不少市民而言,房屋既是重要的资产,但同时供楼支出也是家庭经济的重要负担。已置业的市民不希望资产贬值,但同时对楼市过分升温,也会惴惴不安。至於期望拥有自己物业而仍未置业的市民,则会希望楼价可以稳定地处於可负担的水平。此外,过往一些不良的物业销售手法,更加剧了社会怨气。

  我理解市民对楼市发展的关注。与大家一样,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楼市健康平稳发展,让市民可以安居乐业,亦要避免过度的波动影响经济。在处理这个涉及市民切身利益、金融稳定和整体经济发展的问题时,我们一直不敢掉以轻心。

  我在去年十一月公布打击楼宇短期炒卖的措施,包括建议引入「额外印花税」,遏止短期投机炒卖活动。金管局在去年的八月和十一月亦两度推出监管措施,要求银行调低按揭成数上限、设定审慎的供款入息比率和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进行压力测试,以防止按揭信贷过度扩张及确保银行审慎经营按揭业务。金管局现正加强对银行按揭业务的审查,以确保银行会严格遵守颁布的监管要求。

  目前,短期投机炒卖活动已见收敛,俗称「摸货」的楼宇成交个案在本年头三个月大幅减少。确认人的成交个案由去年一至十一月的平均约320宗,大幅下降至今年三月的134宗。「特别印花税」是一项有效的措施,我希望议员可以早日通过有关法案,使政府可以全面继续推行工作。

  虽然投机活动已经冷却,但是整体楼市却较为反覆。在持续低息环境下,楼价在今年初再度上升,在首两个月累积升幅达百分之七点二,交易量出现反弹,银行的按揭申请在今年一月亦有所回升。二月的整体楼价已超越一九九七年的高位,我十分关注这个情况。我会密切留意物业市场的情况。在有需要时,我会毫不犹豫推出进一步措施来减低泡沫风险。

  近期影响楼市的因素更趋复杂。国际环境变化带来不明朗因素,外围不同地区息口上调,本地银行亦收紧了按揭贷款条款。这些发展犹如一个警号,预示利率回升可能较一般预期更早出现。我要再次提醒市民,流动资金充裕、利率低企的环境不可能永远存在,楼价也不可能永远上升。市民务必小心留意息口回升对楼市的潜在影响。

  至於市民所关注的物业交易透明度方面,运输及房屋局已成立「立法规管一手住宅物业销售督导委员会」,具体讨论以立法形式规管一手物业销售事宜,以加强规管和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委员会并会於今年十月就立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中长期而言,我们会从根本手,增加土地供应。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对住宅及商业用地的殷切需求,我在财政预算案确立利用勾地表及主动卖地制度,双管齐下,更积极主动推出住宅、商业/商贸和酒店用地。

  我们已经宣布在本月二十七日拍卖高山道前海关已婚关员宿舍,以及在本月二十九日就两幅分别位於红戛宝其利街与机利士南路交界及红戛利工街的「限楼」用地进行招标。

  我们会在五月拍卖位於司徒拔道前岭南书院、九龙塘海棠路及元朗牛潭尾的三幅住宅用地,然后在六月拍卖位於波老道及元朗屏山的两幅住宅用地。这五幅住宅用地当中,三幅(分别位於九龙塘海棠路、元朗牛潭尾及屏山的三幅土地)是来自现时勾地表的用地。我们亦计划於六月推出位於东涌的「限楼」用地,进行招标。

  除住宅用地外,我们亦已决定就三幅指定的商业/商贸及酒店用地进行招标。我们将於五月就两幅分别位於观塘伟业街的商贸用地及位於皇后大道东的酒店用地进行招标,而六月会推出位於九龙湾启祥道与宏光道交界的商业用地。

  总括而言,我们在四月至六月期间会通过主动拍卖或招标推出九幅住宅用地,数目较以往定期卖地为多,预计可提供合共约2650个单位,同时亦推出三幅商业/商贸及酒店用地。地政总署稍后会公布有关五月及六月进行的土地拍卖及招标详情。

  政府增加土地供应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会密切留意楼市的发展,有需要时会继续从勾地表内选取住宅用地直接出售。我们亦会考虑按季预先公布卖地计划。

  在资助房屋方面,社会上有人提出复建「居者有其屋计划」单位。这些诉求背后的愿望,是希望市民有可以负担得来的置业机会。我理解这些诉求,政府亦明白安居乐业的重要,更知道市民希望通过置业改善生活。

  行政长官已经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中宣布推出「置安心资助房屋计划」,建基於「先租后买」的概念,针对性地去帮助那些长远有供楼能力但未能储蓄到足够首期的市民,让他们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积聚资金用作置业。这计划也会有助增加实而不华的中小型私人住宅单位的供应。

  在资助房屋的问题上,政府会继续以开放和务实的态度,关切市民对置业的诉求,不时检讨政府的角色,研究推行切合市民不同需要的房屋政策措施。

城市发展长远规划
-───────

  行政长官在本届政府任期开始时,提出以进步发展观推动香港的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兼顾对社会、环境和文物的影响,并以务实的态度回应市民的诉求。我们在二○○七年十月公布「香港2030研究」,就是按进步发展观,有序地规划香港的未来发展,以提供足够土地应付人口增长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这几年来,我们正按「香港2030研究」订定的宏观性策略,一方面全面善用已发展的地区及新市镇,包括加快旧区重建和落实将军澳新市镇南部的基建工程;另一方面,我们全力推动已完成规划或须规划的大型新发展区,包括已逐步动工的启德发展区、正进行规划及工程研究的新界东北新发展区,以及在今年内会启动的东涌余下发展地区和洪水桥新发展区。此外,边境禁区的土地规划研究亦於去年年中完成。

  为未雨绸缪,行政长官在去年十月的施政报告中提出建立土地储备的概念。我们会在今年下半年开展探讨在维港以外作适度填海和善用岩洞的公众参与活动,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希望联同公众以新思维审视长远土地需求及增加土地来源以建立土地储备,并建议可行办法及收集意见。第二阶段会讨论及甄别不同的填海及岩洞选址,目标是建立共识并订出公众可接受的方案,以便进行下一步的规划及工程可行性研究。

  要巩固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的地位,适时有效供应经济用地至为重要。同样地,我们正按「香港2030研究」的策略,一方面整合及提升现有的商业中心区,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商业中心区外的优质办公室枢纽。我在这几年的预算案演词中都提出具体建议,包括以运输基建带动商业区的发展、活化工厂大、搬迁位於商业中心区的政府写字楼等。我们会按部就班地推行这些为香港长远发展的整体规划,为市民安居乐业和提升竞争力,作好准备。

投资未来
────

  预算案另一个重要主题是投资未来。

  由於二○一○至一一年度的收入远较预期为高,加上预计中期财政稳健,财政储备水平健康,我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在预算案中推出多项措施纾缓通胀对市民的压力,更可拨款投资未来,包括成立70亿元的「精英运动员发展基金」、25亿元的「自资专上教育基金」,以及注资强积金户口等。

  预算案公布后,市民对注资强积金这项建议有强烈意见,其中有不少意见是因应强积金制度本身而提出的。我认同作为退休保障中一根重要支柱的强积金制度的确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以更切合市民的要求。政府会联同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积金局)继续就现有强积金制度及其运作安排作检讨。此外,政府和积金局亦正全力拟备立法规管强积金中介人的方案,以期「雇员自选计划」在明年尽早落实,藉市场力量处理市民最关注的强积金收费问题。

  我注意到近期社会上对退休保障的讨论。一些倡议者建议由政府、在职的雇主和雇员三方供款,以便向已退休的长者支付养老金。这些建议等同於所谓「随收随支」退休保障制度。不少采用这种制度的已发展国家,实施经年后都面对可持续性的问题,目前正在进行改革。这是因为面对人口持续老化,这种制度对需要负责供款的下一代构成沉重的财政负担,对公共财政方面的压力亦不容忽视。退休保障是涉及香港长远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希望不同意见的持份者都能够深入、理性地思考不同做法的优劣,表达他们的意见。

中长期经济发展
───────

  在经济发展方面,预算案具体提出如何配合施政报告,促进香港的经济持续发展。香港会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沿高增值、知识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前进。政府会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四大支柱产业持续发展,亦会致力推动六项优势产业扩展,从而促进经济更多元化。事实上,六项优势产业的增加值在二○○九年整体经济收缩的情况下,仍录得百分之三的增长,显示这六项产业具备强健的竞争力,发展潜力相当庞大。我们会推出适时措施扶助这些产业成长。

  香港经济以市场作为主轴,而政府扮演监管、引导和扶持的角色,令市场力量能够健康发展。我们要保持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简单税制,以发挥进取和灵活的香港企业家精神。我们会在供应层面上多做工夫,包括加强基建,投资教育和培训人才,以及提升香港品牌。我们亦会在需求方面作出配合,包括加快与内地市场融合,强化区域合作,以及开拓新兴市场。

  香港和内地市场融合所带来的机遇,是推动香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来源。「十二五规划」获得通过,对国家未来发展固然重要,对香港发展亦带来更多新机会。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首次在五年规划内加入港澳专章,充分体现了中央重视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地位,以及香港可以作出的特殊贡献。当中,「十二五规划」亦明确指出香港的定位,包括国家会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并会增强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全球影响力。

  此外,「十二五规划」凸显了粤港澳合作的重要性。我们会把握契机,全方位作出配合,令香港的经济发展步上新台阶。

改善民生
────

  改善民生是政府一向最重视的工作,行政长官每年都在施政报告中陈述整体施政方针,制订社会长远发展策略,照顾市民的生活。各政策局亦各自就其负责的范畴制订政策措施,而预算案会配合施政方针及各政策局的措施,作出具体的资源分配,使之得以落实。

  我特别重视直接影响市民生活的政策。

  在这些政策范畴的经常开支增长幅度,可以说明我们在民生方面的长远承担。教育、社会福利和医疗徖生这三方面在二○一一至一二年度合共占政府经常开支百分之五十六点四,比上一年度的支出增加超过100亿元。教育方面的经常开支预算为545亿元,比上一年度修订预算增加了百分之六。社会福利的经常开支预算为422亿元,比上一年度增加达百分之十一。而医疗徖生的经常开支预算则为399亿元,增加百分之九。

  整体而言,为配合相关的政策措施,二○一一至一二年度预算的经常开支达2,421亿元,比上一年度的修订预算增加了约180亿元,即百分之八。相比二○○七至○八年度则增长超过百分之二十。这些经常开支的增长,反映政府对改善民生和推动经济的持续承担。我们会继续按「应用则用」的原则,投放足够资源满足民生所需和落实经济项目。

预算案调整措施
───────

  现在,我会简述预算案的调整方案。调整方案包括开支和收入两个部分。在开支方面,我们会向十八岁或以上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市民发放为数6,000元的款项。

  我们现正筹备计划的细节,包括与银行商讨可否利用银行网络,在保障私隐的前提下尽量方便市民登记及领取款项。在实施方面,我们亦会考虑作出分流安排。在敲定细节后,我们会按照程序呈交立法会有关事务委员会讨论,然后再向财务委员会申请拨款。如果获得财务委员会批准拨款,我们会立即落实计划,尽快开始接受申请。

  这项措施约可惠及610万名合资格人士。计及鼓励市民储蓄的「储蓄奖赏」和行政费用的开支,涉及总开支约370亿元。假设在二○一一至一二年度所需开支为总预算的八成,我建议为此预留296亿元。

  另一方面,我计划额外注资关爱基金,向有经济需要的市民,包括新来港人士,提供援助。关爱基金督导委员会正研究如何支援有关人士。我建议为此项措施预留15亿元。

  为应付调整措施在二○一一至一二年度可能需要的支出,在抵销为注资强积金建议而预留的240亿元后,我会於《二○一一年拨款条例草案》的全体委员会审议阶段动议修正案,把总目106分目789的备付款额增加71亿元至588亿3,100万元。

  在收入方面,我建议宽减二○一○至一一年度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应缴税款的百分之七十五,上限为6,000元。有关扣减会在纳税人二○一○至一一年度的最终应缴税款中反映。我们会於本立法年度内向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落实有关建议。这项措施会惠及150万名纳税人,预计政府税收会因而减少约53亿元。在二○一一至一二年度的收入预算中,总目3「内部收入」分目030「入息及利得税」项下的薪俸税收入将由481亿5,000万元减少至432亿2,000万元,而个人入息课税下的税款将由42亿元减少至38亿3,000万元。

二○一一至一二年度预算及中期预测
────────────────

  因应预算案的调整措施,我预计二○一一至一二年度的政府总收入为3,697亿元,总开支则为3,782亿元,而综合帐目则由预计盈余39亿元转为预计赤字85亿元。在二○一二年三月底,财政储备预计为5,831亿元,相当於18个月的政府开支,或本地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十一。二○一一至一二年度出现赤字主要是由於一次性措施的开支,因此并不影响中期财政。我估计二○一二至一三到二○一五至一六年期间综合帐目仍可录得盈余。

结语
──

  代主席,自从二○○八年发生金融风暴以来,我们经历了经济的高低起跌。整体经济实质增长由最低的负百分之二点七,上升至去年的百分之六点八。市民整体收入亦见上升,人均生产总值由二○○九年的231,000多元,上升至二○一○年247,000多元的历史新高。随经济向好,出口由急速收缩回复至强劲增长,个人消费突破纪录,失业率亦下跌至百分之三点六,不同阶层的市民都受惠於经济发展。

  香港能够在这场世纪金融风暴中迅速复元,全赖香港市民的共同努力。政府的角色,是在经济环境有欠理想时,以公共财政刺激经济,保持经济活力,同时创造就业。在经济环境好转时,让市场发挥力量,同时尽量回应市民的诉求。在条件许可时,做到藏富於民,纾缓市民的生活压力。

  我们奉行审慎理财的公共财政原则,就是量入为出,力求收支平衡。这一方面是由於我们需要恪守《基本法》的要求,同时也是基於香港作为一个小型开放经济的实际情况。由於政府收入波动大而支出欠弹性,我们有需要保持稳健充实的财政储备,以应付经济周期为社会民生带来的影响,同时我们要居安思危,应付突如其来的危机。所以,我们不应以一时的收入增加,而作出难以持续的承担,为将来埋下加税和削弱竞争力的隐忧。

  审慎理财并不代表减少在民生福利方面的投放。相反,我们由二○○七至○八年度到二○一一至一二年度的政府总开支增幅超过六成,远高於同期本地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的百分之十五点八,体现我们对推动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承担。

  我们的公共财政是以政策主导,财政配合为原则。香港是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不少涉及民生的公共政策往往讨论需时。近年我们为制定财政预算案而进行广泛谘询,既有助掌握市民即时的需要,在预算案中适时处理,亦多提供一个渠道,收集市民对一些长远政策的建议,由有关的政策局考虑及跟进。这是一个有建设性的过程,亦切合香港开明和多元化的特质。

  预算案需要平衡长期和短期的公共资源分配,我们既要储备充足的资源,配合长远政策的承担,同时也要迅速地回应社会即时的诉求,所以今年的预算案亦提出多项惠民纾困的措施,目的是增加不同阶层市民的额外可支配资金及减轻生活压力。

  这些都是受市民支持和肯定的措施。我感谢支持预算案的议员,在他们的支持下,这些惠民纾困的措施,可以尽早落实。我亦再次恳请未表示支持预算案的议员,不要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否决这些确实可以帮助市民的惠民措施。

  今次预算案引发的争议,反映社会和市民的期望。我希望,这些鞭策的力量,可以转化为正面的能量,让社会能够更聚焦地讨论各项民生施政。我相信,以市民一贯务实的态度,这些正面的能量,能够凝聚成各方合作的引力,推动香港社会向前发展。



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