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政务司司长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香港未来发展研讨会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今日(十二月十三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香港未来发展研讨会的致辞全文:

尊敬的郑新立副理事长、尊敬的李守信司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下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特区政府,对远道而来出席今天研讨会的郑理事长、李司长以及内地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香港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对香港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的一个大题目。虽然讲的是「十二.五」,但是,我们要考虑的时间跨度不应该局限於未来五年,而是要看到中长期的发展趋势和需要,然后通过五年规划作出配合,订立比较具体的目标和行动纲领。

  我们不能独立地讨论香港在十二五规划的角色,而是要把香港的定位放在国家的发展战略、发展需要这个高度。这其中的意义、内地今后发展的需要,以及香港应该发挥的作用,上星期我在另一个场合比较全面地作了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网上发布的发言稿,在这里我就不再重覆。今天我想比较集中谈谈香港未来发展的重点。

  首先,有必要重温一下中央最近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当中关於香港的表述,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 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
二、 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三、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 深化粤港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与第四点粤港合作相关的另一份重要文件,就是去年年初公布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要通过粤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随中国和亚洲新兴市场的发展,世界经济的重心正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出於中国和亚洲地区自身的发展趋势和需要,有必要在区内建设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世界级经济中心,在分配调动各种生产资源,在生产要素定价的话语权,在构建国际经济秩序,在汇聚创新和创意人才等各个方面,形成足以与纽约、伦敦鼎足而立的大都会。香港与邻近的珠三角地区所具备的综合实力和潜力,是亚太区内最有条件问鼎这顶桂冠的少数地区之一。
  
  这是千载难逢的契机。然而,对手是强大的,竞争是激烈的。高远的目标,还必须有扎实的计划和工作配合,才有可能实现。
 
  放在这个大环境下,香港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和提升传统的优势产业。目前,服务业占香港GDP超过90%,其中,金融、贸易物流、专业服务以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占GDP的54%。只要巩固住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就起码能够保住服务业的半壁江山。

  然而,内地也在发展现代服务业,这对香港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而机遇远远大於挑战,关键词在於输出和提升。
 
  香港服务贸易在二○○四年的输出是4,300亿元,二○○九年-那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是6,700亿元,五年间增长56%,同期金融和保险服务输出的增长率更高达130%。这些数字充分反映了香港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的竞争力。

  未来香港服务业的发展,其中一条出路是争取扩大在内地服务业市场的份额。内地要发展服务业,需要引进好的经验和高的标准,香港是一个最好的合作伙伴。我们与内地不断拓展深化CEPA,目的就是让香港服务业可以加快进入内地市场;不能马上全面开放的,可以采取在广东甚至珠三角先行先试的措施,逐步推展到其他地区。可以说,我们希望借鉴过去二、三十年香港制造业北移的成功经验,在服务业再次创造另一轮突破。

  有人担心,香港服务业北移,会否淘空了香港本地服务业。我认为,这种疑虑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相信历史会重覆自己,对香港人有信心,就不用过虑。
 
  回看制造业的历史,当生产程序北移以后,留在香港的总部就逐步强化它们的设计、市场推广、贸易、安排融资等各种大脑功能,这些功能附加值高,再结合内地的人力、土地资源,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我们看服务业也可以用同样的视野。香港的服务业到内地去,就是进入一个正处於高速上升轨迹的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业务的扩充,也将促使作为神经中枢的香港总部提升其总体协调、制订发展策略、开发新服务等功能,推动香港总部经济的发展。

  在分工方面,香港也必须不断沿价值炼上移,积极开拓新的服务产品,简而言之,就是提升。以金融业为例,在严控金融风险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要千方百计让香港金融业走向国际化,增加市场阔度和深度,打造人民币离岸中心。再以航运为例,就是要进一步巩固航空客货运的优势,要将海上运输的发展重点从集装箱处理逐步转移到高增值的综合海事服务。

  另一个发展的动力来源,就是要不遗余力增强产业创新能力。这个问题可以分几个层次,一是我刚才提到的服务业提升,二是制造业升级,三是开拓新的产业。

  制造业升级,这是珠三角港资企业目前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也是经济要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要生存、壮大,这是难以避免的阵痛。特区政府也在采取一些必须的措施,包括对中小企业在资金、研发方面的支援,向内地有关方面争取适当的过渡安排,争取开放内销渠道,等等,尽量为港资制造业营造一个有利於它们升级转型的环境。但是关键还是我们的厂商要继续发挥多年来灵活应变的精神,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开发更多适合市场的新产品。

  开拓新的产业,就是要对香港已有的一些优势和资源善加利用,培育新的增长点。香港要发展六个优势产业,是因为在这几个方面有相当的基础,有不错的发展前景。以两创为例,也就是创新科技和创意产业,它们就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香港有亚洲最好的大学,有大量的科研人才;珠三角具备很强的制造业基础,也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只要加强合作,盘活双方的资源,加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利用香港的服务业体系和国际网络,就可以释放巨大的能量。我们扩充科学园,鼓励科研,搞深港创新圈,下一步还要在河套地区搞高等教育和科研,就是朝这个明确目标不断推进。

  至於创意产业,香港是一个多元的国际都会,中西结合,本身就具备了发展创意产业的土壤。我们有区内一流的设计人才,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西九文化区项目,并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文化艺术和创意产业的发展,再加上内地今后也要提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都是香港创意产业寻求突破性发展的有利条件。

  以上能否实现,关键取决於两个字:人才。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这包括加强教育和人力培训,包括制订各种便利人才到港定居工作的安排,包括进一步推动香港的多元文化,还包括与珠三角合作建设交通便捷、山清水秀天蓝的优质生活圈。

  各位,「十二.五」规划将为香港未来发展指明目标,提供路径。我相信,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在香港和珠三角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朝建设世界级的经济中心这一宏伟目标稳步前进。
  
  最后,我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并再次感谢各位为香港的持续发展出谋献策。谢谢大家。



2010年12月13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5时36分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