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长与传媒谈话全文
************

  以下为教育局局长孙明扬今日下午(九月十三日)就稳定中学发展的纾缓措施与传媒的谈话内容(中文部分):

  根据统计处最新的人口推算,中学一年级入学的学生数目,会由二○○九年的七万五千四百人,跌至二○一六年最低的五万三千九百人,减少幅度是二万一千五百人,大约接近三成。

冘 二○一六年以后的情况我们难以评估,因要视乎内地人在港所生的婴孩,长大后会否来港读中学。

  面对这个严峻情况,我们的目标是在确保教育质素和妥善运用公共资源这两项大原则之下,稳定局面,维持学校的多元发展,尽量照顾不同能力的学生,将影响减至最低。

  我们绝对明白教师的忧虑,会致力维持教师团队的稳定性,让他们可以专心专注教学。

  今年年初我们推出「自愿优化班级结构」计划,有二十三间中学参加,由五班减至四班。有意见认为,校舍空间不足的中学可考虑参加减班计划,以腾出班房配合落实334新学制所需的班房,为学生提供更有利的学习环境。我们深信加大力度去落实这个计划,是应付人口下降的最好方法。

  鉴於我们在数个月前才推出自愿减班计划、学校合并、联网和特色学校等不同的发展方案;因此,在本学年未能收足六十一个学生去开办三班中一的学校,我们决定给予这些学校一年「缓冲期」,他们不需立即申请发展方案,可以善用这一年时间,为学校未来的发展作充份准备和讨论。

  为确保这些收生不足学校的教学质素,有关学校必需承诺为今届(即二○一○年)中一学生在升读高中时,学校会提供足够资源去开办宽而广的课程。

  我们会继续与各持分者保持沟通,并详细分析不同区分和学校的情况,协助学校为纾缓学生人口下降带来的影响,希望能够作出最好的安排。

记者:教协说不排除有行动,会发起游行争取中学小班教学,但在你们的方案里,是否完全不会考虑?

教育局局长:大家要很小心,要知道什么是小班教学,因为各人对小班的定义不同,我们在此需要解释一下。现时新高中学制一般每班派位最多三十六人,所以不要以为我们现在仍是四十多人一班,现在恒常习惯也是最多三十六人。但我刚才说过,现时政策容许我们,如果有学校今年收生情况不理想,譬如三班收生不足六十一人,这所学校一年级收生不足六十一人,这是我们最低限度的开班线;如果学校的收生达六十一人或以上,至少可以开三班。所以在我们现时政策下,已经有弹性容许收生不足的学校,以二十人为一班,这些以二十人为一班的学校,其实我们给予的资源是与三十六人一班的学校的资源一样。所以教协或其他方面的朋友要求我们这样做,我们已经在有限的程度上容许我们做得到,但如果我们一刀切,譬如把所有学校都降低至二十人一班,如果这个是他们所说的小班,我们已经在撰文说了是做不到的。

记者:今日有些与你见面的代表表示,希望局方提供多些诱因让学校缩班,局方会再考虑以什么措施去吸引它们参与?

教育局局长:这是有实际需要的,或者我解释一下。我们现在呼吁所有学校减一班,有些学校是百年老店,学校有悠久历史,有不同资历的教师,有些将快退休,所以如果我们要它减班,多出来的超额教师会自然流失、自然退休或转职等,都可以照顾一部分。所以我们年初提出计划时,容许有这些宽限措施,加上自然流失可以应付这个场面,故此它可以参加。但是有些学校比较新,譬如是历史不超过十年的学校,所有教师的年资都比较浅,这些学校不会有很多教师退休,如果面对教师过剩的问题,它们实实在在要面对困难的选择,究竟如何应付这个场面。我们听到有这些问题,如果这次再推行自愿减班,面对这些问题及特殊情况,我们答应考虑是否有特别方法处理,要让所有超额教师知道我们是会妥善处理这个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不会太大,让他们可以专心教学工作。

记者:局长,想问特殊处理方法是否包括延长保留超额教师的年期?

教育局局长:现时,我们要统计看看实际情况是怎样,看看实际未退休的超额老师的年岁分布如何,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这些比较实在的资料,再看看究竟各方面的承担、如何以最好的方法去解决。所以原则上我们会考虑,但实际上现时我们有何具体的处理方法暂未能详述,但我们的出发点是以减轻震荡及让教师能专心教学为原则。

记者:局长,如果第三期自愿减班计划,学校参加的数目不多,会否进行统一减班?或者於某些重灾区做(减班)?

教育局局长: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过去一、两星期,我与很多区的家长开过家长会、座谈会,参加人数约有千多人。那些家长们的意见当然有所不同,但综合大多数人给我的印象,其实我听得颇清楚,大多数家长希望我们能够大力推动所有学校参与这个计划,希望大家能够以大局为重,在这方面每人都作出承担,当然具体如何落实这计划就需要一些时间。今早我们与办学团体及校长会分开两次会议,就这个问题很详细地交换意见,综合他们的意见,均希望有序地进行,他们亦要求我们答应教育局及政府尽量解决你们刚才所提及的不同困难。我刚才亦表明我们会这样做,但具体情况如何,要给予我们一点时间。我希望在这一、两个月内,就这些商讨能够与所有持分者达成共识,我已经约了他们两、三个月后能在这里跟大家宣布我们有了共识,当然这是我们的目标。

记者:有学校担心如果他们自愿缩班会有标签效应,你有多大信心可以解决他们这些疑虑?你现在这个讲法是否指如最终达不成共识,其实强制缩班是必行的措施?

教育局局长:没有人说要强制缩班,今早及过去两、三个星期以来,大家的焦点均集中於如何用道理说服更多人自愿参与这个计划,大家都认为这是最王道、最好的方法。如果大家都一起做,便没有所谓标签问题,标签是有些做、有些不做。经过过去两星期及今早的会议,大家都有一个希望,希望大家能尽量一起表态。若大家一起表态参加,这是最好的结果。

记者:若过了两、三个月,持分者仍然不愿意自愿缩班,当局会否采取更强硬手段?

教育局局长:大家如果两个月后再在这里问我这问题,我会告诉你,届时或许这已经不成问题,对不对?

记者:局长,如果学校不能履行承诺书,一年后有什么后果?

教育局局长:学生被分配到个别学校,我认为我们有责任向家长解释清楚情况,家长要知道子女入读的学校现时情况如何。学生升上中学,如果因为学校以后收生不足,没有能力再让学生继续升读高中时,我们需要向他们负责,学校要做点事。所以在这个情况下,这是很公道的。第一,作用是提醒家长有这个情况,第二,学校方面如果答应,当然来年要尽量收取更多学生,但如果收不到学生亦有责任对已收取的学生提供教育。

记者:十八区校长会提出中班教学三十人,如小班教学不可行,中班教学是否可行?

教育局局长:或者稍后有机会用图表跟你们解释。我们现在的问题根本就是不够学生,我们现在每班三十六人,每年学生人数减少,刚才我们说过我们逐步减少人数至十多二十人一班。如果说是中班三十人,当然我要看看数字,或者明年或后年平均已是三十人一班,如果人口再减少,已经是低於三十人一班,要明白现在说的是一个平均人数,现在我们的班级结构,通常常态是三十六人一班,但是少的也有二十人一班,现在都有相当数目的班数是二十多人或三十人。不用六年,只需三、四年,平均最多都是三十人一班。

记者:教协称连续七年将会节省四十亿,请问这四十亿教育局将会如何使用?会否投放在中学教育上?

教育局局长:这是好问题,四十亿是掩眼法,四十亿是如何得来呢,他的意思是现时政府每年都有经费营办一定班数,以后每年每班人数减少,所以政府在这方面不用投放那么多资源,因为无论如何都要投放资源,但每班人数减少,所以他们说其实减少了的钱,到时候就有约四十亿。但我们认为,如果现时的常态是每班三十六人,每个人的成本价是除以三十六,这是我们正常的成本。有部份收不足三十六人,只收二十人,那些收二十人的成本会增加,但那是例外情况,所以我们可以承受得起,但如果因为这样而所有学校都要实行小班,这样就完全不同,每个人的成本价就会高了很多。如果成本价提高,日后人口再上涨时,成本价便会再高。所以我们不只是看眼前这一、两年,而要从整体来看,不是政府不善用财政资源,我们一定要看成本效益及要用得其所,我们亦不能在没有改善教育质素下任意增加成本,这不是物尽其用及用得其所,使用所有资源都必须要用得其所。

记者:刚才提及一些校舍空间不足就可考虑缩班,可否讲一下是否好像之前所谈到空间不足的意思,就是不足三十间班房就要考虑将中一收生由五班减至四班?标准为何?

教育局局长:这个曾有人跟我说,不过我刚才自己不是这样说,我是说有人跟我说,我们现在希望不用理会太多,所有都缩班,没有区别,所有学校都参加,这是经过多场谘询及跟业界商量后,给予我的印象是大部份的持分者均认为,这是最公道、最公平及引起争端最少的方法。如果每个方法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这个(方法)综合来看似乎是最多人认同的。

记者:讲到明白是自愿,即使你多努力,总有人不自愿,教育局其实心里有否一个标准,打算在什么条件、什么情况下会强制班房不足的学校减收一班?

教育局局长:我已说过经你们一起呼吁,希望所有学校都接受、明白,它们都作出牺牲,我觉得今次没有绝对赢家,每个人都要付出,视乎付出多与少,政府一样要付出。我想就是在这样的彼此理解及谅解情况下,我们在过去几天有突破,大家有这样的感觉,虽然有些学校或者是很不愿意,但仍希望它们会以大局为重。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的英文部分。)



2010年9月13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20时1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