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備浇顔婂鎺旂礊鐎n喗鍋嬮柨鐕傛嫹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署理政务司司长回应「破除财阀垄断、促进社会和谐」议案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署理政务司司长孙明扬今日(四月二十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破除财阀垄断、促进社会和谐」议案的开场发言:

主席:

  香港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会,我们普遍认同体现人类文明的一些基本价值,例如多元化的社会,保障言论、集会、新闻的自由,追求民主平等。保有这些价值,就必然会导致社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形成各种宣泄渠道,甚至出现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因而令到寻求共识的过程更加艰巨,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努力去达致共识。

  在经济上香港经过数十年的持续、高速发展,现在已经逐步进入已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步伐会放缓,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要经历转型期,必须寻找新的增长支点。这是一个不乏阵痛的调整过程,因而衍生的各种社会矛盾,也自会比较集中和尖锐。

  另一方面,过去30年内地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蓬勃发展。30年来香港与内地经济关系日趋密切,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因而经历了非常明显的范式转移,挑战与机遇并存,产生了不少需要磨合和理顺的问题。

  除此之外,随社会进步,我们必须正视因此而出现的公民意识抬头和价值观的转变。比较明显的例子包括,我们从前经历过经济效益至上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化为兼顾环境和保育的均衡式发展;从过往偏重经济发展到今天渴求更平等、关爱的社会制度;从过去侧重政府决策和执行的效率,到今天公众希望更大程度地参与决策和监督执行过程。

  我们可以说,矛盾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矛盾的出现,是因为社会上有不同意见,有利益冲突。政府的责任,是从香港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我们要平衡各方面的意见和利益,发挥仲裁和协调的作用。我们要力求公开、公平、公正,不应偏袒某一方面;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基於公义仁爱的考虑,扶助弱势社群。多元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兼容:容许和接受有不同的意见和诉求,并且要保证种种意见和诉求,都有表达的机会与权利。

  动议中所提及的香港中文大学民意调查结果,最近被广泛引述和诠释。该调查显示有25.9%被访者同意或非常同意「只有用激烈的手法才可以使政府回应你的诉求」的说法。但我们不可忽视,在同一个调查里展现出来的,却是香港市民珍惜和谐、支持和谐的主流意见。调查的其中两个结论,就是「民意支持社会和谐为社会发展路向」和「香港民意主流认同求同存异的和谐观」。这两个结论清楚地显示,大多数市民和政府当局一样,赞成以建立和谐社会为社会发展路向。和谐社会由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的家庭、和谐的邻里、和谐的劳资关系、和谐的社区关系、和谐的政府与市民之间的关系等所构成。和谐社会,人人有份,人人有责。如何促进社会和谐,是政府、所有市民、企业和团体应该共有的努力目标。

  主席,我先说到这里。对议案和修正案的具体内容,我会在总结发言时作出回应。



2010年4月2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9时48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