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食物及徖生局局长就「重建本地渔农业」动议辩论的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为食物及徖生局局长周一岳今日(三月五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黄容根议员的「重建本地渔农业」动议辩论的总结发言:

主席女士:

  我要多谢各位议员的发言和提出的宝贵意见。今天的动议辩论,议员的发言主要集中在两方面。首先,是如何协助本地渔农业持续发展。第二,是有关香港食物供应的策略。我会先就渔农业的发展作出回应,然后稍为回应有关食物供应方面的事宜。

推动渔农业发展的策略
──────────
  我在第一次发言时说过,特区政府一直致力制定适切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本地渔农业的发展。我们的策略,可以分为以下五部分:

(一)  推动渔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  与内地和邻近地区的政府协调和联络,反映本地渔农民的关注和意见,使他们可以继续在其他地方投资;
(三)  为业界的技术提升、人才培训和资金方面提供支援,现时的渔农业的竞争越来越大,如果我们不引进新的技术,便无法在全球性的竞争下生存;
(四)  协助业界建立优质品牌和推广他们的产品;和
(五)  在有需要时(例如:天灾)为业界提供紧急援助。

  以下,我会简单介绍几项我们在推动本地渔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推动渔农业可持续发展
──────────
  在推动渔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在2006年底成立了「渔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署长作主席,以研究长远的渔业发展策略。今日提出动议辩论的黄容根议员、方刚议员和李华明议员都是委员会的委员。我了解到,委员会已就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取得初步共识,并正就存护、保育和恢复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以及协助渔民转型至可持续发展方面,研究可行的方案。黄议员在议案中提出的建议,包括协助本地捕捞业向外发展、推动本地水产养殖业和发展水产物流业,以及李议员在修正案提出的「渔业保护区」和「禁捕区」都是委员会正在研究的措施。我们对这些建议持开放的态度。我相信3位议员和其他委员,会继续积极提出意见,以期委员会可在本年年中提交一份全面的报告,供政府考虑。

  在禽畜养殖业方面,蒥民大众对环境和公共徖生的诉求日渐提高。为数不少的禽畜农场因而自愿选择了参加自愿退牌计划。现时本地仍有43个猪场和50个鸡场。我们会为选择继续经营的农户制定工作守则,提高他们的饲养水平,以迈向可持续发展。为鸡农制定的工作守则,已经在2003年2月推行。渔护署亦会在下星期二向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徖生事务委员会,介绍拟议推行《猪只饲养工作守则》的最新进展。大家要明白香港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城市,亦不可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大的地区来考虑。在国家的策划中,亦有分地区不同发展的方向,以广东省而言,他们将一些养殖业已搬到北方,远离城市的地区和县城,所以我们亦要注意到这方面的发展,配合香港将来特别是禽畜养殖业方面应采取什么地位。

  黄议员建议研究将特定的地区规划为渔农业专区,并扩展本地有机耕种事业。现行的《城市规划条例》其实已将面积不少的土地划作农业(包括塘鱼养殖业)用途;除非先征得城市规划委员会批准,否则不可擅自将这些土地改作其他用途。因此,在土地使用规划的层面上,香港已有相当多可供农业使用的土地。在海鱼养殖方面,根据《海鱼养殖条例》,已在香港水域划定26个鱼类养殖区。我们会继续仔细研究黄议员有关设立渔农业专区的建议、评估业界的需求以及项目的可行性。

  就扩展有机耕种方面,自2000年开始,渔护署一直积极协助业界发展有机耕种,向本地有机农场提供技术支援,协助他们解决病虫害、园艺、土壤管理和留种等技术问题。现时有106个菜场参与计划。渔护署亦透过蔬菜统营处(菜统处)协助业界开拓有机市场。目前销售经菜统处批销的有机蔬菜零售点超过30个,包括超级市场、健康食品店等。此外,菜统处亦透过资助非牟利的香港有机资源中心订定一套适用於本地的有机农产品的标准,提供认证服务和推广认证商标。我们欢迎业界进一步向我们提供意见,推动有机耕种。

与内地及邻近地区政府反映业界意见
────────────────
  特区政府亦积极向内地和邻近地区的政府反映业界的意见并就内地及邻近地区渔农政策对本地渔农民所带来的影响,不时与他们沟通。因应早前有猪农有意在内地设立猪场,我们特别为此联络中央和有关地方政府,并取得他们的同意让本地猪农到内地开设猪场。现时,已有6家由港人经营的猪场在内地投入运作。此外,我们亦一直与内地和邻近地区的政府和渔业公司联络,索取有关当地的捕鱼和养殖业,以及相关蒥场销售的资料供渔民参考。

技术支援及人才培训
─────────
  至於在技术支援和人才培训方面,除了协助本地渔农民引进新产品外,渔护署亦经常举办技术讲座、实地示范和派发单张,向渔农民介绍新的种植和养殖技术。为加强渔农民的国际视野,以及让他们对其他地区渔农业发展更加了解,菜统处亦会不时为他们安排外地考察。今年,香港菜农将会前往马来西亚与当地农民交流心得。而为帮助捕捞渔民转业和提升现时水产养殖的技术水平,渔护署亦现正推动广东海洋大学开办一个适合本地情况的一年制水产养殖课程。渔护署现正就课程的安排和内容谘询业界及海鱼奖学基金顾问委员会,并为有意修读的人士制定奖学条件。如有需要,渔护署会与其他教学机构商讨举办其它如远洋渔业、休闲渔业、加工、物流的课程。藉此培训本港渔农业方面的专业人才。

  李议员的修正案建议政府应成立基金协助本地渔农民转型及发展非开采性的生态及休闲活动。现时,渔民和养鱼户可以向「渔业发展贷款基金」申请低息贷款,以转型至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相关业务。此外,鱼类统营处(鱼统处)、菜统处以及「嘉道理农业辅助基金」亦有提供低息贷款,协助渔农民作生产和发展用途。因应渔农民的意见,我们会不时检讨各项贷款基金的贷款条件。不过,由於不同贷款基金的目的、贷款金额和风险不一样,而贷款基金涉及公帑的运用,我们认为一刀切以划一利率来管理各项贷款基金并不是最恰当的做法。

建立品牌和蒥场推广
─────────
  刚才我提到,本地渔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於出产优质及安全的鲜活食品,以建立良好的声誉,并开拓蒥场。为此,渔护署推行了「优质养鱼场」和「信誉农场」计划,以推动良好养殖和种植方法,以利便蒥民辨识优质安全的渔农产品。自推出以来,两项计划都得到渔农业界的支持。现时,全港共有193个农场和70个养鱼场自愿参加了这两项计划。其中不少新人加入这行业,成为农民。鱼统处和菜统处亦会继续协助推广本地优质的渔农产品。今年初举办的第2届「本地渔农美食迎春嘉年华」,我记得主席和好几位议员都有参加,我希望明年有更多议员参加,一共有146个本地渔农产品商参加,吸引了超过12万人次参观,部分产品更在会期完结前早已售罄,可见蒥民对本地渔农产品有甚大的需求。此外,渔护署亦推动新界蔬菜直销合作社,在大埔开办农墟及安排农户直接销售新鲜蔬菜给消费者。这两项直销渠道亦深受蒥民欢迎。

提供紧急援助
──────
  二月初的寒流对部分渔农民的作物造成影响,尤以养鱼户所受的影响最大。政府对受自然灾害影响渔农民的紧急援助,已设立了有效的机制和程序,按公平原则,对受灾的农户和渔民提供紧急援助,协助他们及早复业。针对寒流的情况,渔护署已立刻启动「紧急救援基金」,为受影响的养鱼户,提供一些经济纾解。截止2月29日,渔护署共接获794宗海鱼养殖户和89宗塘鱼养殖户的申请,并已於2月22日开始向合资格养鱼户发补助金。我同意李华明议员的意见,认为政府应在有效运用公帑的情况下,审慎地援助受灾害影响的业界。为此,我们会详细研究所有可行的方案,包括黄容根议员和养鱼户早前提出的建议,以协助受影响的渔农民尽早复业。

内地供港食品的机制和管理
────────────
  今天的动议辩论,议员亦有提到食物供应和内地供港食品的机制和管理措施。我想在这里稍作回应。

  主席女士,香港自行生产的食物不多,绝大部分食物包括鲜活食品都是来自世界各地进口。内地固然是进口食品的主要来源地,但其他地区,包括欧美、南美洲以至亚洲各地也有不同种类的鲜活食品进口。

  特区政府在食物方面的政策,主要是保障食物安全和供应平稳。早前部分鲜活食品(例如蔬菜)或食用动物(例如活牛)因为内地严寒天气影响下,供应和价格出现波动,政府当局已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供港食品稳定。长远而言,我们鼓励业界能在保障食物安全的大前提下,采取灵活的采购策略,令进口食物更多元化,将能在个别地区出现食物短缺时,减轻对本地食物供应和价格的影响。

  我们亦会监察各种食品的供应情况及与主要食品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系,在有需要时采取适当的措施稳定食物的供应。香港属高度开放的经济体系,对食品进口也秉承开放贸易的原则。我们相信透过蒥场机制,可以令香港蒥面食品的种类和价格多元化,供应不同消费能力的蒥民享用。

结语
──
  主席女士,本港渔农业界的朋友在过去不断努力,以刻苦耐劳、创新和坚毅的精神,积极寻找机遇和克服挑战,创造出优质的香港食物的品牌。政府会继续透过制定可行的措施,协助业界作可持续发展。我感谢各位议员今天的发言,并会审慎研究各位的建议的可行性。

  主席女士,我谨此陈辞。



2008年3月5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0时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