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为今日(十二月十九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冯检基议员就政府向低收入人士提供的援助的提问和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的书面答覆:
问题:
关於政府向低收入人士提供的援助,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进行研究以了解高通胀率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若有,研究的结果;以及会否考虑引入更多食品供应商和协助他们在市场上与现有供应商公平竞争,以帮助压抑通胀;
(二)有否评估当社会保障援助物价指数未能反映实际的高通胀率时,低收入家庭会受到什么影响,以及会否考虑恢复采取按预测来年通胀率的方式计算综合社会保障援助金额,并把该等金额的调整周期由一年缩短至半年;
(三)会否即时宽免公屋租金,以及宽免下个财政年度整个年度的差饷,并将对差饷的宽免措施伸延至地租,以每户每季最高5 000元为该两项宽免总额的上限,同时宽免同季度的地租;及
(四)会否考虑即时增加伤残津贴的金额,以及增加低收入家庭的交通津贴金额,并向该等家庭提供食品补助金?
答覆:
主席女士:
政府关注本地通胀开始有较明显的升幅,会对低收入家庭带来影响,我们已透过不同的政策范筹,提供具针对性的支援。
(一)政府统计处编制的甲类、乙类和丙类消费物价指数,可分别量度较低、中等和较高开支组别的住户所面对的通胀情况。在二零零七年十月,这三组住户面对的按年通胀率分别为2.9%、3.2%及3.5%。换言之,甲类消费物价指数所涵盖的住户(即平均开支相对较低的住户)如要维持他们的消费模式不变,即不以价格升幅较慢的物品代替升幅较快的物品,他们的生活费用较对上一年会平均增加2.9%。甲类消费物价指数所涵盖的住户,面对较低的通胀率,主要是由於八月份起公屋租金下调令他们的住屋费的升幅较慢所致。但低收入住户用在食物方面的开支,占收入的比例较大,因此近期食物价格急升对他们会有较大的影响。政府会继续留意通胀的趋势及其对住户,特别是对基层市民的影响。
在食品供应方面,香港自行生产的食物不多,绝大部分食物包括鲜活食品,都需要从内地或其他地方进口,其中又以内地供应为主。由於食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因此无可避免会跟随汇率、原产地价格及世界各地市场的需求等因素而变动。香港对进口食物并无征收税项,食品的价格并不会因此而提高。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品,只要适宜食用,均可以按市场需求而输入香港及分销,令市面食品的种类和价格多元化,供应不同消费能力的市民享用。由於鲜活食品主要来自内地,当局与内地有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致力稳定供应。
(二)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的标准项目金额按社会保障援助物价指数(社援指数)的变动幅度调整。反映综援住户开支模式的社援指数由政府统计处按月特别编制,用作量度通胀/通缩对综援住户的影响。社援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所包含的项目大致相同,但社援指数不包括综援计划下的特别津贴项目(例如租金),以及由政府免费提供的项目(例如由本港公立医院或诊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当局会在参考社援指数的变动幅度后,调整综援的标准项目金额,以确保综援金维持应有的购买力水平。
政府一直密切留意社援指数的变动,并采用按年调整周期,以每年截至十月底的社援指数在过去十二个月的移动平均数为基础,厘定新的综援标准项目金额。经立法会财务委员会(财委会)在十二月通过后,有关金额会於翌年二月实施。我们已於上周五(十二月十四日)向财委会申请拨款,按既定机制,将综援标准项目金额上调2.8%,以保持其购买力。
我们不能回复过往按预测通胀升幅来调整综援金。因为无论预测工作是如何仔细和精密,预测通胀率与实际升幅无可避免会有差异,并对公共开支带来影响,例如於一九九九/二零零零至二零零四/二零零五的六年间,政府因累积多付综援及福利金而产生的额外开支为83亿元。当社援指数的预测升幅高估过多,当局便要调低金额以扣除高估的升幅,受助人往往对调低金额觉得难以适应。
如社援指数和其他经济指标的变动均显示高通胀的情况会持续,政府会考虑在下个按年调整周期展开前,提早要求批准按通胀调整标准项目金额。
(三)在公屋租金方面,一直以来,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厘定公共屋的租金时,都会充分考虑租户的承担能力。立法会刚於二零零七年六月通过了《二零零七年房屋(修订)条例》,订立了一套以公屋居民收入为基础、更能反映租户负担能力的新租金调整机制。为使新机制有效运作,房委会已於本年八月将公屋租金调减11.6%。另外,由於政府宽免二零零七/零八年度首两季的差饷,房委会已从公屋租户的租金扣减了差饷的宽减额,使有关措施惠及租户;又因应政府最近决定进一步宽免二零零七/零八年度最后一季差饷,房委会会在二零零八年一至三月公屋租户的租金中作出同样扣减。若租户遇到短暂的经济困难,他们可申请公屋租金援助计划,以便获得租金减免。房委会最近於本年八月放宽计划的申请资格准则,以便向更多有需要的租户提供援助。
财政司司长现正进行二零零八/零九年度财政预算案的谘询工作。我们知悉社会上有意见要求政府宽免下个财政年度的差饷。财政司司长在制订预算案时会仔细考虑有关建议。
至於地租方面,地租是有关业主在其土地租契的批租期内须向政府缴付的租金,以换取已批租土地的占用或使用权。这与差饷作为一种政府税收的性质截然不同,两者不应相提并论。
(四)公共福利金计划下的伤残津贴是为严重残疾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现金津贴,以应付因严重残疾而引致的特别需要。伤残津贴的金额会按社援指数的变动调整。我们已於上周五(十二月十四日)向财委会申请拨款,按既定机制,把伤残津贴的金额由二零零八年二月一日起向上调整2.8%,新的每月津贴金额水平将为1 170元(普通津贴)和2 340元(高额津贴)。截至二零零七年十一月,领取伤残津贴的人数为120 800。政府於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发放的伤残津贴总额约为17.2亿元。
政府已於今年六月实行的偏远地区「交通费支援试验计划」,原定於「计划」实施一年后(即二零零八年年中)检讨其成效。为回应社会诉求,劳工处已提前展开有关检讨工作,以检视推行的情况及探讨放宽申请资格的可行性。我们亦正加强「计划」的宣传工作,鼓励有经济困难的失业人士及低收入雇员申请。
此外,部份非政府机构及地区团体亦有以实物形式,为有需要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短期的食物援助。例如,圣雅各福会的「众膳坊」和「食物银行」,通过地区慈善团体和服务单位的网络,向有需要的人士(包括失业人士、低收入人士、露宿者等)提供膳食、干粮和其他食物。
完
2007年12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1时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