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文化博物馆展出胡宇基逾四十幅岭南派画作(附图)
***********************

  著名岭南派画家胡宇基逾四十幅於五○年代至今所创作,包括一系列以花卉、鸟兽及山水为主题的作品,由明日(四月一日)起至九月二十四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馆举行的「荷塘诗韵─胡宇基作品展」中展出。

  这是文化博物馆於今年推出的「赵少昂学生作品展览系列」的揭幕展览。此系列旨在透过赵少昂学生的作品,展示岭南派绘画的特色,让观众从中观察其承传和创新。

  展览的开幕典礼於今日(三月三十一日)举行,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助理署长(文物及博物馆)吴志华博士、胡宇基、康文署博物馆顾问高美庆教授及黄贵权,以及文化博物馆总馆长黄秀兰主持。

  胡宇基一九二七年生於广东东莞,一九四七年在香港万国美专进修中国画及西洋画,一九四九年开始随赵少昂习画,一九五五年起在港教授绘画,并举办首个个展,此后在港和海外多次展出其作品。胡氏於一九七五年到美国华府近郊定居,专注从事创作和授画。他长时间於「水雷艺术中心」进行创作和跟游人交流,身体力行在海外积极推广国艺。

  胡宇基跟随赵少昂习画十多年,在他的印象中,赵少昂的授画方法全面。他先从基础入门,临摹册页,随后条幅、大小中堂,由浅入深,到最后才以老虎、孔雀等精工形象为题材。在堂上赵少昂多用实物写生示范,或将图片之景物重要部份描写。他更鼓励各学生合作绘画,而他则从旁指导,最后他补成并题款完成。

  此外,赵少昂对其他艺术家特具热诚,常在各方面鼎力协助。他对学生境遇亦很关怀,遇清贫后辈学生,时常免收学费,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而在各同学举行个展或联展,赵少昂必详加指导及批改。又如胡宇基第一次个展时,适逢某名家争夺同一展览场地,赵少昂极力维护,免伤学生自尊而鼎力争取,令胡氏刻骨铭心。

  胡宇基认为赵少昂的艺术以精简豪迈为主,易学难精,临摹他和各名家作品,熟习各种画法,只是学习过程的基础。如要创出新风格、新意境,须对大自然写生观察,赵少昂要求学生有自己的风格。在推广艺术方面,赵少昂毕生以发展岭南画派为使命,并积极授徒,培育英才。现今世界各地都有岭南画派的学徙,可见他在推广岭南画风方面,已获丰富的成果。

  而胡宇基一直贯彻赵少昂的教诲,首个重点是多观察、多写生。胡宇基热爱大自然,他的艺术是对大自然的礼赞。在旅行时胡氏经常写生,笔下风景有香港、家乡东莞、江南水乡,也有美国东岸的树林、果园及草地。他对四周一花一木观察入微,花鸟鱼兽都成为题材。

  胡宇基最喜爱画荷花,移居美国后,也每年到水族公园去写生,汲取灵感。他画的荷花姿态万千:有菡萏初开、有迎风雨的、有傲霜的焦叶残荷。画面充满诗意,如梦如幻,他的作品多见描写月色下的花和鸟,也有写晨雾、晚霞和四时景色。这是利用丰富的色彩和光,渲染营造气氛,烘托出主题。以湿润的笔在棉纸上多次涂写,其效果跟水彩画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连接东西媒介的桥梁,是以他的作品也感动了不少西方人士。

  为配合展览,文化博物馆将於四月四日、四月七日及六月二日举办名为「春荷吐艳」的水墨画示范,由胡宇基为观众即席示范绘画荷花。查询详情,请致电二一八○ 八二六○联络文化博物馆教育组。

  文化博物馆位於沙田文林路一号。开放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十时至下午六时,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上午十时至晚上七时;逢星期二休馆(公众假期除外)。入场费为十元,六十岁或以上高龄人士、残疾人士及全日制学生半价,逢星期三免费入场。

  博物馆设有收费停车场,供市民停泊车辆。市民亦可乘搭马鞍山铁路,至车公庙站步行约五分钟前往博物馆。

  查询请电二一八○ 八一八八。有关展览详情可浏览文化博物馆网址http://hk.heritage.museum。



2007年3月31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15时15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