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文化博物馆展示百年相机及不同年代摄影作品(附图)
************************

  相机是摄影技术的重要组成部份,在不同人手里,会有不同的价值。在收藏家手中,它是一件富历史价值的艺术品;而在摄影家手里,是一项重要的工具。

  香港文化博物馆於明日(二月四日)起至九月三日举行「相里·镜外」展览,将带观众进入摄影世界,欣赏相机收藏家陈烘过百项不同年代的相机珍藏,以及一群香港摄影家由五十年代至今的摄影作品,认识相机制造的演变及摄影艺术的发展。

  开幕典礼於今日(二月三日)举行。主礼嘉宾包括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助理署长(文物及博物馆)吴志华博士、陈烘,以及三位康文署博物馆顾问梁沛锦博士、黄贵权及冯汉纪。

  康文署助理署长(文物及博物馆)吴志华博士在开幕典礼致辞时表示,文化博物馆一直致力收藏、研究及推广香港的摄影艺术。为扩阔观众对香港摄影艺术的视野,以及更有系统地展示各类型的摄影佳作,该馆将举办「香港摄影系列」。

  吴志华说:「作为『香港摄影系列』的序幕,『相里.镜外』展览很荣幸得到相机藏家陈烘借出百多项古董相机珍藏展出,并慷慨捐赠部分予博物馆作永久收藏。同时有赖一班香港摄影前辈和当代艺术家的鼎力支持和协助,使展览能汇聚各方的佳作以配合相机的展示,并让观众对相机和摄影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相里·镜外」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展出陈烘珍藏约一百三十部不同年代和国家制造的相机,由百年古董相机,以至近年的数码相机及手机摄影兼备,展示摄影器材的发展进程。配合此部分的展品另有约一百帧本地摄影前辈,如简庆福、陈复礼、黄贵权和颜震东等的作品精选,观众可从中见证香港摄影艺术的发展。

  为了呈现当代摄影艺术表达的多样性,展览的第二部分展出五位以摄影媒介创作的本地当代艺术家,包括朱德华、苏庆强、沈嘉豪、林慧洁及周俊辉约三十件作品。

  在朱德华的人像作品中,相机变成了双面镜子,同时捕捉了拍摄者与被摄者的影像,事实上被摄者也是拍摄者自我投影后的诠释。苏庆强的作品是一段寻找自我及个人存在的历程,他把自己的幻觉投射到现存的事物上,去思索另一个时空的存在。至於沈嘉豪的作品,则把个人对香港的深情表达出来。他拍摄的画面虽然是游行的丰富景象,然而照片却反映出人的孤独和抽离。而林慧洁和周俊辉都是自拍作品。前者游走於真实和虚假的自我身份之间;后者藉角色扮演,透过摄影反思绘画的特质。

  摄影成为与现代文明生活息息相关的伙伴。新技术推动着相机的发展,也带来新的生活方式。相机镜头和人的视觉构造原理一样,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它却可以有超广角、长焦距或微距的观看,这超出了单凭眼睛带来的视觉经历。藉着是次展览,观众可以学会闭上眼睛,多用心灵的触觉去体会周遭的世界,去发现连最敏锐的镜头也无法捕捉得到的东西。

  为配合展览,文化博物馆将举办多项活动,包括:集体回忆农历年 ─ 学界摄影比赛及展览、集体回忆:香港回归十周年学界摄影比赛及小孔成像 ─ 针孔摄影工作坊。查询详情,请致电二一八○ 八二六○联络文化博物馆教育组。

  文化博物馆位於沙田文林路一号。开放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十时至下午六时,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上午十时至晚上七时,农历年除夕上午十时至下午五时;逢星期二(公众假期除外)及农历年初一、初二休馆。入场费为十元,六十岁或以上高龄人士、残疾人士及全日制学生半价,逢星期三免费入场。

  博物馆设有收费停车场,供市民停泊车辆。市民亦可乘搭马鞍山铁路,至车公庙站步行约五分钟前往博物馆。

  查询请电二一八○ 八一八八。有关展览详情可浏览文化博物馆网址http://hk.heritage.museum。



2007年2月3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15时15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