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响应华文戏剧节 电影资料馆放映《雷雨》不同电影版本(只有中文)
******************************

  曹禺的《雷雨》是中国剧坛最重要及最为人乐道的作品之一,不但在世界各地舞台上演,更在不同年代在香港及国内多次搬上银幕,即使周星驰及张艺谋,亦曾在其电影取材自此经典名著。

  为响应第六届「华文戏剧节」,香港电影资料馆特别举办「雷声大,雨点也多─银幕上的《雷雨》」,放映五十至九十年代改编或取材自《雷雨》的其中四部电影。

  四部电影包括三部《雷雨》:由吴回执导,白燕、卢敦、张瑛、李小龙主演的五十年代作品;由朱石麟执导,石慧、鲍方主演的六十年代作品;中国内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孙道临自导自演的《雷雨》及周星驰向《雷雨》致敬的《喜剧之王》,明年一月十九至二十一日於电影资料馆电影院上映。

  为使观众能深入了解如何将此经典剧作改编成电影,一月二十日下午四时半,於电影院放映吴回导演的《雷雨》后举行座谈会,讨论几套《雷雨》电影的戏剧元素。由资深影评人罗卡主持,话剧导演兼演员傅月美及资深演员黎宣以粤语主讲,免费入场。

  《雷雨》原著是发生於一天之内的四幕剧。曹禺1934年在《文学季刊》发表该剧本后,就已经轰动文坛,不论舞台或电影,每次演出都有不同的演绎,以不同创意,发挥作品的神髓。《雷雨》历久常新的魅力,在其同时具备了时代性及超越时代的力量。

  吴回导演的《雷雨》(1957)将一天的剧情编成横跨二十多年的时空,并加添枝节丰富剧情。卢敦、白燕、张瑛及梅绮均是好戏之人,李小龙戏份不多却颇称职。

  朱石麟改编的《雷雨》(1961),是舞台剧改编示范作,令人击节赞赏,既保持了原著的哀痛,却减少了愤怒及焦虑。影片节奏明快俐落,场景宽敞堂皇,调度与构图均细致可观。鲍方演专横的一家之主,带一抹雅儒与忧伤,还有电影、戏剧造诣同样深湛的姜明、龚秋霞、裘萍等,诚为难得的佳作。

  名演员孙道临改编《雷雨》(1984)时,正值国内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结构上较忠於原著,风格上亦具现代性。刻意西化的周公馆建筑及陈设,与保留原貌的书房成对比,又采用新的电影手法如双重倒及表现主义色彩的调度等。身兼多职的孙道临更是戏路纵横。

  《喜剧之王》(1999)主角尹天仇为了演戏受尽白眼,对戏剧的执着让他回到话剧舞台上,而这台代表表演艺术的极致境界的戏,正是曹禺的《雷雨》。周星驰以嬉笑的方式对时代及人生的无常,作出严肃的表达。

  全部电影为粤语或普通话对白。《喜剧之王》设中、英文字幕。

  票价三十元,设高龄、残疾人士、全日制学生及综合社会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价优惠。康文署辖下各表演场地之友九折优惠。订票热线∶二七三四 九○○九;信用咭电话购票热线: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网上订票∶www.urbtix.hk。

  节目详情可参阅於康文署辖下表演场地备取的第三十五期《展影》。查询电话∶二七三九 二一三九/二七三四 二九○○,网址∶www.filmarchive.gov.hk 或 www.lcsd.gov.hk/fp。



2006年12月21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8时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