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会见传媒谈话内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刘兆佳教授今日(十一月二十三日)出席策略发展委员会管治及政治发展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后,与传媒的谈话内容(只有中文):

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局长已经谈了很多,或许我在这里作一个政治观察。策发会讨论这个双普选的问题也差不多一年了,其实我的感觉是一直都有进展,讨论的焦点不断明确,分歧又有所收窄。刚才你听到局长说,现时在行政长官的选举上,其实已经不再有人怀疑提名委员会的角色;而是集中在提名委员会的组成和提名的门槛方面,亦有不少人愿意接受提名门槛可以循序渐进地由高至低,来促进行政长官选举的民主成分。

  在立法会选举方面,两院制大体上已经不被多数人所接受。大家的讨论反而集中在立法会普选产生的过程和其内容方面。当然主要是集中在功能界别议席未来演变的问题,与及最终立法会普选可不可以也包含功能界别议席的选举。因为《基本法》主要是说最终走向立法会普选,而《基本法》另一个概念是地区直选。因此地区直选和普选都是《基本法》内的两个不同概念。既然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话,究竟功能界别议席最终在立法会普选内是否有角色,以及有存在的需要?当然刚才也是引发了不少的讨论,究竟功能界别选举是否可以与普选并重呢?功能界别的价值是否也应该需要保存呢?如果你不用功能界别选举来保存,那它所代表的价值应用什么方法来反映出来呢?整体来说,第一我觉得分歧是正在缩窄之中,反映出一年以来的讨论是取得进展。第二点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一种务实的态度,务实的态度除了反映在分歧收窄之外,而是更多人开始认识到,若真的是要令香港政制向前走一步,要考虑到政制方案能否得到香港人的接受、能否得到中央的接受、能否得到三分之二多数立法会议员接受。但大家都同意,未来的讨论是一定要考虑到这几方面的现实考虑,即是说无论策发会讨论得如何「天花龙凤」,最终也是要得到各方面的接受才可以有机会演化成为一个政治现实。刚才也有不少人提到去年的政改方案就算得到多数人接受,而中央亦接受了。但立法会中得不到三分之二多数的接受,殷鉴不远。大家将来要进一步讨论的时候,这个政治现实感,互谅互让的精神是需要进一步发挥。



2006年11月23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9时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