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外汇基金谘询委员会辖下货币发行委员会二零零六年九月一日会议记录
******************************

(外汇基金谘询委员会於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八日批准公布)

二零零六年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十七日期间货币发行局的运作

  货币发行委员会(委员会)获悉报告期内港元汇率略为转弱,银行同业拆息及港元与美元利率的负差距表现参差。货币基础由2,859.1亿港元增至2,869.4亿港元,反映负债证明书与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增加。

2. 委员会获悉货币基础的变动与外汇储备的变动完全一致,符合货币发行局制度的原则。

3. 报告期内的货币发行局制度运作报告载於附件A。

对风险及不稳定因素的监察

4. 委员会注意到虽然美国经济在第二季显著放缓,但近期数据显示美国以外经济体系的增长较为稳健。欧元区录得六年以来最快速的增长,日本方面的内部需求已成为带动其经济增长的较重要动力。中国内地维持强劲的增长步伐,但在宏观经济紧缩政策开始收效下,增长略为减慢。油价持续受到地缘政治的不明朗因素影响。

5. 委员会注意到香港经济在第二季明显放缓,反映外部需求转弱。近期数据显示七月份增长持续减慢,但营商气氛普遍仍然乐观。消费物价通胀稍升。尽管外围风险增加,短期经济前景依然普遍良好:由於美国暂停加息形成有利的货币环境,预期内部需求在下半年将保持稳健。劳工市场形势改善,亦可继续为内部需求带来支持。

香港与中国内地及美国的经济周期趋同分析

6. 委员会审阅一份有关香港实质经济与内地日渐融合的影响,以及香港、内地与美国经济周期趋同情况的分析文件。该文件总结认为,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周期同步主要是受到美国的经济状况这项共同因素影响。

撤销多边发展银行三年发债年期的限制:对货币稳定及市场发展潜力的影响

7. 委员会同意取消有关多边发展银行发行港元债券须符合最少三年期限的限制。委员会注意到撤销这项於1998年实施的要求,对货币稳定构成的风险很小,并可有利於本地债券市场的发展。

香港经常帐盈余的结构性决定因素

8. 委员会审阅一份跟香港经常帐盈余结构性决定因素有关的分析文件。分析显示贸易价格比率及产值差距波动是其中主要的结构性因素,并总结认为香港作为细小及开放型的经济体系,情况独特,备受收入大幅起伏、经济周期波动,以及本地投资机会相对集中与有限的影响。因此,香港居民为了累积庞大的境外净资产,以减少收入波动及分散风险,故需要录得经常帐盈余。



2006年10月5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8时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