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行政长官在博鳌亚洲论坛午餐会致辞全文(译文)(附图)
**************************

  以下为行政长官曾荫权今日(四月二十二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午餐会:「亚洲金融一体化」上的致辞全文(译文):

各位嘉宾、各位先生、女士:

  我很高兴出席博鳌亚洲论坛这个地区盛会,就亚洲金融一体化这重要课题表达我的看法。

  亚洲地区经济正处於历来其中一个增长最迅速的时期。我们自然要问:这利好势头会否持续下去?会否出现类似一九九七、九八年的危机?如何处理这些危机,或至少减轻危机带来的影响?走过上半世纪的人,相信不会忘记藉着经济增长带来的机会,大量群众得以脱贫,数以百万计人得以改善生活。过去二十年,亚洲地区(注1)的增长率几乎是美国和欧洲的两倍。不过,我们同样不会忘记经济增长可以突然停滞不前或急剧逆转,令各行各业深受打击。这些事件当中最具破坏力者往往与金融拉上关系,而最近一次的经济剧变正正称为「亚洲金融危机」。
 
  我们身为亚洲区内商界领袖和政府领导人,有责任确保当下区内的快速经济增长保持平衡稳定、并且具持续性。要亚洲经济增长更上一层楼,我们不应只讲求维持增长速度,而必须致力提升增长的质素。亚洲区过去出现的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沉痛经验,说明我们必须加倍注意金融这个至关重要的范畴。正如中国伟大的领导人邓小平先生所言:「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们必须致力使这个核心妥善运作,善用这核心所产生的力量,并运用现代资讯科技让它发挥更大效能,促进金融事业发展,使这个经济日渐融合的地区最能受惠。最要紧的,是我们必须尽力减低金融体系再次偏离正轨的机会。在各项须努力推行的跨境工作当中,相信没有一项较推动亚洲地区金融一体化更重要和更具意义。

  我认为亚洲现有的金融事务安排协调不足,无助本区经济持续增长。有几方面值得谈谈。第一,不少地方的金融体制仍相当落后,储蓄不能有效调动,转投信用可靠的借款人或急需筹措资金进行经济活动的人使用。金融中介服务尚未成熟发展,且欠多元化。结果,这些地方过度倚赖及过度集中於银行体系。银行体系一旦受到冲击,不管原因为何,即全面波及经济活动。常见的不良贷款问题甚至拖垮了个别经济体的银行体系。这反映出这些地方的规章制度未能有效监管资金的配置和风险管理。常见的补救方法,往往牵涉运用公共资源注资。结果大批不良贷款得以撇帐,可惜这类贷款仍会继续出现。虽然区内数个证券交易所的初级和二级市场交投活跃,但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务市场,发展仍未臻成熟。

  第二,或许由於存放於银行体系的本地存款回报率低,而区内经济又经常急速逆转,因此似乎特别有需要为未雨(或海啸)而绸缪,节约开支多储蓄。事实上,区内存款率甚高。举例来说,中国内地的存款率超逾四成。同时,由於投资率偏低,存款与投资金额之间出现很大差额。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这种情况会导致经常帐录得同样大量的盈余。结果令致我们受到有理或无理的指摘,说我们要为日益严重的全球失衡情况至少负上部分责任。今日的整体共识,是不能让严重的全球失衡情况持续下去。我很同意这点。现时,全球有很大意欲推动有秩序地调整目前的情况,而且不希望见到全球金融体系诱发失控的调整。很可惜,希望进行有秩序调整的意欲竟转变成为强大的政治压力,要求别国调整汇率。以调整汇率来解决全球失衡的情况,效果令人怀疑。要调整某一货币的汇率而又不致於对该国的金融体系构成不能接受的波动,显然只能窄幅作出调整。

  第三,经常帐出现巨额盈余,显示亚洲经济体迅速积累外国资产。在公营机构,积累的国外资产会变成日益增多的外汇储备,以稳定汇率或使汇率走势稳定。大部分外汇储备用来购买美国国库证券。私营机构方面,储蓄款额的本地出路甚少,而管理方式也受规管制度监管,大部分金额在成熟金融市场中找到投资出路。因此,出现一种情况,就是亚洲地区的储蓄大多投放於成熟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的金融市场。美元仍然是全球储备货币的首选。由美国和其他成熟经济体市场回流本区的资金的形式和特质,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些回流资金对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至为敏感,可以说,十分波动流窜,极不稳定,眼於短期利益多於区内的长远发展。有时,这些回流资金更属狙击性质。因此,亚洲经济体的金融市场更容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而这些不稳定的情况,竟是由原来属於我们的资金造成的!这些经济体必须坚守更严谨甚至欠公平的宏观经济纪律。

  第四,为维持金融稳定,区内个别经济体难免对於开放金融市场采取保守态度。一些经济体会藉限制非本地居民持有本地货币作为主要保护措施。而另外一些经济体的金融开放步伐则很缓慢。假如开放步伐加快,容许更大自由度和更有效率地将资金投放於全球市场将会受益更大。

  我认为亚洲金融出现的这种奇怪现象,相对於区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步伐,尤其是贸易一体化的发展,实在是天壤之别。目前,亚洲区的贸易总额中,约有半数属区内贸易。这些交易完全由市场主导,是建基於交易双方在生产和贸易方面的比较优势而双方可共同取得的利益。虽然亚洲(不包括日本)区内贸易中,仍有大约56%是为应付区外经济体的进口需求,但这比率正逐渐下降,且可能随区内需求增加而继续降低。此外,我们也看见亚洲各个经济体正在其他领域缔结经济伙伴合作关系,促进贸易一体化。相比之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步伐都远远落后。

  在亚洲区内推动金融一体化的好处,现在可谓显而易见。这些好处包括提高金融中介服务的效率,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定程度,以及促进经济持续繁荣 ──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所期望的,整个地区取得高质素增长,即令经济增长更上一层楼。如果金融一体化就是指透过单一货币或成立货币联盟,把分散各处、容易受国际资金颠簸震荡的小市场联系起来,汇合成为一个足以承受波动风险的庞大而资金流动能力强的市场,那么,金融一体化在现阶段恐怕仍属遥不可及的理念。就这方面,香港实行货币发行局制度差不多23年,根据我们的经验,就货币政策在宗主权方面作出一些让步,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我很高兴看见亚洲区内不少大型论坛都有兴趣讨论这个课题,并知道亚洲开发银行正积极成立一个亚洲货币单位的组织,致力推动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

  不过,我们无须当下便就成立货币联盟为最终目标达至共识。金融一体化尚有很多不同范畴值得我们努力推动发展。推展这些范畴,可以为我们带来先前提及的一些好处,但又不致令个别经济体必须承诺推行一些可能在政治上难以落实的措施。我想到有五个范畴。第一是为亚洲区内的金融基建建立联网。此举的目的很清楚,就是使每日从各项贸易、投资和其他交易产生的资金,安全和高效地在不同经济体中跨境流动。现今资讯科技发达,在货币与金融工具的交易、付款、结算、交收及托管系统之间建立跨境联网相对容易。建立联网也方便处理甚至消除付款、交收及其他相关的风险。在我们的时区即时完成付款和交收程序,更可有助防止金融危机扩散,减低金融体系受不稳定因素损害的机会。

  金融一体化的第二个范畴是放宽对海外金融中介机构进入本地金融市场的限制。不少地区采用极严格的基本发牌条件,只容许成熟市场的著名金融中介机构进入,而把区内邻近经济体的小规模金融机构拒诸门外。当然,规模不一定是衡量实力和承担程度的理想指标,其他客观的标准,例如资本充足比率,也可用以衡量金融机构的稳健程度。来自有紧密经济连系地方的金融机构,由於彼此在顺逆环境长期往来,因此承担程度可能较高。这或许纯粹因为这些金融机构较能明白来自其所属地区而在驻经济体经商的顾客的需要。不过,我必须明言,我绝非贬低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对亚洲区内本地金融体系发展的贡献,也不是指这些金融机构不能患难与共。事实上,这类金融机构的存在,对於促进竞争一向十分重要,并且就金融机构如何妥善运作树立优良榜样。不过,亚洲其实可以加强多元发展,接受不同种类的金融服务提供者,以期更确切反映区内贸易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

  金融一体化的第三个范畴涉及区内金融标准的划一化,意思是采用国际最低标准,但力求达至国际间的最佳做法,而避免发展一些有别於国际标准而无可避免地被视为有所不足的地区性准则。划一标准有助加强所有投资者,尤其是亚洲投资者的信心,使来自亚洲的庞大投资资金中有更大部分愿意留在区内。在这方面,国际及地区的金融机构,尤其是负责订定标准和监测金融系统的机构(包括评级机构),须担当至为重要而且客观公正的角色。我很高兴看到这类杰出的国际机构,例如国际结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已加强在亚洲区内的活动,并致力提供服务。这些机构在谘询和订定国际金融标准时,也需要相应地与亚洲地区作更深入和互动的沟通,而不是在敲定有关标准后,才下达至「所有这些其他蒥场」。

  金融一体化的第四个范畴,是加强亚洲各个经济体的合作,发展本地金融体系。在这方面,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大家分享。我们都是亚洲一员,地理上是近邻,经济关系紧密,对彼此的要求、优势和不足之处相当熟悉。金融体系的策划者必须对环境了如指掌,方可建立最合适的金融架构。盲目沿用成熟市场的金融架构,并非正确的路向。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区内各个经济体之间存有协作效应,我们无须大费周章,花费资源研订一些邻近地区早已制定的架构。也许就在我们附近已可找到一个有效平台,我们可利用以提升本地金融中介机构的效率,而这一点对於维持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至为重要。内地和香港实施的两个不同金融体系之间,清楚显示协作的效应。以亚洲整体而言,我很高兴见到区内的中央银行机构取得具有策略意义的发展。过去两年来,亚洲债券基金推出多项不同的组成基金,就是区域合作推动债务市场发展的好例子,同时也为日后的区域合作,开创令人鼓舞的先河。

  金融一体化的第五个范畴十分关键。这关乎推动更多资金跨境流动,对某些地区而言即是放宽资金管制。资金可以自由流动,对於在国际层面有效分配资金至为重要。毫无疑问,金融开放会带来风险,但正如银行业的做法,应对的方法是管理风险,而不是逃避风险。由於外汇储备水平极高,并且仍然迅速增长,以致在处理本地金融状况的工作造成相当的困难,因此,现时是积极推行金融开放的黄金机会。藉审慎的安排,通过例如香港向内地建议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计划的明确途径,我们应可有效控制有关风险。我相信有关效益会很快看到。公营机构所累积的外币资产将会转到私营机构。与管理外汇储备的公营机构相比,私营机构投资者一般而言较不惧怕对风险,加上亚洲是个动力十足的地区,投资回报率较其他地区更具吸引力,最终会有更大量的区内储蓄投放於区内的金融资产,因而推动金融一体化和加强金融稳定。

  我刚才只能概括地介绍了推动金融一体化涉及的五个范畴。因为虽然推动金融一体化必须讲求各经济体共同合作和协调,但并没有一个适用於各个经济体的单一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特点,是各个经济体可以各自发展本身的优势。以文化和地理环境而言,亚洲亦是一个多元化的区域。虽然这个特点对一体化带来额外挑战,但同时也使一体化变得更有意义。推动亚洲金融一体化最终会否促成亚洲单一货币这问题,相信我们当中不少人在有生之年也无法回答,但至少目前这个问题已在广泛讨论,实在令人鼓舞。

  至於香港,我们现正协力与区内其他经济体加强金融基建联网,推出亚洲债券基金等措施。香港拥有完备的法治制度,保障资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而市场整体也自由运作。近年,我们更善用这些优势,加上本身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为美元、欧罗及港元资金转拨发展有效而低成本的区域多种货币结算平台。与欧洲和北美洲相比,亚洲一向是甚少发行公债的地区。近年来,随金融工具愈趋多元化,加上在香港的上市集资市场发展蓬勃,我知道私营机构已积极参与其中,并会继续发挥作用。

  要亚洲经济更上一层楼,我认为我们应把重点放在发展的素质,以及力求均衡、稳定和持续的发展。我相信区内若能在先前所提到的五个范畴促进金融一体化,将有助我们达到这目标。假如亚洲金融有更稳健的结构,我们作为一个整体,一旦遇到突发和重大影响经济发展的事故,受到的冲击也会较少。资金融通的效率得以提高,金融更为稳定,经济增长将会更为持续,而我们服务的对象亦会更有信心消费更多和减少储蓄,从而达到较均衡的增长。或许这些发展还会有助减少或消除全球失衡的情况。

谢谢。

注1: 日本、中国内地、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泰国。



2006年4月22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16时19分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