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会见传媒谈话内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刘兆佳教授今日(四月十一日)出席策略发展委员会经济发展及与内地经济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后,与传媒会面的谈话内容(只有中文):

  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今日策略发展委员会经济发展及与内地经济合作委员会讨论了「人才汇聚」的问题。基本上大家都认为,随香港人口老化,和整体教育程度偏低,以致人才不足,因此要积极吸引外地人才和积极培训本地人才。所以,「人才汇聚」其实包括两重意思:培训本地人才及吸引外地人才;外地当然包括内地在内。在这方面大家都承认了香港对於吸引人才和培训人才已做了不少工作,并且具备不少优势,但始终由於我们要面向高增值知识型的经济发展,而面对越来越剧烈的全球性竞争,因此有需要在人才汇聚方面做多些工作。考虑到全世界都在激烈地争夺人才,因此在这方面香港所做的工作更加应该不容松懈。而且,我们亦留意到,香港不单要面对凝聚更多人才的问题,亦面对在某程度上流失人才的问题,所以有委员提出,香港所有的来自先进国家的居民的人数似乎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因此如何扭转这个趋势亦是大家关注的地方,再加上我们过去大力吸引内地人才来香港。但也有委员提出香港对内地最尖端人才的吸引力其实可能不如想像中那么大,因为内地最高质素的人才可能希望选择去西方国家发展,或是留在内地发展,不一定要来香港,所以吸引内地人才本身亦不如想像中那么容易。

  大家认为香港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更加积极去提升香港的教育质素,以培养本地人才,包括提升学生的两文三语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有委员提出应该增加大学学位,因为我们现在有差不多六成人有大专或中学以上的教育程度,大部份是文凭或是副学士,而真正拿大学学位的人数不是太多,比例是在百份之二十以下。因此,应该要增加大学学位的数目,以培养高质素人才。

  亦有人提出要加强本地人才培训,还要注重一些中等人才的培训,特别是技术人员的培训。这些技术人员的培训不单只用来充实香港的各行各业,亦可以令这些中等技术的人才可以返回内地来支援香港在内地的各种各样企业。这些人才本身在本地培训,不单纯要高质素人才,中等人才亦认为有迫切的需要。

  在吸引人才方面,委员提出很多不同的意见,譬如采取更灵活的入境计划,以吸引更多人才来香港,和方便人才更加自由往来。即使他们不是马上希望移居香港,亦希望令他们对香港有兴趣,将来产生一个来香港发展的念头。另外就是要凝聚人才,特别是外地人才,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招揽他们来香港读书,令他们在毕业后留在香港,因此有人提出要提高本地大专院校对非本地学生的百份比,以鼓励人才交流和留待人才毕业之后留港工作和生活。

  有委员甚至提出政府应设立一个数目比较庞大的中央奖学金,以吸引内地以至海外包括西方国家甚至欧洲的学生到香港读书,希望他们毕业后留在香港发展。

  有人提出一个比较重要的考虑是吸引现在身在外地的香港人才。很多香港人在外地工作或发展,当中有不少人才。但如何吸引这些在外地的香港人才,招揽他们返回自己的家乡服务,这是一个重要的人才来源。当然,这需要很多主动出击的工作,去搜罗人才,吸引他们返回自己的祖家工作和发展。

  另一项是要强化投资移民计划,希望在得到中央政府同意下,将投资移民计划应用在内地,令到内地更多人可以通过投资移民计划来港定居和发展。

  有人提到政府不要单纯依靠市场的动力来吸引人才到香港,政府甚至可能需要划定某些行业作为发展重点,然后在这方面吸引人才。有人提出科技发展,又有人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香港未来经济的发展重点,并吸引人才以资配合。

  不过,又有委员提到如何减少本地人才流失的问题,本地人才包括香港人和外地来港发展的人。大家要留意这个问题,是因为如果只吸引人才进入,但本身人才流失都会造成对香港不利发展的局面,这个问题是要正视和处理。

  又有委员提到是否应给予某些行业或人才税务优惠,令他们可以到香港发展。又有委员提到是否需要成立一个半官方机构主动去猎头,即是到内地或海外搜罗人才,吸引他们到香港发展。
  
  另一方面,有关人才在香港居住和发展的环境,涉及如何改善香港的居住环境,尤其是空气质素;提升香港的生活质素,包括文化活动和加强本地英语的使用能力。

  在考虑各项吸引人才建议时,亦留意到我们有一些问题需要处理,虽然香港有不少吸引人才的优势,但亦有些地方我们是比较不利的,举例来说,我们不像其他地方可以马上给予人永久居留权,因为按照《基本法》,任何人来香港发展都要先居住足七年才可以申请永久居留权,这是我们和其他人在竞争过程中其中一个不利之处。

  另一方面,本地人对吸引外地人才来港仍有一定的抗拒,当然就舆论来说,对於扩大或努力吸引外地人才是表示欢迎的,但根据我们自己的研究,本地人对吸引精英人才来港也有点抗拒,特别是他们会否到香港来抢饭碗,因为我们很多大学生也没有找到理想工作。就算是扩大大学的外地学生名额,来吸引多些人到香港读书,希望他们留港发展,仍会遇到一些因难,即有不少家长担忧外地学生会否抢了香港学生的学额,令本地学生的就读机会减少。当然赞成提高外地学生名额的人亦有其道理,意思是说我们的本地学生,可以受到来自外地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冲击,并且要和外地学生竞争是有利於提升我们整体本地学生的水平,提升整体的教育质素,但部分家长仍会有抗拒。

  至於选定某些行业作为重点发展并且给予各种优惠来吸引人才,亦可能遇到社会上有些人觉得政府不应该拣选某些行业作为发展重点;而应该一视同仁,提供理想环境给各行各业发展,不应对某些行业给予特别优惠。这也是本地人对於自由经济认为政府不应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担当太过主导的角色有关。

  这是刚才讨论的一些较为重要的内容。但总体来说,第一,大家承认香港极需要大力去汇聚人才来推动经济发展,还有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现时所做的工作是不足的,存在很多关卡和很多障碍需要处理。此外,大家亦应将人才的问题从区域性角度来看,不应只从香港本土的细小范围之内事看,因为人才未必一定需要在香港居住或发展,他们可能在香港周边但属於香港所属的整体经济区域里工作和发展,同时对香港都是有利的。因此在讲求汇聚人才过程中,视野不应只限於香港本身有限的地方,而要看比较大的经济区域。而香港在这经济区域里是处於比较中心的位置,即使人才不在香港居住和发展,如果他们在香港所属的经济区域里居住和发展,仍然可以对香港经济发展和其他方面的发展作出贡献。



2006年4月11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20时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