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事务局局长策发会管治及政治发展委员会会后与传媒的谈话内容(二)
******************************

记者:局长,你刚才提到「羊毛出自羊身上」,是否因为见到现在有些人或者政党有一些减税、纾贫的措施,其实他们是否没有想过政府,他们忽视了财政负担,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政制事务局局长:作为政党及议员,很自然地要反映公众的要求。不同社群所提出的意见,他们在地区和不同的团体收集到的意见,他们自然会在立法会和透过其他的渠道向政府反映。这是议会和政府之间互相监察、互相制衡、互相配合自然会发生的现象。但是,议员要代表市民申诉,政府要审慎理财,负责任地管理公共事务。我觉得这个过程,在香港我们都几纯熟,我们也要继续小心地处理这些问题。

记者:刚才有委员反映,《基本法》写明有低税制和量入为出,为何政府还会忧虑普选之后会步向福利主义呢?既然有这个原则,为何还要讨论这个问题?

政制事务局局长:这个忧虑并非我们特别要政府方面来提出,而是我们反映过去一年多做政制检讨时所收集到的意见。例如今天田北俊议员代表自由党再次重申,自由党在工商界和其他不同业界收集的意见,他们都认为会有这方面的忧虑,我们如果要实行普选时,也要慎防不要行西方那一种福利主义,不要接受那种诱惑,越来越派更多的免费午餐。

例如梁美芬教授说,她最近去过法国,见到法国方面工运的压力很大,不同的政党也要照顾不同的利益团体,这是为了保留选民的支持。但是在香港,普选的路我们是要行的、是要落实的,我们在行的过程中,要确保我们在整份《基本法》中各方面的要求、各方面的保障,我们都要守得到。

譬如谭惠珠委员,她在八十年代有参与《基本法》的起草工作,至今继续是基本法委员会的委员。她特别提到我们在香港,我们并不是有一张白纸,而是《基本法》已经有这些规定。既然《基本法》已经有规定,我们作为特区政府的,在落实《基本法》的这些规定,探讨怎样去行普选的道路,我们有责任确保继续可以维持和守得到低税制的要求、审慎理财,和确保我们要有收支平衡。大家看到世界的情况瞬息万变,香港的环境也在转变,我们刚刚才渡过了七、八年经济比较低迷和财政比较困难的日子,也是刚刚才抵销了赤字。所以如果我们看将来要落实普选的时候,会否不同的议员、党派,甚至普选产生的行政长官,他们也要面对公众的压力,要照顾不同社群的需要,这些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记者:(英文问题:香港实际上并非实行福利主义。你是否认为现时香港社会已有迹象显示如果将来实施普选,香港会转变成一个奉行福利主义的地方?)

政制事务局局长:(接刘兆佳教授)教授谈到这一点,我也来向大家汇报多一点。今天我们有介绍香港公共财政的状况,在大家见到的文件中我们也介绍过。譬如香港的薪俸税,目前约有十万人已经交了差不多百分之六十的薪俸税;利得税方面,首六百间公司也已经交了百分之六十的利得税。从这个角度来看,香港的税基现时确实是非常窄的。在交税方面,税基这样的窄,不同的社群如果向参选的政党、议员和行政长官反映他们的诉求,施加他们的公众压力,这个现象我们不希望会失控,但是我们要讨论一下,看看在落实普选的过程中,我们怎样做得更好。

记者:策发会将会有个总结,我想了解在总结时是胪列委员的意见还是会整理出具体的方案,怎样可以在落实普选中兼顾社会资本主义,是一个具体方案吗?

政制事务局局长:我们在上半年讨论了一些关於普选的原则和概念,也向策发会的委员介绍了我们在《基本法》里一些最重要的原则,例如要有均衡参与,要发展政制时有利於香港资本主义的发展,要顾及香港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关於经济和公共财政方面这些原则,我们今日介绍了低税制、收支平衡等。五月时,我们会就上半年进行过的讨论作一些总结,但这要引入到下半年时讨论普选行政长官和普选立法会的模式,如何去组织路线图。在上半年和下半年这两段时间的讨论都完成时,我们才可以作下一步的总结。如果谈到普选的模式和路线图,我们会在下半年开始探讨。

记者:(问刘教授关於会上有几个重要提议,其中一个是有部分人担心普选带来福利主义问题,其中有人提到可否在行政长官选举办法引入均衡参与的机制,这是否意味在提名委员会里有均衡参与的机制,抑或在一人一票都可以有均衡参与的机制?)

政制事务局局长:(接刘教授)我补充一下。《基本法》第四十五条关乎提名委员会的组成,已经列明需要有一个广泛代表性,这也反映均衡参与的原则。今日会上也有委员再次提出,如果我们未来实行普选时,是否可以考虑由这些功能团体提名一些候选人,再由市民用直选来拣选立法会议员,这是其中一种意见;也有委员认为如果这样做,是可以维系到在立法会内都有均衡参与,使不同的界别,商会、工会和专业团体都可以继续有影响力,和反映到他们在议会内是有一套意见。但是这些都是个别委员提出的意见,特区政府就这些意见当然现在未有任何定案,而就这些建议我们可以在下半年再讨论如何落实普选时大家再探讨、参详。

记者:由功能团体在选举委员会提名,由市民普选这个建议,初步来看是否符合到落实普选过程里面,慎防行西方福利主义这个原则呢?

政制事务局局长:就这方面是有不同意见的。泛民主派议员如李卓人议员等每一次都提议,我们不应该保留功能团体,而应该用直选来取代这些功能组别。但是,有其他委员认为我们不可以即时取消功能议席,而在走远一点时,是否可以都给予这些功能团体都可以有一个角色,例如做提名候选人的角色。我觉得大家要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

至於如何在香港实行普选时,依然可以维持审慎理财、低税制,今日我觉得有一个颇好的现象,就是不同的党派、不同的团体、不同的委员,他们都整体上认同这些原则。至於如何去维持这些原则,可以保护香港这个自由经济和低税制的「金漆招牌」,如何可以保障香港市民的利益,这依然可以作进一步的讨论。

记者:局长,想问开了三次会议,三次都似乎没有强烈的共识出来,担不担心在年中的时候,作出总结时,做不到一些有实质的共识?

政制事务局局长:我们只是总结首上半年的讨论,由去年十一月至五月间的讨论,总结这个讨论就是为下半年我们所要做的工作作出归纳。整体来看,我们已经开了三次大会,也开了一次工作坊,大家的讨论气氛,正如教授所说的是很开放,大家都很愿意听大家的意见,不同政党背景的都可以平心静气地表达大家的意见,我觉得这个沟通是有用的。而大家也逐渐明白,我们要正视一些政治现实。我每次在立法会讨论这件事时都说:现时六十个议席中,有三十席直选、三十席功能团体代表。如果香港的政制要向前走,起码除了直选的,也要有一部分功能团体代表都愿意去变才成。制度要变,他们自己也要「变身」,这是一个挑战。但是逐渐在策略发展委员会的讨论里,大家愈来愈愿意去正视这些政治现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请同时参考谈话内容的英文部分)




2006年3月24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21时4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