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及科技局局长资讯科技团体午餐会致辞全文(中文译本)(附图)
******************************

以下为工商及科技局局长王永平今日(三月三日)在资讯科技团体举办的午餐会的致辞全文(中文译本):

各位来宾:

谢谢大家邀请我来这午餐会。为欢迎工商及科技局新任局长而设的同类午餐会,四年来已是第三次。不过,我向你们保证,政府会贯彻始终,致力在本港推广资讯通讯科技。

我必须承认,我不是科技方面的专家。我过往唯一与资讯通讯科技有关的工作经验,是多年前任职教育统筹局局长时,我曾热切地在各学校内提倡学习和应用资讯科技。

我不会为我不是科技专家而辩护。身为工商及科技局局长,我的职责是为本港的资讯通讯科技发展展示愿景、制订达成这愿景所需的策略,以及拟订和推行有关措施,务求所得成果,在经济和民生上,都能造福社会。《数码21资讯科技策略》已定下一个愿景蓝图,让我引述当中的一段:「致力加强香港的资讯基建设施和服务,令香港在全球网络相连的二十一世纪成为领先的数码城市」。目前我想做的,是更清晰地解构政府达成这个愿景所须担当的角色。我认为政府须积极让业内人士参与 ─ 在座各位都是业内翘楚,可助政府制定配合业界需要的政策,制造有利於竞争和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适当规管环境,以及推动投资和创新,令企业家、就业人士、消费者及整体经济受惠。

我们发展资讯通讯科技业的基础非常稳固。我无须跟你们谈数字,但只要看看我们的流动电话普及程度、宽频覆盖范围、对外通讯容量、以无线或互联网规约为基础的崭新服务应用率,均处於极高水平,便可知一二了。

刚在两星期前,我们的业界更囊括了六个亚太资讯及通讯科技大奖,实在可喜可贺,亦为业界於狗年带来好兆头。

很少行业会如资讯通讯科技业一样,需要经历许多由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变迁。电讯、广播及宽频接达服务在单一传输网络中汇流和成为「三合一」服务,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例子。网制规约电话,或称VoIP电话,是另一个例子。

我觉得这些发展其实非常正面:新科技为业界在营商、新投资及创新项目上提供了机会,而所相应衍生的服务革新、新营商模式及市场竞争大多对消费者有利。在这方面,政府的最佳回应,是采取可促进这些发展、提供新机会但又让市场自行作出商业决定的公共政策。

上述只是引子,现在让我更具体地说说我们未来十二个月的工作议程。

首先,为应付汇流所带来的冲击,政府须积极回应,令我们的规管制度更有效,更能鼓励业界善用新机会。下午稍后时间,我们会发表公众谘询文件,提出把广播事务管理局与电讯管理局合并的建议。我的目标是於年底前展开成立单一规管机构。所需的立法程序,单一规管机构拟定名为通讯事务管理局。

众所周知,科技发展已令电讯、广播和资讯科技之间的分界变得模糊。科技与市场层面上出现汇流情况,规管层面也须相应整合,这是自然不过的事。国际间也有同样趋势,由美国的联邦通讯委员会、加拿大的加拿大电台电视台及电讯委员会,以至英国新成立的通讯办公厅、澳洲新成立的澳洲通讯及媒体管理局,均是其中的例子。在市场汇流和服务创新层面而言,香港可算是全球当中的表表者,因而成立单一规管机构,以提高规管效率和令消费者受惠,是顺理成章的事。

建议成立的通讯事务管理局将负责施行现有的《广播条例》及《电讯条例》。我们建议把广播事务管理局及电讯管理局现有法定权力和职能,按目前既有情况移交新管理局。为了尽快成立新管理局,我们不打算在此阶段更改该两条条例下的规管及发牌安排。不过,我们打算待通讯事务管理局成立后,立刻展开研究两条条例下若干条文的工作,以期保持连贯性,以及提高规管效率和给消费者更大保障。

公众谘询工作将为期三个月。我深信在座各位,定能把资讯通讯科技业界的真知卓见告诉我们。

第二、本港的资讯通讯科技业界须尽量在国际盛事中曝光,并取得席位,这是非常重要的。

相信你们都知道,香港将於今年年底承办国际电信联盟2006年世界电信展。这是世界电信展自一九七一年创办以来首次在日内瓦以外的地方举行。在中央政府鼎力支持下,我们於二零零三年争夺这项盛事的承办权,因为这对本地的资讯通讯科技业界及香港整体均有裨益。世界电信展会令香港及本地的资讯通讯科技业界名闻遐迩,而香港在内地和在世界各地的知名度也会大大提高。香港的地位提升,亚太区电讯和广播枢纽的形象也得以巩固。电信展将吸引900名参展商及6万名访客,并为本地接待服务业带来总值约9亿元的收益,凸显本港亚洲盛事之都的定位。

我们已经有一个很好的开始:目前70%的展览场地已经分配或预留。我们现正力於市场推广和寻求赞助等事务上。我们会不断努力,期望2006年世界电信展能成为空前成功的电讯界盛事。在这方面,我相信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第三、对本港推出的数码地面电视广播来说,今年是关键性的一年。政府须在年底前决定日后数码地面电视广播的制式。无帹及亚视两家现有的地面电视广播机构须於明年推出新数码节目,其新数码网络则须於二零零八年前覆盖本港75%的地方。这刚好可配合二零零八年的奥运会。

不论是工程基础设施、硬件设计和制造,还是高质节目制作,均涉及庞大的投入。无帹及亚视未来数年会投资数以亿元,发展数码地面电视广播。届时不单是传统的资讯科技界,还有数码娱乐等创意工业也会受惠。消费者亦能接收更多元化和更高质素的电视节目服务,包括高清电视,以及有机会使用流动电视和相关的增值服务,如互动多媒体功能项目。相信政府与业界会於多个范畴上合作,例如服务规划、消费者教育、推广数码地面电视广播使用率、大厦内置接收系统、硬件设计和供应等等。

在数码传送方面,由於频谱供应有限和市场预期有需求,我会审慎和正面探讨在本港引入数码声频广播一事。事实上,数码科技带来了声音广播以外的商机。我们看到第三代流动通讯科技可在流动电话中作多媒体及广播用途;在其他地方,崭新的数码科技也可在小巧的掌上流动显示装置上提供多媒体及广播服务。

上述的科技发展制造了新的投资机会,也令消费者受惠,但同时也对规管制度带来了挑战。不过,政府的立场十分明确。我们会在政策方面提供支持,促进科技和商业的发展;但除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外,我们不会干预商界如何提供新服务和产品。

第四、如有人不负责任地、甚或带有不良企图地使用科技,则科技也会产生不少弊端。滥发讯息的问题就是很好的例子。无论是形式、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问题均正不断扩展。由传真、电邮、短讯、以至由自动互动话音装置产生的话音讯息(如电话来电),都受滥发讯息的问题所影响。

我们决意打击未经收讯人许可而发出电子讯息的问题。在这方面,我非常感谢资讯通讯科技界对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去年我们推出「STEPS」行动,从多方面打击滥发讯息的问题。从首次谘询公众,以至随后与工商及科技局进行非正式的重点讨论中,你们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业界的意见,我们今年一月进行第二轮公众谘询工作。我认为我们的建议既能适当地平衡收讯人的利益,又能容许电子促销活动在本港继续发展。我期望各位提出更多意见,让我们可进一步改善建议。如大家仍未提出意见,请谨记於三月二十日前提出。我会在今年年中提交反滥发讯息的条例草案,供立法会审议。

第五、我们会处理资讯通讯科技界所关切的重要问题。据我所知,电讯管理局现正就引入宽频无线接达技术,以及固定和流动通讯科技汇流这个既重要又复杂的问题,征询电讯界的意见。工商及科技局也正在检讨频谱政策,顾问公司会参考相关人士所提出的意见。从政策、规管和科技的角度来看,这些重要课题都有助巩固电讯市场日后的发展。一方面,我们须推动社会各界尽早采用崭新科技,获得科技所带来的成果,并让市场决定发展路向。另一方面,我们须适当地协调政府、业界和消费者三方的期望,从中取得平衡。我今天没有肯定答案,但我知道有需要尽快作出决定。

第六、我们会继续致力为电子政府的工作注入动力,也会贯彻落实把政府资讯科技项目批予外界承办的策略。我们已根据以往的工作框架,改善采购安排。我亦喜见资讯通讯科技界与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之间,一直就改善我们的采购安排一事,积极进行对话。我们快将推出为期三年的试验计划,让承办商拥有政府资讯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这不但可鼓励承办商参与开发政府的资讯科技项目,也可让承办商增添优势,把有关的知识产权应用在其他资讯科技项目的设计上,从而提升他们在本地及海外市场的实力和竞争力。

我非常感谢大家支持我们新推出的电子政府策略。在新策略下,我们将为所有政府资讯及服务建立一站式的入门网站,资本投资总额为2.6亿元,当中大部分款项会支付给业界的承办商、服务营办商、软件开发商和商业伙伴。相信今天下午我们可获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拨款,以便尽早推行这计划。

第七、我们会在数个特别范畴,继续与资讯通讯科技界紧密合作,就如-

* 我们会与业界合作,提升资讯通讯科技界的专业能力和资历。举例来说,我知道香港电脑学会正就资历认证制度进行研究。

* 我们正与业内六个主要的相关组织合作,举办首届「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计划。这些奖项旨在表扬资讯通讯科技界内不同类别的优秀作品,并展示香港在这方面的成就。

* 我们正与香港无线科技商会一同探讨在内地快将推出第三代流动通讯服务的情况下,香港应如何定位,以及我们可如何善用以TD-SCDMA全国制式为基础的新平台,为本港业界开拓商机。

第八、我们会继续支持资讯通讯科技业在应用研究及发展方面的工作,并会按需要增加对业界的支持。

由创新科技署全权监管的研究及发展中心,快将落成启用。政府对这两所研究及发展中心承担了23亿元的投资。研究及发展中心主要进行与本港资讯通讯科技业相关的研究及发展工作,由应用科技研究院管理,并与大学和业界伙伴合作,集中进行通讯科技、电子消费品、集成电路设计和光电子方面的研究工作。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研究及发展中心,将集中进行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络和基础设施科技,以及应用及决策支援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九、我们会修订《数码21资讯科技策略》。这文件於一九九八年推出,其后并於二零零一及二零零四年修订。我们将於二零零七年编制这份《策略》的第四版,并会在本年内展开公众谘询工作,让公众参与更多。

如果说过去十年,资讯通讯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点也不为过。只消看看互联网、无线及流动通讯科技的发展、宽频技术在家庭的普及程度、网上资讯爆炸、互动娱乐,凡此种种,正改变国家、企业、生活方式、文化和人类行为。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我们须认清本身在全球中的定位。我们须反问自己,是否需有新的愿景、新的策略,确保香港继续成为全球领先的数码城市。

我已嘱咐戴启新进行这项工作,并鼓励他大胆尝试,承先「启」后,破旧立「新」。他向我保证,在制定新的《策略》时,会让资讯通讯科技界广泛参与,令政府和业界有共同而深切的认知。新的《策略》将於一年后,即明年首季推出。

各位,我列举了九项我们须於未来十二个月进行的工作。在广东话中,数目字「九」与今年狗年的「狗」字属谐音,但与足够的「够」字也属谐音。因此,我最好在这里作结。最后,我想引述毛泽东主席一首著名的词:「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引述这首词并无政治含意,我只想说,用这首词来形容以科技为本的商业世界,是何等贴切!我深信我们可携手合作,确保业界可达到目标及战胜挑战。我知道我能依赖各位的支持,进行上述九项工作,并为所有人 - 即社会、业界和消费者-创造全赢局面。

谢谢各位!



2006年3月3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5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