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环保署竭力解决混凝土厂违规运作问题 坚定保护环境及市民健康
  环境保护署(环保署)一直致力保护环境,应对空气污染以保障市民健康是环保署的核心工作之一。除了严厉执法外,政府亦会不时检视与完善相关法例,加上宣传教育工作,为市民缔造健康怡人的生活环境。最近修订的《空气污染管制条例》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为更有效打击无牌指明工序作业,政府修订《条例》,引入法定封闭通知机制,并完善指明工序下「水泥工程」的涵盖范围和「处所」的定义,避免被错误解读或规避监管的情况。《2024年空气污染管制(修订)条例草案》已于上周三(三月十九日)在立法会会议上获三读通过,并已于三月二十八日刊宪及将于四月十一日生效。
 
  环保署发言人指出,《条例草案》授权环保署署长可在其有合理因由相信某处所有无牌指明工序作业进行时,向有关处所发出封闭通知,对于处理如油塘东源街二十号及二十二号两间混凝土厂违规运作问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条例草案》获通过后,署方早前已收到相关油塘混凝土厂东主的通知,指除涉及清拆厂房的工序外,将于四月初停止生产混凝土及相关运作。
 
  根据《条例》,指明工序(包括水泥工程)属可引致严重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必须按《条例》取得有效指明工序牌照定方可进行。两间位于油塘东源街二十二号及二十号的混凝土厂的指明工序牌照因为未能符合《条例》的相关要求,环保署分别于二○二一年四月及二○二二年四月拒绝其牌照续期。厂方继而向空气污染管制上诉委员会上诉,并在上诉被驳回后透过司法覆核和各种司法程序拖延,继续在无牌的情况下运作,导致空气污染及环境滋扰问题持续,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对他们造成困扰。
 
  就上述两间混凝土厂的运作问题,环保署一直努力不懈严肃跟进,同时透过持续执法及修改法例,双管齐下打击这些影响环境和危害市民健康的违规运作。环保署至今已向厂方发出共39张传票提出刑事检控,观塘裁判法院已于去年十月四日裁定其中两项有关没有遵从空气污染消减通知的控罪成立,另外28项控罪将于今年四月七日进行聆讯,余下的九宗违规个案则仍在处理中。
 
  环保署发言人表示,该署会继续密切监察,若发现上述两间混凝土厂在《条例草案》生效后,仍漠视牌照要求无牌运作,定必按新修订《条例》赋予的职权严肃跟进,以停止有关无牌指明工序运作,保障油塘区内居民的健康。
 
  发言人补充:「为配合业界所需及市场发展,环保署去年十一月中推出了一系列措施精简水泥工程指明工序牌照的申请及处理程序,包括简化申请表格和所需文件,以及透过网上平台让申请人自行进行简单的空气质素评估。业界对此普遍反应正面。这些措施成效显著,可将涉及水泥工程指明工序牌照申请及处理时间大大缩短。」
 
2025年3月28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8时07分
即日新闻